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貝殼高管年薪超7億,捐4.4億難以平息“天價年薪”爭議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貝殼高管年薪超7億,捐4.4億難以平息“天價年薪”爭議

捐款雖能暫時緩和輿論爭議,但無法從根本上提升貝殼的核心競爭力。

圖片來源:界面圖庫

文 | 娛樂資本論 無字

“天價年薪”爭議愈演愈烈,貝殼高管以捐款的方式作出回應。

圖源:貝殼

2025年4月17日,貝殼發布公告稱,貝殼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及控股股東彭永東擬捐贈900萬股A類貝殼普通股。承擔相應的納稅義務后,50%稅后資金用于居住行業服務者及其家庭成員的醫療健康福利、50%稅后資金用于應屆畢業生等租客群體的租房幫扶。

4月17日,貝殼港股股價報收51.95港元/股,900萬股A類貝殼普通股大約相當于4.68億港元(約合人民幣4.40億元)。如此大的捐款手筆,其實一定程度上展示了貝殼高管手握“天價年薪”。

剁椒Spicy梳理后發現,貝殼高管的“天價年薪”爭議始于2024年初披露2023年財報。由于中國房地產業邁入“黑鐵時代”,諸多房企巨頭的高管們選擇與公司休戚與共,自降薪酬,反觀貝殼高管們的薪酬卻扶搖直上,與公司的業績“脫鉤”。

圖源:貝殼2024年財報

年報顯示,2021年-2024年,彭永東的年薪分別為847.8萬元、4.75億元、7.13億元以及4億元。彭永東將去年的全部年薪悉數捐贈,氣魄十足。

不過這并不能掩飾貝殼公司“增收不增利”的現實。由于中國房地產業下行壓力較大,近年來貝殼的業績高度承壓。財報顯示,2021年-2024年,貝殼營收分別為808億元、607億元、778億元、935億元;凈利潤分別為-5.25億元、-13.97億元、58.9億元、40.66億元。

圖源:騰訊2024年財報

對比來看,其他港股頭部上市企業給高管開出的薪酬堪稱“吝嗇”。比如,騰訊2024年財報顯示,董事會合計薪酬為0.73億元,其中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馬化騰的薪酬為0.45億元,獨立非執行董事李東生的薪酬為0.04億元。要知道,2024年,騰訊營收高達6602.57億元,同比增長8%;NON-IFRS凈利潤2227億元,同比激增41%。

事實上,高管薪酬不再緊密貼合公司的業績走勢,很大程度上是“后左暉時代”,貝殼發展步調畸形的典型縮影。2021年5月,左暉突然離世,高級經理人彭永東執掌貝殼后,不光給自己大肆加薪,在業務層面還愈發關注“利益調配”,進而導致左暉的“ACN遺產”變質。

誠然,現如今彭永東正積極帶領貝殼在房產經紀主航道之外,探索全新的家裝、房地產開發等業務線,但新業務尚未展現想象力,卻激勵先行,一定程度上昭示出貝殼陷入了本末倒置的發展誤區,前景堪憂。

作為貝殼的創始人,左暉執掌貝殼之時,頗具創業精神,僅拿少許薪酬,并且還憑借決策權,極力控制高管的薪酬。

圖源:貝殼招股書

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1年,貝殼董事會薪酬分別為23.36億元、2.76億元以及0.24億元,其中左暉各年薪酬分別為91.5萬元、311萬元、50萬元,在董事會中均排名靠后。

對比而言,同期貝殼營收分別460億元、705億元以及808億元;凈利潤分別為-21.8億元、27.78億元、-5.25億元。橫向對比不難發現,2021年前,貝殼高管薪酬與公司的業績走勢有一定相關性,利潤走高時,高管可以拿到更高薪酬,利潤走低時,則需要“勒緊褲腰帶”。

圖源:貝殼2022年財報

然而,2021年5月,左暉突然去世,貝殼高管的薪酬開始飛速飆升。財報顯示,2021年-2024年,貝殼董事會薪酬合計分別為0.24億元、8.51億元、12.66億元以及7.22億元。

