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新股上市的“小年”,監管趨嚴已經成為了常態,2018年成功過會并上市的數量銳減。但數量的下降直接帶來了企業質地的上升。如今登陸A股市場的,不乏一些業績優異的市場龍頭企業。
于2018年1月正式登陸A股市場的美凱龍(601828.SH),正是國內家居流通行業的龍頭企業。自2007年美凱龍股改以來,已經走過了十個年頭。在這十年間,美凱龍先后在港股以及A股上市,市場占有率也是進一步的提高。
在近日舉辦的界面資本論壇上,美凱龍副總裁、董事會秘書郭丙合就美凱龍近五年的戰略規劃、未來發展的側重點,以及美凱龍AH股兩地上市后未來的資本規劃,都作了詳細的解讀。
郭丙合表示,美凱龍經過了數年的努力,已經成為了家居流通行業內的龍頭企業。2017年財務數據顯示,美凱龍實現營業收入為109.60億元,同比增長16.14%。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0.78億元,同比增長20.04%。扣非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3.05億元,同比增長11.23%。
與傳統意義上的銷售實物家具不同,美凱龍主營商場管理。美凱龍的收入主要來源于兩方面,租賃管理收入以及商場經營收入。其中,租賃管理收入占收入的比例超過50%,2017年租賃管理收入超過了63億元。截至2017年末,公司共經營256家商場,其中71家自營商場、185家委管商場,覆蓋城市超過150個。
雖然美凱龍占據了不少的市場份額,但是美凱龍并沒有停止腳步,而是在已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出自有品牌。2017年,美凱龍推出了自有的家裝品牌“家倍得”。郭丙合解釋稱,家倍得的誕生是由用戶需求出發的。“在整個服務消費者的過程中,發現消費者希望美凱龍能有個自有的家裝品牌服務大家,所以我們把家裝平臺做起來了。”家倍得目前在全國已經覆蓋了12個城市,今年我們有可能會到20個城市左右,現在還是覆蓋一二線城市為主。
事實上,家倍得的成立一方面是給消費者提供了家裝服務,同時也給賣場提供穩定的引流。某種意義上來說實現了既給消費者提供家裝服務,同時也給商場帶來了穩定的客流。數據顯示,2017年商品銷售及家裝收入已經超過了2.94億元。
對于熱議的家居行業的“觸網”,郭丙合卻有著不同的意見。對于互聯網顛覆家裝行業,這并不現實的,“我不認為未來所有的事情都在網上能夠進行,因為家裝的核心是交付。家裝的痛點不是工期而是質量。所有的施工、管理各方面一定是在線下完成的,線上最多只能對交易或者是溝通、施工的監理過程中起到便利大家的手段,互聯網只能起輔助的手段。”郭丙合并不回避自己對于互聯網的態度。
作為家裝行業唯一一家AH股企業,美凱龍近期在資本市場上的動作也尤為搶眼。公司4月5日發布公告稱,董事會審議通過議案,同意以11.78港元/股的價格,回購不超過388,917,038股H股股份(約占公司已發行總股本的9.87%),并予以注銷。相較公告當天10.02港元/股的價格,回購價格溢價超過17%。
對于這一行為,郭丙合解讀為在港股的價值被低估了。郭丙合認為,任何一家大的公司都應該兩地上市,因為香港是中國企業面對國際資本市場的窗口,一個公司規模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遲早都要面對國際市場。
“但是從2015年在港股上市之后,公司的管理層一直認為我們公司的價值被低估了,可能這也和海外的投資者對我們的認識有限有關。畢竟紅星美凱龍的消費者和業務都在國內,國內的投資者和消費組對于紅星美凱龍十分重要。“這也是為什么我們竭盡全力選擇回A股上市的主要原因。
因此對于回購港股這個決定,郭丙合表示這個決定也是公司管理層和大股東經過深思熟慮做的決定。相比大股東增持,回購更有利于全體股東的利益,因為回購更能體現公司對于公司價值的認可。
郭丙合表示,未來在兩地的資本運作,一定會利用好兩地市場的優勢,服務好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