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市場增速趨緩的當口,霍尼韋爾突然更換了該地區的業務負責人。
11月15日,這家美國工業巨頭宣布,任命余鋒為霍尼韋爾中國總裁,接替半年前出任該職位的沈斌。
余鋒現為霍尼韋爾特性材料和技術集團副總裁兼亞太區總經理,該集團是霍尼韋爾四大板塊之一。另外三大業務分別為智能建筑和家居、航天航空以及安全和生產力解決方案。
出任中國總裁后,余鋒仍將保留在特性材料和技術集團的原管理職位。霍尼韋爾提供的數據顯示,在余鋒的領導下,過去兩年特性材料和技術集團在中國的營收增長超過50%。
余鋒于2017年1月加入霍尼韋爾。他此前在安防產品提供商安朗杰擔任高級副總裁及亞太區總裁。
霍尼韋爾全球高增長地區總裁沈達理將成為余鋒未來的直屬領導,他評價余鋒是推動公司在中國業務取得持續成功的正確人選。
自2004年以來的十三年中,霍尼韋爾在中國地區的營收增長了六倍。目前,中國已成為霍尼韋爾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市場。
去年,霍尼韋爾在中國的營收同比增長25%,達到約30億美元。但這一增長速度在今年受到了挑戰。
路透社上個月報道稱,霍尼韋爾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杜瑞哲透露,相較于年初所預估的兩位數增長,公司今年在中國市場的增速不及預期,這是他目前最為關注的話題。
界面新聞從霍尼韋爾獲悉,今年5月出任公司中國總裁的沈斌,已離開霍尼韋爾。他此前以“空降兵”角色接替盛偉立,擔任中國區負責人。盛偉立在這一崗位上任職達六年。
在加入霍尼韋爾前,沈斌曾在威瑞森通信公司擔任企業戰略和新業務拓展副總裁,工作地點位于美國硅谷。在他上任伊始,霍尼韋爾官方曾評價沈斌,稱他在互聯和數字經濟領域的豐富經驗,有助于公司在中國市場發展成為領先的“互聯工業”企業。
“互聯工業”源于霍尼韋爾近些年大張旗鼓推行的數字化轉型。在傳統業務發展到一定階段后,霍尼韋爾意識到,必須探索新的業務領域,以保持公司業績增長的態勢,數字化無疑是當下最理想的選項。
它為此定下了新目標:未來霍尼韋爾新增的營業收入中,四成仍會來自于制造業板塊的自然增長,其余部分則將由與傳統板塊相關聯的數字化業務貢獻。
在上任不久后的一次公開亮相中,時任中國總裁沈斌曾對界面新聞表示,互聯工廠、智慧建筑、互聯飛機、互聯作業和互聯供應鏈,將是霍尼韋爾發力的五大垂直領域。
但現在,他已沒有機會領導公司完成這項業務轉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