在這其中,彭永東與單一剛的薪酬漲幅格外顯眼。2021年-2024年,彭永東的薪酬從847.8萬元增長至4億元,單一剛的薪酬從685.3萬元漲至3億元,均翻了數十倍。

值得注意的是,左暉去世后,彭永東與單一剛的薪金、績效獎金、退休金等常規薪酬并無明顯變化,薪酬增長主要系股權激勵。2024年,彭永東的股權結算金額為3.89億元,占個人總薪酬的97.06%;單一剛股權結算金額2.92億元,占個人總薪酬的97.4%。

彭永東與單一剛之所以可以肆無忌憚地增加自己的股權激勵,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此二者已經從職業經理人,變為了貝殼的“話事人”。

官方資料顯示,2021年2月,彭永東持有貝殼3.1%的股份,擁有1%的投票權;單一剛持股比例為1.3%,擁有0.4%的投票權,遠不及左暉持有的38.8%股權及81.1%投票權。

左暉去世后,為方便管理層治理公司,2021年7月,貝殼主要股東Propitious Global“不可撤銷地授權”百會合伙行使其持有的公司8.85億股B類普通股所代表的投票權,投票權比例高達76.8%。據了解,Propitious由Z&Z信托控制,受益人為左暉直系親屬。而百會合伙則由彭永東和單一剛各自控股50%。

圖源:貝殼2024年財報

此后,Propitious Global的B類普通股轉為了A類普通股,截至2024年末,擁有貝殼17.27%的投票權。同期,彭永東和單一剛分別擁有貝殼22.1%和10.0%的投票權。按此計算,彭永東和單一剛合計擁有貝殼49.37%的投票權。

由于在貝殼公司中擁有絕對話語權,彭永東和單一剛自然可以順勢打造“自定薪酬”的閉環。

圖源:貝殼2024年財報

與高管們賺得盆滿缽滿形成截然反差,貝殼的數十萬經紀人分得的“蛋糕”越來越有限。財報顯示,2024年,貝殼外部分傭、內部傭金及薪酬分別為228億元、189億元,合計417億元,同比增長11.5%。同比而言,2024年,貝殼擁有49.99萬經紀人,同比增長16.9%,比分傭增速高5.4個百分點。

這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貝殼下調了經紀人的分傭率。2021年,貝殼存量房和新房的GTV為36668億元,兩條業務線對應的凈收入合計784億元,從房產交易中獲得的傭金率約為2.14%;經紀人合計傭金為579億元,經紀人的傭金率約1.58%,貝殼獲取的差額為0.56個百分點。

對比而言,2024年,貝殼存量房和新房的GTV為32165億元,兩條業務線對應的凈收入合計619億元,從房產交易中獲得的傭金率約為1.92%;經紀人合計傭金為417億元,經紀人的傭金率僅約1.3%,貝殼獲取的差額為0.62個百分點,三年時間擴大0.06個百分點。

剁椒Spicy發現,目前在抖音、小紅書等內容平臺,諸多貝殼經紀人紛紛對外表示,因難以忍受貝殼的壓榨而無奈退出。

圖源:抖音

比如,2024年中,抖音賬號為“鄭州曉強嚴選好房”的博主發布視頻稱,“貝殼壟斷市場之后,開始拉高收費標準,美其名曰說‘有尊嚴的服務者’,但其實和大部分互聯網平臺一樣,養成用戶習慣后殺熟。一張單子,看似消費者付出的成本很高,但落到經紀人手里卻寥寥無幾。”最終,該博主選擇退出貝殼。

貝殼在傭金層面愈發貪婪,一定程度上昭示出“后左暉時代”,公司高管們并未探索到更具想象力的新業務,只能靠攫取現有業務的存量紅利勉力維持。

圖源:貝殼招股書

眾所周知,左暉之所以在風評不佳的中介行業為人稱道,主要是因為其是一個“長期主義者”,不光力推真房源,還創造性地打造ACN(經紀人合作網絡)模式,將經紀人從“零和游戲”的泥潭中拉了出來。

