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唐俊
8月21日,國家發改委公布《關于成都市城市軌道交通第四期建設規劃(2019-2024年)的批復》,正式批復成都地鐵未來5年8條地鐵線路的建設規劃。
8條線路分別是8號線二期、10號線三期、13號線一期、17號線二期、18號線三期、19號線二期、27號線一期、30號線一期,總長176.65公里。
此次規劃的8條線路均采用6編組車輛,其中6條線采用客運量最大的A型車,兩條線采用了客運量相對較小的B型車;有四條線路的最高時速為140公里,接近于目前地鐵最快速度160公里/小時。
成都地鐵四期規劃的項目總投資1318.32億元,其中資本金比例40%,由市、區政府兩級財政資金承擔,資本金以外部分利用國內銀行貸款等融資方式解決。
地鐵的造價越來越貴,成都地鐵每公里的造價首次突破10億元。此次規劃的18號線三期全長14.29公里,總投資146.56億元,每公里造價達到了10.26億元。
而在《成都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2016~2020年)》中,造價最高的是8號線一期,每公里投資約8億元。上一期規劃的5條線路平均每公里的投資為6.69億元,此次四期規劃所有線路平均每公里的造價為7.46億元。
國家發改委要求,成都地鐵要加強城市軌道交通樞紐綜合立體開發,發揮土地增值效益,重點控制好車輛段和停車場建設用地,積極探索利用土地開發保障城市軌道交通持續發展的途徑。
這也是成都地鐵正在大力推進的TOD發展策略,即在車輛段和地鐵站上蓋物業,進行土地綜合開發,以此創造收入。就在8月16日,龍泉驛區行政學院站、天府新區昌公堰站、武侯區雙鳳橋站、溫江區萬盛站、郫都區梓潼宮站5個TOD項目同時開工。
批復中還提出,本期建設項目要與天府機場、雙流機場、火車北站、火車南站等主要對外交通樞紐做好規劃銜接,并統籌做好城市軌道交通與高速鐵路、城際鐵路等規劃布局的銜接,做好換乘設計,提升旅客出行的安全性、便捷性。
目前,成都地鐵已有1、2、3、4、7、10號線在運營,今年底將開通5號線和10號線二期,2020年陸續開通在建的6、8、9、17、18號線全部或部分線路。
第四期規劃建設完成后,成都將形成總長約692公里的軌道交通網絡。成都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遠期共規劃了31條線路,總長1557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