記者 | 徐寧
首艘國產大型豪華郵輪建設正順利推進。
12月4日,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下稱外高橋造船)副總經理周琦在第20屆中國國際海事會展郵輪內裝論壇上表示,公司將于12月18日完成首艘國產大型豪華郵輪的首制分段。
首制,指的是該型號的第一艘船。分段,指的是根據船體結構特點、船廠生產條件和建造施工工藝要求,將船體合理劃分為若干個形成獨立裝配單元的船體結構段。
周琦稱,明年上半年前,外高橋造船將連續對首艘國產大型豪華郵輪艙室的采購包、工程包以及14個公共區域多達50余個工作場景的采購包,進行定標和供應商的審核。
目前,外高橋造船已將國產郵輪的詳細圖紙送審,全船約590個采購包已采購近一半。
10月18日,外高橋造船宣布切割第一塊首艘國產大型豪華郵輪鋼板。這是中國首次建造13.5萬噸Vista級豪華郵輪,造價高達54億元,計劃2023年下半年正式交付。
外高橋造船,是中國船舶集團旗下最好的船廠之一,也是國內唯一一家年造船量突破800萬載重噸的企業。
作為造船工業皇冠上的明珠,大型豪華郵輪的零部件數量遠超高鐵、大飛機等重大項目,建造物量巨大、建造周期長,工藝要求高。
周琦表示,首艘國產大型豪華郵輪全船的管系長達200公里;電纜長度達4200公里,相當于去年外高橋船廠交付的2萬箱集裝箱船所用電纜總長度的十倍。
中船郵輪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下稱中船郵輪)副總經理汪彥國也表示,大型郵輪是一個巨系統工程,它的供應鏈管理層次多、數量大、種類復雜、整體協調難度大。
中船郵輪是中國船舶集團旗下發展郵輪產業的唯一平臺企業和總體責任單位,它承擔了包括國產大型郵輪的研發設計、郵輪運營以及供應鏈建設在內的三項任務。
目前,中船郵輪正計劃構建自主、安全的郵輪供應鏈體系,保障國產郵輪項目順利進行,并重塑集團的配套產業。
汪彥國稱,中船郵輪計劃2023年完成郵輪供應鏈的建設方案,部分國際郵輪供應鏈產品實現本土化,首制國產郵輪配套的本土化率應達到30%。
依據規劃,到2025年,中船郵輪將培育一批自主可控的郵輪配套產品,國產郵輪配套本土化率將達到一半;到2030年,國產郵輪本土化率目標將達到80%。
此前,中船郵輪已與美國嘉年華郵輪集團、意大利芬坎蒂尼集團分別成立了中船嘉年華郵輪有限公司和中船芬坎蒂尼郵輪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下稱中船芬坎蒂尼)兩家合資公司,分別負責首艘國產大型豪華郵輪的運營和前期概念設計。
根據合作協議,外高橋造船將聯合中船芬坎蒂尼公司負責國產郵輪的詳細設計和建造。
周琦介紹道,首艘國產大型郵輪的詳細生產設計分為編碼、標準、3D建模和出圖四個部分。目前,外高橋造船已投入生產設計人員200余人,轉換歐洲郵輪產品和工藝標準共316份,且公司已完成復刻母型船全船3D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