傳統房產中介行業競爭激烈,經紀人為了爭搶房源、客源,經常采取惡性競爭手段,如壓低價格、虛假宣傳等,內耗嚴重。

反觀左暉打造的ACN模式,將房產交易中各個環節細分,如房源錄入、維護、帶看、成交等,不同經紀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專長和優勢承擔不同的任務,交易完成后,均可參與分成,大大增加了買賣雙方的匹配速度,進而提高了房產交易的效率。

可以說,真房源疊加ACN模式,是貝殼問鼎中國房地產行業的關鍵誘因,也是左暉留給貝殼的重要“遺產”。時至今日,貝殼仍高度依賴ACN模式。財報顯示,2024年,貝殼平臺二手房交易中,約75%的交易涉及跨門店合作,同比增長1個百分點。

圖源:貝殼2024年Q4財報

也正是在ACN模式的帶動下,貝殼可以在行業下行壓力較大之時,仍保持較高的增速。財報顯示,2024年Q4,貝殼存量房和新房合計GTV同比增速高達55.8%。對比而言,Wind數據顯示,同期全國商品房銷售額僅同比增長1.2%。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左暉去世后,貝殼的高管們并未秉承“長期主義”的理念,繼續深入挖掘ACN模式在共贏維度的商業潛力,而是致力于面向房產上下游索取更高的收益。

2024年7月,貝殼南沙某加盟中介店東羅先生對《南方都市報》表示,根據與貝殼平臺的約定,即便沒有傭金收入,每個月也要交納3500元的加盟費。

在此基礎上,貝殼還屢屢提高南沙新房交易中介方“所剩傭金”的比例。據貝系中介店東徐先生介紹,貝殼平臺在分配傭金之前,就已事先抽走一部分傭金。2024年6月,貝殼平臺針對南沙新房交易中介方“所剩傭金”的抽傭比例上漲3個百分點至21%。一年后,貝殼平臺再將南沙該抽傭比例提升2個百分點至23%。

羅先生表示,“本來這兩年市場就很不好,大部分南沙中介在今年前四月沒有多少成交,直到5月份新政以后成交才有所回暖,結果如今貝殼還要再‘背刺’!”

除了壓榨中介,貝殼還打起了賣房人的主意。2024年4月,鳳凰網《風暴眼》報道,由于二手房房源過多,貝殼經紀人致力于游說賣家掛牌“好贊好房”,“貝殼與鏈家兩大平臺會聯手傾注海量流量,讓房源迅速觸達潛在買家。”

不過房子掛牌“好贊好房”的代價也很大,那就是賣家需要在正常的傭金之外,額外付出1%左右的“好贊好房”服務費。

圖源:小紅書

剁椒Spicy發現,在小紅書平臺,諸多博主均質疑好贊好房是“智商稅”,并引發網友在評論區聲討。昵稱為“紫氣東來”的網友表示,自己被貝殼套路。掛房一年多沒賣掉,2024年4月20日左右,貝殼中介讓簽“好贊好房”,8月10日自已主動降價20萬,然后第二天就有買家付了訂金,最后貝殼收了2.4%的傭金,“心痛,本來賣房就虧了50多萬,但是還被中介坑”。

行業欣欣向榮之時,貝殼固然可以憑借優勢地位在房地產業上下其手,但現如今,中國房地產行業邁入了“黑鐵時代”,逐漸惡化的市場環境,已不允許貝殼繼續肆無忌憚地斂財。

圖源:貝殼2024年Q4財報

財報顯示,2024年Q4,貝殼分傭成本占從營收的比重達48.87%,環比上漲6.39個百分點。分傭成本不斷上漲,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地產業“墜落速度”太快,貝殼正面臨人效走低的悲涼現實。

在此背景下,投資機構已開始謹慎看待貝殼。2025年3月初,瑞銀將貝殼2025年-2026年的經調整凈利潤預測下調2至3%,并將貝殼的評級由“買入”下調至“中性”。

