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報告
《2018伊利中國可持續消費報告》是“2018年中國可持續消費公眾調研”的產出成果。該調研旨在全面了解公眾的可持續發展認知、態度與行為模式,以期對企業進一步提升可持續發展品牌認知、吸引消費者積極參與推動可持續發展起到關鍵性啟示作用?!?018伊利中國可持續消費報告》在伊利集團的支持下,由商道縱橫和界面新聞聯合展開,上線時間為期2周,共回收有效問卷10417份。最終由企業社會責任智庫商道縱橫撰寫完成。整體報告從問卷設計、收集、數據分析到報告撰寫,項目共歷時三個月。
今年報告的最大亮點是設置了衣、食、住、行四個場景,通過對日常行為模式的調研,來考察消費者可持續消費及可持續生活習慣。為了確保調研的專業性,研究過程引入了專業力量的參與,從問卷設計、數據分析到最后的報告撰寫,得到了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大力支持。此外,報告通過對比2016、2017兩年調研結果,追蹤2018年的變化和趨勢。

亮點發現
1. 消費者普遍具備一定可持續消費意識
超過九成的中國消費者具備了一定的可持續消費意識,相信個體的日常消費行為會對改善環境有所幫助;七成的消費者對可持續消費關注程度較高。
2. 消費者在對可持續消費的關注度及理念認知上存在差異
女性比男性具備更高的可持續消費意識,91.1%的女性消費者相信自己的消費行為會對環境改善有所幫助,男性消費者占比為89.5%;年輕群體對可持續消費的關注要高于年長消費者。20歲及以下這一群體的消費者對可持續消費的關注度最高,占比為81.8%。調研也發現,有76.5%的60歲以上群體對可持續消費關注程度較高。
3. 消費者對于不同產品品類可持續效益的關注程度
超過九成的消費者曾主動購買過可持續性產品。在購買不同品類產品時,消費者對于其可持續性的考慮程度不盡相同。從下圖顯示的數據中可以看到,消費者認為家居建材及裝 飾類產品與可持續消費有關的程度最高,占比達81.5%,其后依次為汽車及配飾類、食品類、服裝服飾類、日用品類和電子電器。

4. 消費者對不同品類產品可持續發展表現接受溢價的態度
對于服裝服飾、電子電器、家居建材及裝飾類產品,消費者更傾向于接受較低的溢價程度;對于食品類的溢價接受程度較高。

1. 消費者對可持續產品標識的認知程度較低
消費者普遍對可持續產品認證標識的認知程度較低(見下圖)??梢钥吹剑P于可持續產品相關認證標識的普及度仍有待提高,消費者對國內認證標識的了解情況好于國際標識。

2. 消費者對企業踐行社會責任議題的關注度呈上升趨勢
報告對比2017年的調研結果發現,其中消費者因為“產品以制造商履行CSR(企業社會責任)承諾知名”來選購可持續產品占比僅為27.53%,而2018年的調研數據達到了43.2%,可以看到,公眾對企業踐行社會責任議題的關注度呈上升趨勢。
3. 消費者的可持續生活習慣正逐漸形成
報告還顯示,在選購服裝服飾時,消費者已經開始考慮選擇環??椢锏拿媪稀⒃谝挛镞_到使用年限后改作他用或者轉送朋友。七成的消費者已經可以接受在二手、租賃平臺購買衣物;
超過八成的消費者開始有意識的少點外賣和拒絕使用一次性餐具,七成多的中國消費者會按照需求適度點餐并將餐后剩余飯菜打包帶走;
絕大多數中國消費者已經開始選擇節能家電、節水家居等設施,在購物時自備購物袋并對塑料袋重復使用,63.5%的消費者在家中已進行垃圾分類;
在出行方面,72.5%的消費者長途出行時,經常選擇公交或軌道交通,68%的人短途出行時,經常選擇步行或騎自行車。
4. 消費者在選購可持續產品時仍面臨一定困難
報告還指出消費者在選購可持續產品時仍然面臨不同程度的阻礙??沙掷m產品無法有效識別、價格過高、不知道從哪里購買及可持續產品選擇有限是消費者認為影響程度比較大的幾項。、

企業建議
迎合中國消費群體價值觀,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公司戰略 隨著消費者越來越清晰地了解到自身消費行為對社會和環境所產生的影響,企業應將可持續消費理念融于其整體發展戰略及營銷戰略,迎合中國消費群體價值觀,贏在未來。
匹配消費者逐漸成熟的消費理念,應對公眾最核心的期待 消費者可持續消費理念逐漸成熟,已經開始從整個產品生命周期來認識。在針對可持續產品進行傳播時,需要通過產品包裝、標簽、店面宣傳、廣告等方式直接將產品對環境和社會的積極影響及企業綠色生產及運營理念傳遞給消費者。
積極推動可持續產品認證標識的普及 標識作為識別可持續產品的方法之一,可以有效幫助消費者選擇可持續產品。因此,企業參與可持續產品標識及認證標準化,與標準機構進行聯合公眾倡導,不僅響應了國家的政策方向,同時也有利于提升品牌的行業認可度及市場競爭水平。
別讓高價格阻礙了消費者踐行可持續消費的腳步 價格也是影響消費者進行可持續消費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可持續產品研發、生產過程中要兼顧產品的成本效益,盡量降低成本;在產品定價時考慮年輕群體的承受能力,讓具有可持續性能的產品同時也成為年輕群體買的起的產品。同時加強市場教育與引導,重視產品環境、社會價值及影響力的傳遞,也可以強化環境及可持續產品并不一定高價的認知。
社區及公益活動是企業進行可持續文化宣傳及產品營銷的有力渠道 與去年調研結果相比,消費者選擇企業通過社區及公益活動方式進行產品宣傳營銷的占比有了明顯的提高。社區及公益活動可以作為企業進行可持續企業文化宣傳及產品營銷的一個窗口,從而帶動消費者進行可持續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