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宋佳楠
4月14日晚間,據澎湃新聞報道,月之暗面Kimi將推出其首個內容社區產品,目前正在進行灰度測試。這款產品早在去年末便已啟動,一直處于小范圍測試狀態。
報道還提及,對于春節至今,月之暗面有三位產品經理處于離職流程中的消息,知情人士稱相關解讀有誤,屬于正常人員流動。
成立于2023年3月的月之暗面,由有著清華背景的楊植麟領導團隊創立。創始團隊核心成員參與了Google Gemini、Google Bard、盤古NLP、悟道等多個大模型的研發,多項核心技術被Google PaLM、Meta LLaMa、Stable Diffusion等主流產品采用。
同年10月,月之暗面推出全球首個支持輸入20萬漢字的智能助手產品Kimi,后又升級到200萬字內測,遠超同期其他大模型,一時風光無兩。
當多數國產大模型聚焦B端市場時,月之暗面堅持To C戰略,主要為個人用戶提供更便捷的智能服務,擅長營銷和投流獲客。消費端用戶的即時反饋機制,使Kimi能夠迅速進行產品迭代和優化,也讓其在消費端市場占據一定優勢。
月之暗面完成最新一輪10億美元融資是在去年2月,投資方包括老股東紅杉中國,以及美團、阿里、小紅書等一干互聯網背景戰投,投后估值達25億美元。2024年3月,Kimi智能助手月訪問量達1218萬次,當時僅次于百度文心一言,超越了阿里通義千問、字節旗下豆包,且一度沖進蘋果App Store免費版應用第5名。
不過,隨著DeepSeek爆火,包括月之暗面在內的大模型 “六小虎” 光環漸弱。
今年2月,界面新聞曾獨家報道,月之暗面近期決定大幅收縮產品投放預算,包括暫停多個安卓渠道的投放,以及第三方廣告平臺的合作。月之暗面內部對此次調整解釋稱,公司近期受到“外部因素和內部戰略調整影響”。
進入到4月,月之暗面宣布對其提供的9款模型推理服務進行價格調整。其中kimi-latest-8k、moonshot-v1-8k、moonshot-v1-8k-vision-preview等多款模型,輸入輸出價格由之前的12元/百萬tokens,調整為輸入2元/百萬tokens,輸出10元/tokens。根據推算,此次降價幅度最高約83%。
即將推出的內容社區產品則是該公司在用戶體驗上的最新嘗試,月之暗面或希望借此提升用戶留存率。以往,用戶使用Kimi多是基于單次對話場景,而內容社區可將其延伸為持續的內容消費場景。
該產品還可為月之暗面拓展商業化變現路徑。在內容社區中,廣告植入變得更加自然和多樣化,付費訂閱模式也具備了更多可能性。
不過,由于社區將產生大量用戶生成內容,如何確保內容符合法律法規、道德規范,避免虛假信息等,將成為一大難題。此外,如何維持用戶活躍度也將是一項長期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