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晚間,乘聯分會秘書長崔東樹發文稱,今年前三個月,中國進口汽車9.5萬輛,同比下降39%,這是近期少見的1-3月巨大下滑。
數據顯示,中國進口車進口量從2017年的124萬輛持續以年均8%左右下行,到2023年僅有80萬輛。2024年汽車進口70萬輛,同比下降12%。今年一季度,進口降幅進一步擴大。

一季度,中國進口車輛最多的前五個國家分別是日本3.05萬輛、德國2.37萬輛、斯洛伐克1.77萬輛、美國0.89萬輛、英國0.84萬輛。
崔東樹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3月,中國進口車3.9萬輛,同比下滑27%。同期,進口車輛最多的前五個國家分別是日本1.75萬輛、德國0.68萬輛、斯洛伐克0.65萬輛、英國0.39萬輛、美國0.24萬輛。
從進口增量來看,3月同比增量最大的是斯洛伐克,增量為401輛,從日本新增進口300輛、從波蘭新增進口107輛、從韓國新增進口60輛、從比利時新增進口29輛。
隨著中國汽車產業的不斷強大,電動化轉型改變了市場需求結構,燃油車需求持續萎縮,進口燃油車需求也出現明顯下降。在此背景下,中國自美國進口車近幾年下降幅度較大。
崔東樹提供的數據顯示,中國從美國進口的車輛從2017年的28萬輛下降到2024年的10.9萬輛。今年前三個月,中國進口美國車輛降到0.89萬輛,同比下降66%。其中,3月中國自美國進口車0.24萬輛,同比下降68%,環比2月下降46%。
崔東樹表示,隨著國際關系復雜度不斷提升,需要未雨綢繆建立多元化的進口模式,維持進口車合理規模,保障國際供給鏈的安全。
此外,中國進口新能源乘用車實現持續高增長后,去年出現劇烈下滑。今年1-3月,中國進口純電動的乘用車1345輛,同比下降82%;插混1078輛,同比下降77%。去年進口乘用車新能源進口占比達到3.9%,今年一季度進口新能源車占比下降到2.6%。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已經領先于全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日前發布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318.2萬輛和307.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0.4%和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