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瑞典快時尚巨頭H&M集團在舉辦資本市場日活動時,首次披露了集團在電商方面的表現。數據顯示,H&M的線上業務在2017財年收入36.6億美元,占集團總收入的12.5%,為營業利潤的22%。據H&M估計,2018財年的電商收入將至少錄得25%的增長,而2019至2022年的在線業務復合增長率約為20%,五年后,H&M的在線收入將達到約91.26億美元。可以看出,過去幾年中占集團總投資45%的線上業務有著良好的發展勢頭。
此前一直對線上業績成果閉口不談的H&M突然坦白,不排除是被投資者催促的原因。2017年,H&M經歷了銷售數據和股價的低谷。截止2017年11月30日,全財年盈利20.5億美元,較同期下跌13%。含稅銷售額上漲4%至295.7億美元,這個數字低于集團預期。在第四季度財報公布后,集團股價應聲下跌15%,跌幅為8年來最大。
隨著巴克萊銀行把該集團的股票評級下調為“減持”,投資人對H&M有些失去信心。為了穩住投資人,H&M在披露電商業績的當天積極表態,稱未來的計劃和投資將會更多地向數字渠道傾斜,這意味著對數字業務的投資占比可能會超過實體店。
然而,H&M還是不得不面對當下艱難的過渡期。集團稱,由于2017財年第四季度高庫存和產品類比不平衡導致的高額減記,想在2018年初實現利潤增長還是很困難,預計實體店銷售額會繼續倒退。

面對這樣的成績單,投資人還是不太滿意。券商Nordnet的投資顧問Joakim Bornold表示,H&M的CEO Karl-Johan Persson僅僅承認集團犯錯是不夠的,他需要向投資者說明哪些地方犯錯,以及做出了怎樣的改進。而投行Avanza AB的投資顧問Claes Hemberg則表示,H&M像個成績不好的學生,只知道向投資者許諾未來會變好。
投資人憂心忡忡,但Persson還是表達了對未來發展的信心。并稱,當下的焦點是提升核心品牌H&M的質量、價格、實用性和用戶體驗,讓線上和線下更加融合。
目前,H&M集團在電商方面已經有了兩個大動作。除了今年3月H&M和H&M Home即將入駐天貓外,還在瑞典老家建立了折扣電商Afound。
此外,集團表示,實體店方面,H&M表示集團旗下的新品牌Arket增長強勁,2017財年的銷售額約170億瑞典克朗,占集團銷售額7%。正在開發中的新品牌Nyden和Afound項目的新開店鋪預計可以為集團帶來1%至3%的銷售增長。
而隨著集團的數字化轉型策略生效,老品牌COS、Weekday、Cheap Monday、Monki、H&M Home和&Other Stories在2019年也有可能實現良好的銷售表現。2017年H&M的擴張速度也不低,開通了包括中國天貓在內的8個電商市場,還拓展了5個新實體店市場,目前在全世界范圍內有69個市場和43個線上市場。但這一系列措施現在還不足以讓投資人保持耐心,是否能盡快挽回頹勢還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