有鑒于傳統的房產經紀業務愈發難以彰顯想象力,近年來,貝殼的高管們屢屢帶領公司加碼新業務。

2023年7月,貝殼宣布進行“一體三翼”戰略升級,貝好家為三翼中的一翼。據了解,貝好家并非傳統房地產開發,而是致力于成為數據驅動型住宅開發服務平臺,通過AI算法深度分析客戶需求,實現C2M(從消費者到制造者)的開發新模式。

貝殼2023年第三季度業績說明會上,彭永東表示,“從內部看,我們今年一直在對長期的未來進行思考和布局,我們叫他翻越第二座山,翻山的本質原因是人們從關注‘買到房子’的時代,回歸到了關注‘住’這件事本身上,我們也要從以‘交易’為核心進化到‘怎么讓大家住得更好’上,而后者是一片藍海。”

圖源:貝殼

為了推動貝好家業務線盡快落地,過去幾年,貝殼頻頻現身土拍市場。2024年7月,貝好家斥資1.23億元在西安首次成功拿下兩宗住宅用地;9月,貝好家斥資10.76億元拿下成都錦江區金融城三期H12地塊;12月,貝好家6.97億元競得奉賢區奉賢新城10單元17-02地塊。

盡管屢屢親自下場拿地,但貝殼并非要轉型成房地產開發商。2024年Q3財報會上,貝殼管理層對外表示,“貝殼不是要成為房地產開發商,在長期的商業模式上,我們不會使用自有資金做大規模的重資產開發投資。”

由此來看,貝殼親自下場拿地,似乎是為了驗證貝好家C2M解決方案在土地拍賣、產品定位、設計等方面的實施能力,為房地產商打造一個高端房地產方案的“樣板間”。

事實上,作為國內首屈一指的中介服務平臺,貝殼的數據中樞整合了海量信息資源,不僅涵蓋各地城市規劃圖紙、地段熱度分布情況、戶型分布格局,還記錄著眾多家庭的房產消費歷程。依托這些詳實數據,貝殼確實可以精準把握客戶對住房產品的多樣化需求,并以此為依據,為房地產開發商提供具有針對性的項目開發指引。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住宅開發異常繁雜,不光需要考慮消費者需求,還涉及規劃設計、施工建設、工程管理等眾多專業領域,貝殼在這些方面缺乏實踐經驗。

此外,目前中國頭部房企也意識到了數字化能力的重要性,紛紛加碼相關業務。比如,2024年9月,中國海外發展首席技術官楊鷗對外表示,“我們建筑與房地產行業的發展核心是加速構建行業的數字生態,全過程、全要素、全方位的參與。”

依托中海科技公司領先的研發能力,中海地產已搭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房地產全數字化管控平臺,實現了“投-研-產-供-銷-管-服”一體化。基于此,中海地產斬獲2024年第三屆鼎新杯數字化轉型一等獎。

顯而易見,由于在地產行業侵染數十年,更熟悉地產業務鏈條,相較采購“局外人”的數字化解決方案,房企自己進行數字化轉型,更易取得突破。

總而言之,左暉去世四年后,貝殼的高管們不光沒有探索到更具想象力的業務模式,甚至還因過度追求短期收益,而讓左暉的“遺產”變質。

捐款雖能暫時緩和輿論爭議,但無法從根本上提升貝殼的核心競爭力。未來,貝殼管理層亟需深入思考企業戰略方向,探尋可持續發展的創新路徑,唯有聚焦業務深耕與能力建設,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筑牢護城河,實現長期穩健發展。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貝殼找房

3.6k
  • 貝殼CEO彭永東擬捐贈900萬股約合4.4億元,回應高管“天價”薪酬爭議
  • 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盤初上漲1.5%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貝殼高管年薪超7億,捐4.4億難以平息“天價年薪”爭議

