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宋佳楠
4月12日上午,美團核心本地商業CEO王莆中在社交媒體上發文,透露美團非餐飲品類訂單已突破1800萬單。同時,他還宣布美團將在下周正式發布即時零售品牌,標志著美團將進一步發展即時零售業務。
王莆中表示,即時零售這幾年發展如火如荼,大家有目共睹,尤其是在生鮮、酒飲、3C數碼、藥品等品類的進展速度遠超預期。
據王莆中透露,美團原定在下周正式發布即時零售品牌,還稱“這在媒體圈不是秘密,發布前很可能還會有各種干擾出來?!辈贿^,他認為即時零售的發展大勢是擋不住的,“狗急跳墻”也好,“圍魏救趙”也罷,“30分鐘送萬物”創造的新體驗一定會滿足更多用戶需要,把那些大而無當的倉配體系掃進歷史垃圾堆。
所謂即時零售,指的是實體商超等本地零售店依托網絡,就近為消費者實現1小時乃至30分鐘內快速送達的零售模式。消費者線上即時下單,線下即時履約,滿足本地即時需求。
公開信息顯示,美團早在2018年便涉足即時零售業務,即“美團閃購”,主打平均30分鐘 “萬物到家”。據美團方面公布的數據,截至去年10月15日,美團閃電倉數量已超過3萬個。
當前即時零售賽道競爭激烈,眾玩家中既有京東到家、天貓淘寶等從電商巨頭轉型,將即時零售O2O業務與主站B2C業務融合的平臺;也有美團閃購、餓了么等從餐飲外賣拓展業態品類切入即時零售市場的平臺。但從整體市場情況來看,尚未形成一家獨大的局面。
界面新聞從接近美團人士處獲悉,此次王莆中提到的“美團即時零售品牌”便是美團閃購,目前美團正在小范圍灰度測試App首頁的“閃購”一級入口。過去“美團閃購”沒有APP獨立入口,主要依托于美團外賣,區別只是買餐或買非餐食。
美團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報告顯示,過去一年,其交易用戶數突破7.7億,創下歷史新高,閃購年度交易用戶數量接近3億。
而在2025年一季度,美團即時零售訂單量同比增長23%,外賣單量增速約9.5%,收入增速10.7%,整體處于增長態勢。
從美團的核心業務構成來看,餐飲外賣仍是其重要收入來源,但非餐飲品類的增長迅速,或為美團帶來新的業績增長點,進一步提升其在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的份額。
值得一提的是,王莆中在文中還談到了京東入局外賣一事。他指出,“京東不是第一家想做外賣的公司,此前阿里、滴滴、字節都嘗試過,滴滴目前在海外也還在做即時零售業務。如果把外賣當作即時零售(30分鐘送萬物)的一部分,達達和京東到家早在2014年就開始了,只不過收效甚微。”
就在4月10日,京東外賣宣布一年內將投入超百億元。隨著美團即時零售品牌的發布,兩家公司的競爭領域也將進一步重合和拓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