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財天COVER 張向陽
編輯 | 吳躍
一份年報的披露,揭開了東鵬飲料高管高薪的神秘面紗。這家飲料巨頭營收屢創新高背后,對高管也頗為大方,董秘張磊從怡亞通跳槽到東鵬飲料后,年薪漲了500萬。整個2024年,東鵬飲料為董監高共開出薪酬4603.82萬元,其中超百萬年薪的有9人。而通過大手筆分紅、減持套現,東鵬飲料的投資人和老板也都賺得盆滿缽滿。
01 年薪550萬,打工人眼紅
正在謀求港股上市的東鵬飲料,近期由于其董秘的高薪引發廣泛討論。
不久前,東鵬飲料發布的2024年年報顯示,48歲的公司董事、副總裁、董事會秘書張磊,2024年從公司獲得的稅前報酬總額為546.55萬元。而張磊是從2024年2月開始任董事、集團副總裁、董事會秘書的,此前為東鵬飲料董事長特別助理。
也就是說,如果按照完整年份來算的話,張磊的年薪應該比546.55萬元還多。
截至4月15日,A股共有約1800家上市公司披露董秘薪酬。在這些公司中,董事會秘書的平均薪酬約82.7萬元,在按照董秘薪酬由高到低的排名中,東鵬飲料的董秘排在榜首,且TOP 20中只有東鵬飲料一家為飲料企業。
在東鵬飲料之后,第二名是比亞迪的李黔,2024年的薪酬為532.5萬元;第三名是美凱龍的邱喆,薪酬為514.51萬元;第四名是九號公司的徐鵬,薪酬為458.04萬元;第五名是紫金礦業的鄭友誠,薪酬為451.38萬元。
引發更多熱議的并非張磊的高薪,而是其跳槽到東鵬飲料后的薪資漲幅,實在驚人。
張磊是2023年12月加入東鵬飲料的,加入后任董事長特別助理。僅一兩個月后,東鵬飲料董事會換屆,張磊就成為東鵬飲料董事、副總裁、董事會秘書。
在此之前,張磊是“供應鏈第一股”怡亞通的董事會秘書,任期從2022年4月底到2023年5月中旬。2022年與2023年,張磊從怡亞通獲得的稅前報酬分別為34.39萬元、18.77萬元。
張磊在怡亞通任董秘的時間加起來不到13個月,共獲得53.16萬元的稅前報酬。大致算下來,其當時的年薪在50萬元左右。而到了東鵬飲料,年薪猛然超過了500萬元。
相較之下,2024年,怡亞通的董監高13人共獲得稅前報酬523.15萬元,還不及張磊一人2024年的薪酬。而怡亞通的凈利潤,已經連續三年大降。
“跳槽漲薪超十倍,太讓打工人眼紅了。”有網友調侃道。
張磊是武漢大學傳播學博士研究生,擁有工學學士學位及管理碩士學位。在加入怡亞通之前,歷任創維集團、深圳市捷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AP副經理、首席信息官、董事會秘書等;之后還任深圳前海大營資本、深圳前海匯金所創始合伙人兼總經理。
在東鵬飲料,董監高薪資普遍較高。2024年,東鵬飲料為董監高共開出薪酬4603.82萬元,其中超百萬年薪的就有9人。
東鵬飲料的實際控制人為林氏兄弟林木勤、林木港,同時,林木勤為公司董事長、總裁,林木港為董事、執行總裁。2024年,這兄弟二人從東鵬飲料分別獲得稅前報酬552.73萬元、496.14 萬元。
其余高管中,蔣薇薇、盧義富均為東鵬飲料董事、副總裁,且持有公司一定數量的股份。2024年,此二人從東鵬飲料獲得的稅前報酬均為721.39萬元,財務總監彭得新稅前報酬為181.90萬元。
此外,東鵬飲料監事會主席余斌、股東代表監事胡亞軍均從2024年2月開始任職,2024年分別獲得稅前報酬623.37萬元、458.32萬元。
同行業的康師傅、統一等尚未發布2024年年報,從2023年來看,與東鵬飲料比,還有差距。
康師傅只披露了董事及行政總裁的薪酬。2023年,作為康師傅的職業經理人,行政總裁陳應讓的薪酬為1303.2萬元,是董監高中的最高薪酬。此外,除了創始人家族中接班的魏氏兄弟薪酬均超過了700萬元之外,其余董事薪酬大多在50萬元左右。
統一與康師傅相似,也沒有詳細披露董監高薪酬。
