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有一大批品牌在廣告中標榜酷炫的未來感,用“時尚時尚最時尚”抓住最新潮流的時候,也有不少品牌另辟蹊徑,用帶點土味的復古來吸引眼球。
五芳齋最近的一條廣告在社交網絡上引起了不少關注。簡單來說,就是五芳齋重新推出了“重陽禮糕”,為了推廣這款傳統而應季的糕點,其創意代理商環時互動用了一個大膽的廣告手法:重新剪輯五芳齋1989年的紀錄片。
來品品這個有年代感又有網絡化語言風格的文案:“爸爸的爸爸的爸爸吃過,媽媽的媽媽的媽媽也吃過”“八十年代的網紅店,那時的今日頭條”“上端保溫杯、下穿秋褲的90后中年老人養生食用”“食材聞者落淚,包裝見者驚心”。



1980年代的復古畫風能帶給你不少穿越感,大卷發、蛤蟆鏡、喇叭褲,還有帶蓋的茶杯,一本正經的播音腔,“甚至音軌下的底噪,都來自八十年代,最大程度原漿原味,童叟無欺。”環時互動CEO金鵬遠(老金)在其個人微信公眾號上解釋道,之所以直接用29年前的紀錄片做素材,事實上是因為時間和預算都有限,但卻因為獨特的真實感產生了不錯的傳播效果。“通過戲仿老派行文,和‘你給我往糙了做’的美術剪輯要求,盡量把廣告帶到‘感受層面’。”
復古廣告為什么會流行?用老金的話來說,“時間是最好的創意”。毫無疑問,懷舊已經是品牌一種常見的營銷方式,通過有時代感的元素來引發消費者的的回憶和情感,從而產生對品牌的好感和產品的購買欲。通常來說,這適合有一定歷史積淀的品牌,懷舊的消費者群體會由于受到共同的情感記憶和記憶符號的觸發,而帶來群體性集合和認同,在這種群體集合中,共同的懷舊能夠迅速形成集體回憶。
懷舊營銷大行其道,復古廣告也隔三差五地流行,“用老廣告賣新產品”便成為一種營銷套路。
譬如在2017年9月,匡威找來陳冠希推出聯名款球鞋,廣告看上去就像是一支香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武俠鬼片——陳冠希穿著古裝一頭白色長發,特色的配樂和刻意閃剪營造出頗有年代感的嚇人效果。
國外品牌和代理商也喜歡用這個創意。2017年2月,惠普在賣的是一臺最新的高科技打印機,廣告卻是在模仿一檔1980年代的電視訪談節目。片頭的彩條、獨特的電子配樂、磚塊大小的“大哥大”、復古的電腦、主持人和嘉賓頗有年代感的造型等等細節,可以說十分還原了。
單純懷舊并不是此類廣告的目的,而是利用復古和新潮兩種形式產生強烈的反差感和幽默感來讓你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