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呂基成先生的演講實錄。

呂基成:各位尊敬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我是呂基成,來自新力公益基金會。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讓公益更有力,新力公益基金會創新實踐》,首先請允許我介紹一下我們的基金會。新力公益基金會是由新力地產發起,我們是一家非常年輕的基金會,我們成立于2018年1月18日,我們的資助方向主要有四個領域,分別是緊急救災、兒童福利、邊緣救助以及行業促進。
在第一個緊急救災板塊,我們主要與壹基金合作,我們成立了中國房地產界第一支備災基金,主要響應江西省、云南省、貴州省以及四川省國IV級以上的災情。
除了國內的緊急救災板塊之外,我們也有國際人道主義援助,在2018年2月份,我們通過與中國友好和平發展基金以及Save the children(救助兒童會)的合作,為索馬里的災民捐建了凈水設備,幫助800民災民獲得清潔水源。
在兒童福利板塊,我們主要關注鄉村兒童教育公平問題,我們在2018年主要捐建了8所操場、3個音樂教室,讓鄉村的兒童有一個施展他們天賦的空間。
在邊緣救助板塊,我們主要救助的是一些社會的極困人群,比如事實孤兒,這邊解釋一下,事實孤兒是他的父母并不是真實死亡而是由于吸毒入獄,并不在孩子身邊。這些孤兒并不在我國的福利保障之內,所以他們是非常困難的人群。2018我們在贛州資助了100個這樣的孩子,除此之外,我們也關注大山那邊的孩子,當我們知道四川涼山的孩子沒有基礎的醫療保障以后,我們通過與Save the Children合作,資助了當地的村醫,幫助25個村落、500名兒童獲得有保障的基礎醫療服務。
最后一個板塊是行業促進,對我們新力公益基金來說,我們知道自己沒有辦法救助所有人,只有通過跟合作伙伴合作,提升他們能力,才能通過這些合作伙伴幫助更多的人。所以在2018年我們在上海啟動了“新力杯”首屆上海社區基金會公益創投大賽。通過大賽,我們篩選出一些比較好的社區基金會,然后通過能力建設去提升他們的項目管理能力,最后由他們服務更多社區居民。這個項目中間有一個比較特別的部分,我們舉辦了社區基金會開放日,通過讓社區基金會走進上海五個商圈,讓公眾與這些社區基金會產生鏈接,從而來更好的支持他們發展。
大家可能會非常好奇,作為一家新成立的基金會,2018年我們在7個城市落地了12個公益項目,我們的受益人數達到65159人,這樣一個規模是怎么樣在這么短時間內做到的?那這個就是來到今天所想跟大家分享的主題。
那就是新力公益基金會與合作伙伴的“共榮之道”,其實非常清晰,就是企業基金會需要撬動企業核心優勢。除了捐贈金錢之外,也可以捐贈企業專長、資源、信任,幫助合作伙伴發展,從而促進社會議題的進步。今天我們就帶來一個非常實際的案例:新力-壹基金減防災的合作案例,大家通過這個案例可以了解到我們是怎樣一步步達到這樣一個共榮之道的。
首先講一下我們的源起,故事要從2017年8月8日說起,那天四川九寨溝發生了地震,我們與壹基金進行溝通,捐贈了100萬人民幣用于災后重建事業,因為是一個災后重建的項目,所以我們就于2017年10月份考察了壹基金位于四川雅安的重建基地。在這個重建基地溝通中,我們跟項目救災官員進行了很多溝通,了解到這些救災官員非常專業,他們都是社會學背景出身,但是他們在房屋品質管控以及成本控制方面有一定的疑惑。我們想到,我們新力地產自己就是開發商,我們在這兩個方面有大量經驗和技能可以分享給壹基金。所以我們想,是否可以捐贈我們的專長來幫助到他們,后來我們基金會就與出面新力地產的品質管理中心溝通,并得到了支持。在2017年12月12日,我們基于壹基金的需求,開發了一系列課件,然后在上海給壹基金進行了培訓,幫他們了解怎么樣去更好地管控房屋的質量。