捐款雖能暫時緩和輿論爭議,但無法從根本上提升貝殼的核心競爭力。

圖片來源:界面圖庫

文 | 娛樂資本論 無字

“天價年薪”爭議愈演愈烈,貝殼高管以捐款的方式作出回應。

圖源:貝殼

2025年4月17日,貝殼發布公告稱,貝殼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及控股股東彭永東擬捐贈900萬股A類貝殼普通股。承擔相應的納稅義務后,50%稅后資金用于居住行業服務者及其家庭成員的醫療健康福利、50%稅后資金用于應屆畢業生等租客群體的租房幫扶。

4月17日,貝殼港股股價報收51.95港元/股,900萬股A類貝殼普通股大約相當于4.68億港元(約合人民幣4.40億元)。如此大的捐款手筆,其實一定程度上展示了貝殼高管手握“天價年薪”。

剁椒Spicy梳理后發現,貝殼高管的“天價年薪”爭議始于2024年初披露2023年財報。由于中國房地產業邁入“黑鐵時代”,諸多房企巨頭的高管們選擇與公司休戚與共,自降薪酬,反觀貝殼高管們的薪酬卻扶搖直上,與公司的業績“脫鉤”。

圖源:貝殼2024年財報

年報顯示,2021年-2024年,彭永東的年薪分別為847.8萬元、4.75億元、7.13億元以及4億元。彭永東將去年的全部年薪悉數捐贈,氣魄十足。

不過這并不能掩飾貝殼公司“增收不增利”的現實。由于中國房地產業下行壓力較大,近年來貝殼的業績高度承壓。財報顯示,2021年-2024年,貝殼營收分別為808億元、607億元、778億元、935億元;凈利潤分別為-5.25億元、-13.97億元、58.9億元、40.66億元。

圖源:騰訊2024年財報

對比來看,其他港股頭部上市企業給高管開出的薪酬堪稱“吝嗇”。比如,騰訊2024年財報顯示,董事會合計薪酬為0.73億元,其中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馬化騰的薪酬為0.45億元,獨立非執行董事李東生的薪酬為0.04億元。要知道,2024年,騰訊營收高達6602.57億元,同比增長8%;NON-IFRS凈利潤2227億元,同比激增41%。

事實上,高管薪酬不再緊密貼合公司的業績走勢,很大程度上是“后左暉時代”,貝殼發展步調畸形的典型縮影。2021年5月,左暉突然離世,高級經理人彭永東執掌貝殼后,不光給自己大肆加薪,在業務層面還愈發關注“利益調配”,進而導致左暉的“ACN遺產”變質。

誠然,現如今彭永東正積極帶領貝殼在房產經紀主航道之外,探索全新的家裝、房地產開發等業務線,但新業務尚未展現想象力,卻激勵先行,一定程度上昭示出貝殼陷入了本末倒置的發展誤區,前景堪憂。

作為貝殼的創始人,左暉執掌貝殼之時,頗具創業精神,僅拿少許薪酬,并且還憑借決策權,極力控制高管的薪酬。

圖源:貝殼招股書

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1年,貝殼董事會薪酬分別為23.36億元、2.76億元以及0.24億元,其中左暉各年薪酬分別為91.5萬元、311萬元、50萬元,在董事會中均排名靠后。

對比而言,同期貝殼營收分別460億元、705億元以及808億元;凈利潤分別為-21.8億元、27.78億元、-5.25億元。橫向對比不難發現,2021年前,貝殼高管薪酬與公司的業績走勢有一定相關性,利潤走高時,高管可以拿到更高薪酬,利潤走低時,則需要“勒緊褲腰帶”。

圖源:貝殼2022年財報

然而,2021年5月,左暉突然去世,貝殼高管的薪酬開始飛速飆升。財報顯示,2021年-2024年,貝殼董事會薪酬合計分別為0.24億元、8.51億元、12.66億元以及7.22億元。

在這其中,彭永東與單一剛的薪酬漲幅格外顯眼。2021年-2024年,彭永東的薪酬從847.8萬元增長至4億元,單一剛的薪酬從685.3萬元漲至3億元,均翻了數十倍。