2023年,統一董事會主席羅智先,薪酬最高,為468.4萬元,而總經理劉新華的薪酬次之,為396.7萬元。在其余高管中,財務負責人劉子強,營銷企劃室總經理趙念恩,事業部總經理黃維、張伶等人,并未公布其薪酬。
年報顯示,統一2023年主要管理人員薪酬(包括薪金、花紅及其他福利)合計為1801.4萬元。而在高管中,薪酬在100萬~200萬元之間的有5人。
相比之下,東鵬飲料的上一任董事會秘書劉麗華,2023年獲得的稅前報酬總額就達899.49萬元。
02 業績狂飆,營收超150億
在飲料行業的上市公司,董監高尤其是高管的薪資,能與東鵬飲料相比的,恐怕只有農夫山泉了。
農夫山泉的高管中,2023年5月開始擔任營銷中心總經理的向咸松,2023年獲得薪酬465.2萬元,同期開始擔任財務負責人的吳莉敏獲得239.5萬元,而上一任財務總監周震華于2023年5月退任,2023年任財務總監不到半年獲得的報酬為219萬元。
2023年,農夫山泉公司秘書、董事會秘書韓林攸,共獲得薪酬107.8萬元,其中,薪金60.4萬元,退休金計劃供款10萬元,以股權結算的股份激勵46.4萬元。
僅從薪酬來看,農夫山泉與東鵬飲料雖然具有可比性,但是二者之間仍有差距。
2023年,農夫山泉與現在的東鵬飲料一樣,業績保持著高增長,而且第二曲線支棱起來了。可以說,高管獲得高薪的故事,也是企業迅猛發展的映射。
近幾年,林木勤、林木港兄弟帶領著東鵬飲料狂奔。自2021年5月上市以來,東鵬飲料就一直保持著較快的增速,成為飲料行業的明星企業,2023年營收突破了百億元。
2024年,東鵬飲料實現營業收入158.39億元,同比增長40.63%;歸母凈利潤為33.27億元,同比增長63.09%;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57.89億元,同比增長76.44%。
東鵬飲料成功,有很多因素,其中有一點尤為重要——性價比。“便宜大碗”的東鵬特飲,可謂紅牛的“平替”,迎合消費趨勢以及主要消費人群,并且東鵬特飲還優化了包裝的實用性。
東鵬飲料在年報中援引尼爾森IQ數據稱,2024年,在中國能量飲料市場,東鵬特飲銷售量占比提升至47.9%,連續四年成為銷售量最高的能量飲料;全國市場銷售額份額占比升至34.9%;500ml瓶裝東鵬特飲在尼爾森中國飲料單品排行中穩居前三。
在被質疑“依賴核心大單品”的聲音中,近幾年,東鵬飲料也四處出擊,實施多品類戰略布局。
2024年,東鵬飲料業績的高速增長,更是離不開第二曲線的助力。
東鵬飲料的能量飲料業務,作為公司的傳統核心板塊,2024年實現營收133.04億元,增長28.49%,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約92%降至84.1%。
能量飲料板塊實現較大增幅的同時,占比卻下降近8%,這說明其他板塊增長更快。
2024年,東鵬飲料首次將補水啦從“其他飲料”中單列出來披露收入,說明東鵬補水啦在公司已經擁有了舉足輕重的地位。2024年,以補水啦為核心的電解質飲料板塊營收14.95億元,增長280.37%,占比由上年的約3.5%提升至9.4%。
而東鵬飲料近幾年頻頻多元化落子的其他飲料板塊,2024年實現營收10.23億元,增長103.19%,占比由約4.5%升至6.5%。
東鵬補水啦屬于電解質飲料,是東鵬飲料2023年1月推出的新品。
2020年之后,居民健康意識提升,電解質水的概念進入大眾視野,尤其是2022年,更是將電解質水推上風口,資本也紛紛布局,但這個細分市場的規模并不大。
相較于元氣森林旗下的外星人、進入中國市場多年的日本品牌寶礦力水特等,作為新秀的補水啦,走的依然是東鵬特飲的“性價比”路線,還以“一元樂購”大力營銷。
2024年,在中國電解質飲料市場的榜單上,補水啦已經擁有了姓名。
4月15日晚間,東鵬飲料發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在東鵬特飲與補水啦的驅動下,2025年第一季度,東鵬飲料依然在高速增長,營收增長超39%至48.48億元,凈利潤增長超47%至9.8億元。