同時我們也與成本控制中心進行了溝通,在2018年10月29日,我們來到了壹基金成都辦公室,然后給當地的救災官員進行了相應的能力建設,幫助他們提升成本控制能力。
除了捐贈專長之外,我們也可以捐贈資源,因為企業基金會成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某一個具體的社會問題,對于新力公益基金會跟壹基金來說,我們聚焦的重點都是想通過一些有效的社會倡導,讓更多的公眾了解身邊的減防災。后來我們了解到其實壹基金這邊有一個特別好的資源,有中國唯一一輛地震模擬車,而我們新力地產有我們獨特的資源,比如說我們有自己的樓盤、便利店、幼兒園、商場,這些其實是非常好的公眾教育的線下場景,所以我們就想到可以把我們線下教育場景捐贈出來給壹基金,讓他們地震模擬車在我們場景里面進行展示,從而有更多的公眾提升他們的減防災意識。于是我們就有了這樣一個活動,叫《社區減防災、關愛你我他》的新力集團的公益聯動。通過企業基金會的出面,我們與四大產業進行溝通,成果非常喜人。通過溝通,新力物業拿出了樓盤,新力教育拿出了幼兒園,新力都會拿出兩個綜合商業體,有家便利店拿出了三百家便利店。我們在5月5日當天,連接了新力地產自己的業主、家長、消費者、公眾,讓更多人了解身邊的減防災。
前面這一段是我們在新力做的這樣一個活動,新力基金會除了捐贈專業、資源之外,我們還捐贈了自己的信任。信任我認為是創新的基礎,因為只有對你的合作方有足夠的信任,你才能夠放權讓合作方以創新的方式解決社會問題,所以我們就有了新力-壹基金備災基金的項目。在全世界范圍內,其實只有0.7%的捐贈是用于這個方面。這也是比較容易理解的,因為捐贈人全部是基于可見的產出去進行捐贈,但是新力公益基金會是基于合作方的信任與承諾,我們可以進行一些對于未來的捐贈,捐贈有一定風險,如果合作方不靠譜的話,這筆大額捐贈就會打水漂了。
我們這份信任沒有被辜負。在2018年我們備災基金一共響應了兩次災情,第一次是2018年7月份川北的洪災,新力-壹基金備災金及時響應,在第一時間給災區的居民發放了100個溫暖包、431個賬篷,有2208人得到了救助;同年11月份,我們也響應了云南的洪澇災害的災情。這個備災基金中間其實還有個比較特別的部分,就是這個備災基金有40%是不定向捐贈,主要用于工作人員經費和工作人員培訓。不定向捐贈跟定向捐贈是不一樣的,定向捐贈會有一個項目計劃書,資助人可以通過項目計劃書去核實,通過最后捐贈的一項項產出。但是不定向捐贈我們只能指定一個方向,通過事后報告的方式了解這一筆捐贈用得好不好。這也是我們信任捐贈的一部分。
在此我們也想呼吁在座的企業跟企業基金會,如果你們的合作伙伴非常靠譜的話,其實我們非常建議在你們捐贈中間是可以加入不定向捐贈支持機構人員發展,因為一流項目都是由一流的人才來做,如何留住一流的人才,合理的薪酬是一個非常必要的基礎,所以也希望在這個方面得到大家共同的支持。
最后總結一下我今天的分享,其實新力公益基金會的創新實踐沒有任何秘訣,就是通過企業基金會撬動企業的核心優勢,除了捐贈金錢之外,我們可以捐贈企業特有的專長、資源以及信任,幫助我們的合作伙伴發展,從而用創新的方式去解決社會問題。其實,這種方式也獲得了國際上的推崇,聯合國的SDG發展目標,第17個指標就是“基于目標實現的合作伙伴關系”,因為只有這種優秀的合作伙伴關系的創新,我們才能將創新進行到底。
最后我們祝愿各位跟自己的合作伙伴一起為中國的公益事業做出更多的貢獻,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