值得注意的是,左暉去世后,彭永東與單一剛的薪金、績效獎金、退休金等常規薪酬并無明顯變化,薪酬增長主要系股權激勵。2024年,彭永東的股權結算金額為3.89億元,占個人總薪酬的97.06%;單一剛股權結算金額2.92億元,占個人總薪酬的97.4%。

彭永東與單一剛之所以可以肆無忌憚地增加自己的股權激勵,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此二者已經從職業經理人,變為了貝殼的“話事人”。

官方資料顯示,2021年2月,彭永東持有貝殼3.1%的股份,擁有1%的投票權;單一剛持股比例為1.3%,擁有0.4%的投票權,遠不及左暉持有的38.8%股權及81.1%投票權。

左暉去世后,為方便管理層治理公司,2021年7月,貝殼主要股東Propitious Global“不可撤銷地授權”百會合伙行使其持有的公司8.85億股B類普通股所代表的投票權,投票權比例高達76.8%。據了解,Propitious由Z&Z信托控制,受益人為左暉直系親屬。而百會合伙則由彭永東和單一剛各自控股50%。

圖源:貝殼2024年財報

此后,Propitious Global的B類普通股轉為了A類普通股,截至2024年末,擁有貝殼17.27%的投票權。同期,彭永東和單一剛分別擁有貝殼22.1%和10.0%的投票權。按此計算,彭永東和單一剛合計擁有貝殼49.37%的投票權。

由于在貝殼公司中擁有絕對話語權,彭永東和單一剛自然可以順勢打造“自定薪酬”的閉環。

圖源:貝殼2024年財報

與高管們賺得盆滿缽滿形成截然反差,貝殼的數十萬經紀人分得的“蛋糕”越來越有限。財報顯示,2024年,貝殼外部分傭、內部傭金及薪酬分別為228億元、189億元,合計417億元,同比增長11.5%。同比而言,2024年,貝殼擁有49.99萬經紀人,同比增長16.9%,比分傭增速高5.4個百分點。

這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貝殼下調了經紀人的分傭率。2021年,貝殼存量房和新房的GTV為36668億元,兩條業務線對應的凈收入合計784億元,從房產交易中獲得的傭金率約為2.14%;經紀人合計傭金為579億元,經紀人的傭金率約1.58%,貝殼獲取的差額為0.56個百分點。

對比而言,2024年,貝殼存量房和新房的GTV為32165億元,兩條業務線對應的凈收入合計619億元,從房產交易中獲得的傭金率約為1.92%;經紀人合計傭金為417億元,經紀人的傭金率僅約1.3%,貝殼獲取的差額為0.62個百分點,三年時間擴大0.06個百分點。

剁椒Spicy發現,目前在抖音、小紅書等內容平臺,諸多貝殼經紀人紛紛對外表示,因難以忍受貝殼的壓榨而無奈退出。

圖源:抖音

比如,2024年中,抖音賬號為“鄭州曉強嚴選好房”的博主發布視頻稱,“貝殼壟斷市場之后,開始拉高收費標準,美其名曰說‘有尊嚴的服務者’,但其實和大部分互聯網平臺一樣,養成用戶習慣后殺熟。一張單子,看似消費者付出的成本很高,但落到經紀人手里卻寥寥無幾。”最終,該博主選擇退出貝殼。

貝殼在傭金層面愈發貪婪,一定程度上昭示出“后左暉時代”,公司高管們并未探索到更具想象力的新業務,只能靠攫取現有業務的存量紅利勉力維持。

圖源:貝殼招股書

眾所周知,左暉之所以在風評不佳的中介行業為人稱道,主要是因為其是一個“長期主義者”,不光力推真房源,還創造性地打造ACN(經紀人合作網絡)模式,將經紀人從“零和游戲”的泥潭中拉了出來。

