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中國的經濟發展也進入了新時代: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不斷加速的城市化進程,不斷增長的城市中產人群,如何滿足他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全方位需求,將是未來一段時期中國經濟發展的動力和方向。
2017年,中國經濟發展態勢穩健,GDP增速仍在全球各大經濟體中位居前列,社會民生不斷改善,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日益增加,生態環境狀況漸趨好轉,脫貧攻堅戰進入決戰階段,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程度提高,中國已經形成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體。
然而,在通向美好未來的過程中,仍有一些困難與阻礙,值得我們警惕與克服。
從內部看,深化供給側改革,解決過往幾十年粗放式增長積攢的一些結構性問題,仍是重中之重。為此,2017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今后三年要重點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此外,人口紅利即將結束帶來的勞動人口比例下降、老齡化社會帶來的社會保障壓力、區域發展不均衡帶來的城市病與社會問題,將進一步制約中國的潛在經濟增長能力。
從外部看,美聯儲持續加息、美政府大規模減稅計劃正推動全球產業價值鏈重塑,短期資本流動也有可能受到影響。
從歷史發展來看,困難往往孕育機遇。改革開放近四十年,問題的解決往往是從困難入手。在中國總體上實現小康之際,人民對物質、文化、生活、環境等提出更高要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意味著巨大的需求與市場前景。美國主導的全球產業鏈調整壓力下,中國制造唯一的選擇是改變簡單加工模式,通過產業升級贏得品牌價值,同時在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新能源與自動駕駛等下一代技術跑道加速前進,甚至彎道超車。
在這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中國發展的戰略目標。
由上海報業集團旗下界面新聞主辦、林肯中國提供活動官方指定用車的首屆“浦江·新時代發展論壇”將聚焦人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邀請政府領導、經濟學家、企業家和創業者齊聚一堂,深入探討2018年中國及全球在經濟增長、社會民生、金融改革等方面的趨勢性方向,以及由此帶來的商業機會,共同為中國深化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獻計獻策。
論壇會務組:
顧仁懿 18601704491 gurenyi@jiemian.com
劉曉慧 13636308619 liuxiaohui@jiem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