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圓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在周一的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當前,我國出口確實面臨復雜嚴峻的外部形勢,但是“天塌不下來”。
“近年來,我國積極構建多元化市場,深化與各方的產業鏈供應鏈合作,這不僅賦能了對方發展,也增強了我們自身的韌性。同時,中國內需市場廣闊,是重要的大后方。我們將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以自身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他說。
國際市場需求方面,他提到,一季度,全球制造業PMI均值是49.9%,高于去年四季度,也高于去年同期。其中,亞洲、非洲3月份的制造業均在擴張期間。海關數據顯示,我國對上述地區出口分別增長7.8%、12.5%,增速均高于整體。歐盟和英國的消費支出環比增加,消費者信心指數也相對穩定,推動了上述市場對我產品的需求。一季度,我國對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出口都實現了增長。
國內產業創新方面,呂大良指出,中國制造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動能強勁。比如,我國的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出口連續4年保持增長勢頭,一季度繼續增長10.8%;專用裝備出口連續9年增長,一季度增長16.2%。
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在當天的發布會上介紹,今年以來,在世界經濟增長動能不足、貿易保護主義加劇以及地緣政治緊張因素依然較多的情況下,我國外貿進出口規模實現平穩增長,發展的質量也在穩步提升,具體呈現這四個方面的積極變化。
他進一步指出,一是經營主體活躍度進一步增強;二是對外合作空間進一步拓展;三是區域開放布局進一步優化;四是外貿的“含新量”進一步提升。
界面新聞記者查詢發現,近期包括湖南、東莞地均召開會議,出臺一系列措施穩外貿。
4月11日,湖南省政府召開部分頭部企業負責人座談會,圍繞對外貿易的新形勢新變化聽取情況建議。會議提到,當前,省商務廳已經派出了工作組,進駐到受沖擊較大的行業和企業開展幫扶服務。下一步,將常態化開展“送解優”“鏈長到一線”等行動,“一行一案”“一企一策”幫助行業和企業解決實際困難。
東莞市近日發布《關于促進外貿穩定增長的工作方案》,提出四大舉措,全方位規劃外貿發展路徑,防范和化解外貿領域風險和外部沖擊,持續增強外貿發展動能和產業發展韌性。
上述方案有效期三年,方案以“保持戰略定力、堅持內外發力、秉持政企同力”為總體思路,目標是穩定預期、激發活力,全力促進外貿穩量增效,爭取到2027年“一帶一路”市場出口占比達30%以上,外貿結構持續優化,供應鏈保障能力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