傳統房產中介行業競爭激烈,經紀人為了爭搶房源、客源,經常采取惡性競爭手段,如壓低價格、虛假宣傳等,內耗嚴重。

反觀左暉打造的ACN模式,將房產交易中各個環節細分,如房源錄入、維護、帶看、成交等,不同經紀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專長和優勢承擔不同的任務,交易完成后,均可參與分成,大大增加了買賣雙方的匹配速度,進而提高了房產交易的效率。

可以說,真房源疊加ACN模式,是貝殼問鼎中國房地產行業的關鍵誘因,也是左暉留給貝殼的重要“遺產”。時至今日,貝殼仍高度依賴ACN模式。財報顯示,2024年,貝殼平臺二手房交易中,約75%的交易涉及跨門店合作,同比增長1個百分點。

圖源:貝殼2024年Q4財報

也正是在ACN模式的帶動下,貝殼可以在行業下行壓力較大之時,仍保持較高的增速。財報顯示,2024年Q4,貝殼存量房和新房合計GTV同比增速高達55.8%。對比而言,Wind數據顯示,同期全國商品房銷售額僅同比增長1.2%。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左暉去世后,貝殼的高管們并未秉承“長期主義”的理念,繼續深入挖掘ACN模式在共贏維度的商業潛力,而是致力于面向房產上下游索取更高的收益。

2024年7月,貝殼南沙某加盟中介店東羅先生對《南方都市報》表示,根據與貝殼平臺的約定,即便沒有傭金收入,每個月也要交納3500元的加盟費。

在此基礎上,貝殼還屢屢提高南沙新房交易中介方“所剩傭金”的比例。據貝系中介店東徐先生介紹,貝殼平臺在分配傭金之前,就已事先抽走一部分傭金。2024年6月,貝殼平臺針對南沙新房交易中介方“所剩傭金”的抽傭比例上漲3個百分點至21%。一年后,貝殼平臺再將南沙該抽傭比例提升2個百分點至23%。

羅先生表示,“本來這兩年市場就很不好,大部分南沙中介在今年前四月沒有多少成交,直到5月份新政以后成交才有所回暖,結果如今貝殼還要再‘背刺’!”

除了壓榨中介,貝殼還打起了賣房人的主意。2024年4月,鳳凰網《風暴眼》報道,由于二手房房源過多,貝殼經紀人致力于游說賣家掛牌“好贊好房”,“貝殼與鏈家兩大平臺會聯手傾注海量流量,讓房源迅速觸達潛在買家。”

不過房子掛牌“好贊好房”的代價也很大,那就是賣家需要在正常的傭金之外,額外付出1%左右的“好贊好房”服務費。

圖源:小紅書

剁椒Spicy發現,在小紅書平臺,諸多博主均質疑好贊好房是“智商稅”,并引發網友在評論區聲討。昵稱為“紫氣東來”的網友表示,自己被貝殼套路。掛房一年多沒賣掉,2024年4月20日左右,貝殼中介讓簽“好贊好房”,8月10日自已主動降價20萬,然后第二天就有買家付了訂金,最后貝殼收了2.4%的傭金,“心痛,本來賣房就虧了50多萬,但是還被中介坑”。

行業欣欣向榮之時,貝殼固然可以憑借優勢地位在房地產業上下其手,但現如今,中國房地產行業邁入了“黑鐵時代”,逐漸惡化的市場環境,已不允許貝殼繼續肆無忌憚地斂財。

圖源:貝殼2024年Q4財報

財報顯示,2024年Q4,貝殼分傭成本占從營收的比重達48.87%,環比上漲6.39個百分點。分傭成本不斷上漲,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地產業“墜落速度”太快,貝殼正面臨人效走低的悲涼現實。

在此背景下,投資機構已開始謹慎看待貝殼。2025年3月初,瑞銀將貝殼2025年-2026年的經調整凈利潤預測下調2至3%,并將貝殼的評級由“買入”下調至“中性”。

