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嘉賓:紫砂之家COO于偉生
采訪記者:界面記者
文字整理:程昕媛、程鵬
記者:紫砂之家的初衷是?
于偉生:我們的初衷是當時考慮怎樣把紫砂文化發揚光大,傳播茶道文化,讓生活更美好。給大家帶來美和藝術,當時是從這個角度考慮的。
記者:具體大概是什么時間段讓你們下定決心做這件事?
于偉生:當時是1999年的時候,那時通過互聯網做紫砂行業還比較少。其實大家都知道,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需要魄力和勇氣的。從這一點來說,我們是義無反顧的通過互聯網傳播紫砂文化。
記者:那個時候看到了什么樣的市場前景?
于偉生:是這樣的,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茶擺在一個很重要的位置,是中國文化的載體,而跟茶分不開的就是茶具。紫砂是茶具中的一個重要分枝,所以當時從這點考慮,認為它是一個很好的契機。
記者:您認為把它做成功,關鍵的因素是什么?
于偉生:我想可能是理想。用馬云的一句話,“理想總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這些年成長過來,我認為樹立理想很重要。還有對理想的堅持,紫砂之家在創業過程中還是有很多困難的。
記者:比如說有哪些比較困難的?
于偉生:比如說人才。企業在發展初期,人才短缺是面臨的重要問題。我們非常大膽啟用新人,招聘了很多互聯網的高端人才,比如運營人才、技術人才、管理人才等等。我們用一種比較大膽的“新人魄力”,讓企業走入了快車道。現在來說,我們整個團隊的培養是有階梯的,整體來說人才濟濟。
記者:你覺得互聯網,現在來講是一個怎么樣的市場?包括最開始想到用互聯網的時候,有沒有遇到過一些困難或者是一些挑戰?
于偉生:其實基于互聯網推廣紫砂文化這個事,從最開始就想過,當然中間也會有很多問題。我們大家都知道,互聯網有大量流量,而線下流量則越來越少,越來越碎片化。互聯網有大流量,怎樣把互聯網的大流量引導到我們紫砂之家,去了解我們的紫砂文化,是我們重中之重的工作。在整個過程中,我們不斷提高專業度、權威性,提供更好的服務。從這一點來說,我們始終堅持原礦紫砂、全手工紫砂這個理念,在互聯網上贏得了非常好的口碑。
記者:目前來講,互聯網其實有很大流量,但是要怎么把它引流到了解自己的產品,也是一個蠻大的挑戰,具體來講你覺得要怎么去解決這種引流、轉化率的問題?
于偉生:一方面提高我們的服務水平,讓客戶滿意,另外就是優化用戶體驗。我們是整個紫砂行業中最大的O2O平臺。我們不僅有線上產品展示,更重要的是有線下全國10家門店的用戶體驗。從這點上來說,讓用戶有充分的信任感,還有體驗感。
記者:門店主要是在哪些方面?
于偉生:主要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還有成都、濟南、天津等。
記者:門店線下有其他的計劃嗎?
于偉生:有的,為了進一步增加用戶體驗,我們想在今后幾年再增加10家門店,讓更多的紫砂門店在祖國各地去開花結果。
記者:你們會去到三、四線城市嗎?
于偉生:這個也是有可能的,我們想到祖國各地去開花。
記者:您覺得紫砂之家是靠什么能夠在行業里面做到現在?
于偉生:要歸結于我們的企業文化。我們的企業文化講究的是快速、高效。比如說互聯網行業,是大魚吃小魚、快魚吃慢魚的狀態,你慢一步就被甩出市場了。快速、高效的完成當前任務,是一個解決問題的重要因素。另外就是企業追求的陽光、透明的企業文化。我們奉行“不作惡”,這是我們企業的座右銘。我們時時刻刻用數據說話,比如說我們看市場,看轉化,看報表,看環比、同比、百分比,用數據說話,事實勝于雄辯。
記者:這個行業目前來看,您覺得這幾年會不會有外來者進入?
于偉生:可能會有的。一個行業中有競爭者其實是一個好事,對于企業來說也是讓我們能夠更好的成長。有競爭才有動力和壓力,才能夠更好發展。
記者:現在的確有一些競爭者?
于偉生:是的。
記者:您對這個行業未來有什么期待、預測或者是看法?
于偉生:現在這個時代,中產收入群體的消費觀念和消費品位都在提升,有越來越多的人希望享受高品位的生活。我們紫砂之家就是致力于這個方面去發展,為中產階級、為大眾提供更高端的茶道用具,提升大家的消費品位和茶文化品位。我們的企業理念就是“茶道讓生活更美好”。從這點來說,我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人用上紫砂之家的紫砂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