03 造就了一場財富盛宴
近一年以來,東鵬飲料的股價漲幅在飲料行業算是一枝獨秀。截至2025年4月16日,其近一年來的股價漲幅已經超90%。而且,自2025年以來,東鵬飲料的股價已再創歷史新高。
從2024年4月17日到2025年4月16日,一年時間,東鵬飲料的總市值增加了約666億元,截至4月17日收盤,東鵬飲料的總市值達1473億元。
東鵬飲料的上市及股價的大漲,也造就了一場財富盛宴。
實控人家族自然不用多說,近些年一直是各大富豪榜上的常客。2024年10月底發布的《2024胡潤百富榜》顯示,林木勤、林煜鵬父子的財富為510億元,排在榜單第74位。而在上一年的榜單上,該父子倆以435億元排在108位。
隨著股價的上漲,林氏家族的財富也在水漲船高。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林木勤直接持有東鵬飲料49.74%的股份,林木港直接持股5.22%,與林木勤、林木港是叔侄關系的林戴欽直接持股5.22%,此三人合計直接持股60.18%,對應到4月17日的收盤市值,三人的持股市值約886億元。如果算上其他家族成員及間接持股,這個數字會更大。
此外,還有其他股東的減持,也在放大財富效應。
2022年5月,東鵬飲料上市一周年,持有東鵬飲料9%股份的第二大股東——天津君正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就公告擬減持,但期內并未減持。
此后,君正投資于2022年9月、2023年1月、2024年1月、2024年7月分別公告了減持計劃,減持期內分別套現約2.50億元、6.79億元、18.96億元、13.26億元。從2022年9月到2024年10月,四個減持期后,君正投資累計套現約41.51億元。
2025年第一季報顯示,君正投資還在繼續進行減持,到第一季度末,已經掉出東鵬飲料前五大股東行列,持股比例僅剩1.37%。
君正投資于2017年前后通過增資及股權轉讓的方式投資東鵬飲料,投資金額合計約3.56億元。可見,君正投資對東鵬飲料的這一筆投資,可謂賺得盆滿缽滿。
其實,君正投資的背后,是加華資本及其創始合伙人、董事長宋向前。宋向前是創投圈知名大佬,長情于消費賽道。此外,還有多家A股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實控人,比如,洽洽食品及其實控人陳先保、巴比食品、加加食品等。
對于君正投資而言,資本向來逐利,減持套現自然也無可厚非。
此外,東鵬飲料董監高也在減持。
2023年5月剛一解除限售,東鵬飲料就公告,其股東鯤鵬投資、蔡運生、李達文、東鵬遠道、陳義敏、彭得新、黎增永、劉美麗、東鵬致遠、東鵬致誠、劉麗華、蔣薇薇、盧義富因自身資金需求,計劃減持不超過總股本的8.94%。
彼時,擔任東鵬飲料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股東有劉美麗、李達文、劉麗華、盧義富、蔣薇薇,擔任監事的有蔡運生、陳義敏、黎增永,而鯤鵬投資持股5%以上,且其背后主要為林木勤家族,而東鵬遠道、東鵬致誠背后也有林木勤。
2023年12月,減持期滿,上述股東及董監高共計套現約13.69億元。
2025年2月,東鵬飲料再度公告稱,持有公司約6.44%股份的第三大股東鯤鵬投資,計劃減持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1.38%。
此外,Wind數據顯示,自上市以來,東鵬飲料累計現金分紅約53億元,其中絕大部分進入實控人家族的口袋,減持中的股東及持股的董監高自然也吃到了肉。
在業績與股價雙雙大漲之下,高管高薪、大手筆分紅、減持套現……東鵬飲料的財富效應確實很吸引人。
在“A+H”上市熱潮中,不差錢的東鵬飲料,也在謀求赴港上市融資,財富的故事,還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