有鑒于傳統的房產經紀業務愈發難以彰顯想象力,近年來,貝殼的高管們屢屢帶領公司加碼新業務。

2023年7月,貝殼宣布進行“一體三翼”戰略升級,貝好家為三翼中的一翼。據了解,貝好家并非傳統房地產開發,而是致力于成為數據驅動型住宅開發服務平臺,通過AI算法深度分析客戶需求,實現C2M(從消費者到制造者)的開發新模式。

貝殼2023年第三季度業績說明會上,彭永東表示,“從內部看,我們今年一直在對長期的未來進行思考和布局,我們叫他翻越第二座山,翻山的本質原因是人們從關注‘買到房子’的時代,回歸到了關注‘住’這件事本身上,我們也要從以‘交易’為核心進化到‘怎么讓大家住得更好’上,而后者是一片藍海。”

圖源:貝殼

為了推動貝好家業務線盡快落地,過去幾年,貝殼頻頻現身土拍市場。2024年7月,貝好家斥資1.23億元在西安首次成功拿下兩宗住宅用地;9月,貝好家斥資10.76億元拿下成都錦江區金融城三期H12地塊;12月,貝好家6.97億元競得奉賢區奉賢新城10單元17-02地塊。

盡管屢屢親自下場拿地,但貝殼并非要轉型成房地產開發商。2024年Q3財報會上,貝殼管理層對外表示,“貝殼不是要成為房地產開發商,在長期的商業模式上,我們不會使用自有資金做大規模的重資產開發投資。”

由此來看,貝殼親自下場拿地,似乎是為了驗證貝好家C2M解決方案在土地拍賣、產品定位、設計等方面的實施能力,為房地產商打造一個高端房地產方案的“樣板間”。

事實上,作為國內首屈一指的中介服務平臺,貝殼的數據中樞整合了海量信息資源,不僅涵蓋各地城市規劃圖紙、地段熱度分布情況、戶型分布格局,還記錄著眾多家庭的房產消費歷程。依托這些詳實數據,貝殼確實可以精準把握客戶對住房產品的多樣化需求,并以此為依據,為房地產開發商提供具有針對性的項目開發指引。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住宅開發異常繁雜,不光需要考慮消費者需求,還涉及規劃設計、施工建設、工程管理等眾多專業領域,貝殼在這些方面缺乏實踐經驗。

此外,目前中國頭部房企也意識到了數字化能力的重要性,紛紛加碼相關業務。比如,2024年9月,中國海外發展首席技術官楊鷗對外表示,“我們建筑與房地產行業的發展核心是加速構建行業的數字生態,全過程、全要素、全方位的參與。”

依托中海科技公司領先的研發能力,中海地產已搭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房地產全數字化管控平臺,實現了“投-研-產-供-銷-管-服”一體化。基于此,中海地產斬獲2024年第三屆鼎新杯數字化轉型一等獎。

顯而易見,由于在地產行業侵染數十年,更熟悉地產業務鏈條,相較采購“局外人”的數字化解決方案,房企自己進行數字化轉型,更易取得突破。

總而言之,左暉去世四年后,貝殼的高管們不光沒有探索到更具想象力的業務模式,甚至還因過度追求短期收益,而讓左暉的“遺產”變質。

捐款雖能暫時緩和輿論爭議,但無法從根本上提升貝殼的核心競爭力。未來,貝殼管理層亟需深入思考企業戰略方向,探尋可持續發展的創新路徑,唯有聚焦業務深耕與能力建設,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筑牢護城河,實現長期穩健發展。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陀区| 阜城县| 梅河口市| 荥经县| 灵石县| 大田县| 嘉荫县| 枣强县| 石河子市| 信阳市| 香格里拉县| 桂平市| 平遥县| 唐山市| 新绛县| 马尔康县| 弥勒县| 普定县| 城固县| 锦屏县| 峨眉山市| 金门县| 句容市| 大安市| 涿州市| 关岭| 达孜县| 浦城县| 阿鲁科尔沁旗| 江川县| 巴东县| 奉化市| 绥化市| 双江| 修文县| 巴彦淖尔市| 晋州市| 山丹县| 会同县| 白城市| 临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