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翟瑞民
2025年4月2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穩就業穩經濟推動高質量發展政策措施有關情況,國家發改委和商務部介紹了多項提振消費、促進國內需求,惠及民生的政策措施。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趙辰昕介紹,5年來,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效,內需已經越來越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引擎。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擁有14億多人口的大國,我國擴大內需有巨大的潛力和空間,而且都是非常現實的需求。
比如消費領域,趙辰昕表示,我國汽車保有量3.53億輛,冰箱、洗衣機、空調等主要品類家電保有量超過30億臺,按照正常周期更新換代,每年能創造數萬億元的需求;除了耐用消費品,文娛、旅游、體育等新增服務消費需求巨大,年初上映的《哪吒2》還有火爆的假期旅游市場,都讓我們看到了服務消費的巨大潛力。
“更好發揮內需主動力作用,具體思路和方法也非常明確,就是增加中低收入群體收入,大力提振消費,擴大有效投資,做強國內大循環。下一步,國家發改委將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扎實做好三方面工作。”趙辰昕表示。
提振消費方面,趙辰昕介紹,近期國家發改委已經下達了今年第二批消費品以舊換新資金,前兩批一共下達超過1600億元,后續還有1400億元左右,國家發改委會根據各地支付進度陸續下達。還將建立實施育兒補貼制度,創設專項再貸款工具,加大對服務消費重點領域和養老產業發展的支持。同時,深入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并抓緊出臺各領域專項措施,指導限購城市針對長期搖號家庭和無車家庭等重點群體定向增發購車指標。
擴大投資方面,我國將工業軟件等更新升級納入“兩新”政策支持范圍,加快消費基礎設施、社會領域投資,制定實施充電設施“倍增”行動,支持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上的城市特別是超大特大城市建設停車位。力爭6月底前下達2025年“兩重”建設和中央預算內投資全部項目清單,同時設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解決項目建設資本金不足問題。
此外,在暢通循環方面,我國正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開展為期半年左右的市場準入壁壘清理整治行動,加快出臺民營經濟促進法,幫助外貿企業拓內銷;同時,加快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設立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推進人工智能與60個重點行業方向、700個基礎場景深度融合。
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表示,今年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6%,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1.1個百分點。特別是3月份增長5.9%,創去年以來月度最快增速。消費貢獻率達到了51.7%,比去年全年提高7.2個百分點。下一步,商務部將圍繞“兩穩”政策措施,推出細化舉措,進一步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以強大國內市場更好應對外部風險挑戰。
據介紹,商務部正在擴圍提質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去年,消費品以舊換新取得積極成效,今年商務部乘勢而上、加力擴圍,支持資金達3000億元,翻了一倍,家電支持品類由8大類拓展至12大類,增加了手機等數碼產品購新補貼。
在推動汽車流通消費改革方面,商務部今年一項重點工作是組織開展汽車流通消費改革試點,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在新車、二手車、報廢車、汽車后市場等各環節,積極創新、先行先試;鼓勵相關地區優化汽車限購限行措施,更好滿足居民汽車購買需求;圍繞“高效辦成一件事”,建設全國汽車全生命周期信息平臺,打通數據孤島,暢通二手車消費;支持地方發展汽車改裝、房車露營、傳統經典車等汽車后市場,發展汽車運動和汽車文化,延伸汽車消費鏈條,著力培育汽車消費新增量。
此外,“我們將針對服務消費領域的短板弱項,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期待,會同相關部門制定支持服務消費的一攬子政策措施。開展‘服務消費季’等擴消費活動,打造服務消費熱點。堅持‘對外開放、對內放開’,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不斷擴大健康、養老、托幼、家政等多元化服務供給,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盛秋平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