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彩妝品牌數量、提升門店彩妝體驗,對于變革升級中的屈臣氏來說越來越重要。
1月28日,屈臣氏在深圳開出了它在中國的首個Colorlab彩妝體驗空間。這個面積Colorlab近20平米的體驗空間,位于深圳福田區車公廟段豐盛町商業步行街負二層,是這里屈臣氏門店的一部分。上個月完成裝修后,換上了黑白相間的全新“Colorlab by Watsons”門店標識。
界面新聞記者發現,與屈臣氏通常個護產品區域明亮的淺白色調不同,Colorlab彩妝體驗空間試圖營造一種時尚、潮流的空間風格,墻壁和開放貨架都是黑色系,進門處為彩妝互動體驗區,店內多個區域都設置了LED顯示屏。不過,Colorlab并未引進AR虛擬試裝、智能皮膚測試等科技設備,它們已是屈臣氏第八代店彩妝區的標配。

售賣的彩妝品牌更多,是Colorlab與以往屈臣氏彩妝區域的區別之一。據門店店員介紹,Colorlab目前集合了近16個彩妝品牌,新引進了這家屈臣氏門店過去沒有的日韓進口彩妝品牌,如日本彩妝品牌KATE、韓國彩妝品牌the SAEM、I'M MEME等。此外,屈臣氏自有彩妝品牌collagen 、Letsaqua及本土熱門品牌也都有售賣。

Colorlab由歐萊雅與屈臣氏聯合創立,因此歐萊雅旗下品牌“美寶蓮”和“巴黎歐萊雅”都占據了最有利的位置,商品陳列占比也超過了30%。這在屈臣氏其它門店很少見。


中國市場上,實體零售店正經歷著電商和年輕消費者購物習慣改變的雙重沖擊,如何做到差異化、增強門店體驗,是許多零售商要面對的課題。Colorlab正是想從講求體驗效果的彩妝入手,淡化屈臣氏既往“大眾個護產品渠道”的印記。
這跟去年5月,屈臣氏升級的第八代門店訴求相同。升級后的屈臣氏門店引進CLUBCLIO品牌集合店,營造彩妝氛圍,首次設置彩妝體驗中心“makeup studio”的同時,還優化了彩妝品牌結構。
過去,屈臣氏門店的彩妝品牌占比有限,甚至錯過了中國彩妝市場快速發展的第一波行情,如今試圖通過加碼彩妝重新吸引年輕人。
來自市場調研公司英敏特的最新數據顯示,在中國,彩妝市場的增速超過了美容個護整體市場。雖然彩妝產品在美容個護整體市場的占有率僅有4.8%,但其2016年銷售額年增幅為11.0%,高于美容個護整體市場的8.1%。而且,隨著美妝消費需求的提升,2017-2022年,彩妝市場預計將以10.2%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增長,在2022年達到496.62億元人民幣的市場規模。
盯上彩妝市場、優化門店消費者體驗的,也不止屈臣氏。它的老對手萬寧也在2017年底的新一代門店中增設了互動和彩妝區域,引入受年輕人喜歡的開架品牌,加大進口彩妝產品比例,進口品牌的陳列面積占到了彩妝區域的近60%。據萬寧方面透露,新一代門店的投入比常規店鋪高出兩倍。
目前,彩妝品牌與互動體驗的強化,是否能真正幫助屈臣氏吸引并留住更多年輕消費者,還有待觀察。“(屈臣氏)雖然內部在做改革,但現階段的重點是加快引進高價值進口品。至于強化門店的體驗價值,落實到細節上還有相當大的難度,需要時間。”一位屈臣氏的供應商曾對品觀網分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