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榜
此前屢次被傳“要上市”的羅振宇,因為北京證監局的一紙公告,終于確認:開始沖擊IPO。與此前吳曉波等IP不同,他選擇了科創板。
北京證監局公告宣布進展
昨天晚間,北京證監局官網更新了最新的輔導信息情況,其中就包括由羅振宇創辦的北京思維造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羅輯思維”)的上市輔導情況。
根據這份公告,羅輯思維選擇在科創板上市,中金公司擔任輔導機構。文件顯示,輔導前期準備工作早在去年12月就已開始,持續至今年8月;正式輔導的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分別在今年9-10月、11-12月進行。
這也意味著,羅振宇在2018年年底考慮登陸資本市場、與券商投行接觸時,其考慮的上市地點或許就已確定是國內的資本市場。此前,確有報道稱,有投行向羅輯思維方面提出過海外上市的方案,但羅輯思維方面傾向于將上市地點放在國內A股。
2018年初,經濟觀察報曾報道稱,《羅輯思維》公司主體正醞釀2018上市計劃,隨后創始人羅振宇回應稱“沒有時間表”,“羅輯思維還是個初創公司,做好產品、伺候好用戶是一切的重心”。
從“羅輯思維”到得到App
資料顯示,北京思維造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6月,而作為前身的《羅輯思維》知識脫口秀,則在2012年12月21日便已開始周播,同于這一天,“羅輯思維”同名微信公眾號開通,每天推送一則羅振宇本人的60秒語音。
經過內容電商、社群經濟等嘗試后,羅振宇、脫不花等創始團隊確定以知識服務作為核心業務,并于2015年11月推出得到App,以為用戶提供“省時間的高效知識服務”為標簽,推出薛兆豐、萬維鋼、寧向東、吳軍、武志紅、熊逸等大咖課程,成為中國首屈一指的知識服務品牌。
2017年3月8日,羅振宇進而宣布《羅輯思維》節目從視頻的形式改為音頻,更新頻率也從周播變更為日播,并只在得到App播出,不再全平臺分發。
2018年10月,得到App&羅輯思維CEO脫不花宣布“得到大學”開學,標志著這家公司的又一次自我突破和躍遷,從純線上化的知識服務產品,到具有更強教育屬性且線上線下聯動的實體“大學”。
羅振宇在跨年演講現場
《羅輯思維》節目上線不到半年,順為資本成為其第一個機構投資人。2015年10月,羅輯思維正式對外宣布B輪融資,估值13.2億元人民幣,由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領投,啟明創投等跟投,并有柳傳志等參與其中。這也是羅輯思維迄今唯一一次公開的融資情況。
天眼查信息顯示,目前羅輯思維的股東結構中,紅杉資本、真格基金、華興資本等國內頂級投資機構均位列其中。
一份在2017年曝光的投資文件曾披露羅輯思維的營收數據,2015年、2016年和2017年Q1,羅輯思維的營收為1.59億元、2.89億元和1.51億元;凈利潤為1860萬元、4462萬元和3805萬元,對應凈利率為11.7%、15.5%、25.2%。
盡管羅振宇在第一時間否認了上述信息,但從垂直行業的發展來看,羅輯思維確實“吃下”了巨大的紅利,營收數據的較為可觀也在情理之中。
科創板擴容的信號?
在“內容付費”、“知識服務”成為內容產業的新增長點后,羅振宇和吳曉波無疑是最耀眼的兩個IP,此前不久,以“吳曉波頻道”為核心的巴九靈剛剛宣布終止和A股創業板上市公司全通教育的并購計劃,并稱“或將獨立IPO”。
而在此前相關公告中,同樣表明,巴九靈賽道在于知識教育:“巴九靈長期專注于產業研究及企業服務,在職業教育領域具備較強的內容生產能力、較強的圈層社群基礎等核心競爭力。標的公司這些優勢能夠有效的彌補上市公司在職業教育領域的專業建設及產教融合方面的不足,這是本次并購的主要目的之一。上市公司可以利用巴九靈在職業教育領域的核心競爭優勢,如優質內容生產能力優勢、豐富產品類型優勢,更好的將業務擴展至職業教育領域。”
科創板會不會成為“內容付費”、“知識服務”類企業的上市優選?今年8月,上交所發行上市服務中心業務副總監彭義剛確曾表示,“科創板主要聚焦6大戰略新興行業,其他的行業還有沒有機會?如果你是傳統的行業,但是傳統行業中致力于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和制造業深度融合,引領中高端消費,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企業都可以在科創板上市。具體行業范圍由上交所發布并適時更新。”
從這個表態來看,羅輯思維如果確實能沖擊科創板成功,或將成為一個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