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周美元和黃金兩大避險資產表現低之后,美債似乎也正證明自己并非完全安全的“避風港”。
由于拋售活躍,導致收益率急劇上升,債券價格急跌。幾乎所有中長期期限的美債收益率在美東時間4月7日盤中都一度暴漲了20個基點以上。
其中30年期債券收益率在尾盤上漲近23個基點,創下2020年3月新冠疫情初期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而10年期美債收益率出現這么劇烈波動此前僅發生過兩次。
華爾街機構人士分析,此次美債恐慌拋售的誘因包括基差交易(現貨價格減去期貨價格)遭遇大規模平倉、對沖基金開始尋求滿足其他資產虧損的需求、特朗普關稅大棒威脅下美國債權國可能尋求減持美債、美聯儲在短期內的政策路徑不確定等。
花旗集團表示,美債遭拋售預示著格局的轉變,美國國債不再是避險時期的全球固定收益避風港。投資者可能會選擇歐洲和澳大利亞等國的主權債券。
隨著特朗普推出新的關稅政策,市場押注的主要邏輯已經從通脹憂慮轉移到對長期衰退的恐慌上。各機構紛紛就美國的衰退前景拉響警報。例如4月6日,高盛分析師在其研報中將美國2025年四季度GDP增長預測從之前的1.0%下調至0.5%,將未來12個月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概率從此前的35%大幅提升至45%。
有對沖基金經理表示,目前正在發生大規模的去杠桿化,任何流動性來源都在被挖掘。還有部分業內人士認為更需要擔心特朗普的關稅新政可能會進一步沖擊美債的地位。
宏觀經濟策略師懷特懷特(Simon White)表示,隨著美元全球儲備貨幣地位的下降,資本正加速流出美國,而經濟衰退很可能將美國財政赤字推高至遠超GDP 10%的水平,讓美債面臨買家望而卻步。
據美國獨立研究機構聯邦預算問責委員會在去年11月公布的報告,美國國債總額突破36萬億美元,達到創紀錄新高。外資持有的美國國債規模約占三分之一。德意志銀行美國利率研究主管Matthew Raskin表示,特朗普政府的各種政策可能會削弱海外對美國國債的需求,這種觀點在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