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圓
據中國網消息,國務院新聞辦周四就2024年中國知識產權強國建設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表示,國家知識產權局將建立人工智能等新領域新業態知識產權保護規則。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報告顯示,中國已經成為全球人工智能專利的最大擁有國,在全球的占比達到60%。
申長雨表示,國家知識產權局將積極推動知識產權與人工智能共生演進、雙向賦能、融合發展。一是持續推進人工智能相關知識產權制度創新,加快建立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領域新業態知識產權保護規則,為發展人工智能技術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申長雨近日在接受《中國日報》采訪時特別提到,人工智能領域的知識產權保護需要相關部門、地方政府、行業協會共同發力、協同聯動。
“考慮到人工智能企業初創型居多,在參與市場競爭過程中,較難依靠自身力量應對專利挑戰、商標搶注等知識產權方面問題,知識產權部門也將持續暢通與企業的常態化溝通渠道,跟蹤分析創新主體的知識產權保護訴求,幫助企業解決困難問題,有效激發企業創新活力。”他指出。
二是提高人工智能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水平。申長雨表示,國家知識產權局將健全知識產權支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作體系,加大人工智能領域專利申請按需審查服務力度,做好相關發明專利分析預警和導航服務,指導建設人工智能領域專利池,深入實施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促進更多人工智能領域專利從實驗室走向產業鏈,賦能相關產業發展。
三是積極參與人工智能領域知識產權全球治理。他提到,國家知識產權局將推動完善相關國際規則和標準,促進全球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讓人工智能技術更好造福全人類。
除了加快建立人工智能等新領域知識產權保護規則,在當天的發布會上,申長雨還強調,國家知識產權局將嚴厲打擊搶注“DeepSeek”等相關商標申請行為,持續強化知識產權保護,護航人工智能領域科技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