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嘉賓:中民醫療副總裁,康萊爾公司總經理、執行董事陳玉龍
采訪記者:界面新聞
文字整理:程昕媛
記者:2018年中民醫療重點發展方向方是?
陳玉龍:實際上2018年對我們公司來說還是屬于在創業初級階段,但在戰略上,我們更多地將體現四個字:專注、聚焦。因為醫療行業領域范圍確實非常廣,而且公立占了主導。首先,我們的定位就是做公立醫院的補充。其次,我們是對所有的行業進行了細分細分再細分,在一些非常細分的領域里面做一些布局,這是我們的戰略指導思想。
在這種戰略指導思想下,我們在2018年核心將在三個方面進行了布局:第一個就是血液透析領域。第二個是體外診斷行業進行的一些投資。這兩個都是屬于產業類的布局。除此之外,我們更多看重國內創新藥,因為創新藥這兩年,對醫療、患者而言非常重要,我們也非常關注。這個可能是我們今年的主要產業投資方向。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的機會也會關注,比如說國內現在也有一些很好的標的,包括婦科和兒科,我們也在做一些積極的溝通洽談,如果機會成熟,我們會進行投資。
記者:國內上市公司對收購標的這塊醫藥領域還是非常多的,現在會不會成為一個新的風口?
陳玉龍:這個風口實際上現在是已經形成了,不是會不會形成的問題,包括在市場上的表現,現在所有的醫療板塊PE估值,在國內都還是非常受到追捧的。關鍵可能是誰能夠在這些眾多的領域里面,打造一些所謂的特色。在某一些細分的領域能不能形成龍頭、影響力會有多大,這個可能是大家更看重的。
記者:您認為未來大健康領域,有哪些機會和機遇呢?
陳玉龍:我覺得這個概念有點大,實際上從我們研究最看好的,還是AI、智能機器人這一塊。實際上,醫療行業從投資的角度而言,是一個可替代性比較強的行業,這種可替代性是由于大數據,凡是靠數據、靠財務模型推斷出來的東西,智能機器人都有機會。在這方面,實際上我們已經和國外有一些差距,或者落后。雖然以我們現在的能力還不能及,但機會擺在這里,這也是我們非常看好的領域。
記者:您認為2018年在醫療改革市場上主要的突破點是哪些?
陳玉龍:我覺得國家醫療行業的屬性實際上是有公益性的,國家的政策有時候難出臺是因為有搖擺,在公益性和市場屬性這之間有一個比較清楚的界定,這樣可能更有利于行業的發展,更有利于客戶的體驗。但是現在就怕把這兩個混在一起,我們堅信隨著醫改的深入和突破,這些方面都會得到很好的解決。
記者:您認為在資本市場層面來看待醫療行業的話,您認為醫療行業在資本市場的估值,目前看來處于一個什么階段?
陳玉龍:我覺得還有一個上升期,關鍵看你的資產本身的質量,我覺得還有一個上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