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政壇提前進入“大選模式”,初步計劃于6月3日(星期二)舉行新一屆總統選舉。一名官員透露,該決定將在本周二的內閣會議上正式批準并宣布,這一天也可能被指定為臨時公共假日。
4月4日上午,韓國憲法法院8名法官一致通過了針對尹錫悅的彈劾案,免去其總統職務。法官們認為,去年底尹錫悅宣布緊急戒嚴違反了戒嚴法,認定尹錫悅發動緊急戒嚴出動軍人進入國會違反憲法,認定逮捕政治界人士違法。
尹錫悅的任期原本應到2027年。他下臺后,韓國必須在60天內重新大選。代總統韓德洙當天發表講話表示,將遵循民意做好選舉相關工作,為新政府順利組建提供支持。他同時表示將努力確保韓國內政變化不會影響該國應對貿易戰等緊急事務。
不再擔任總統的尹錫悅將面臨刑事訴訟。首爾中央地方法院在2月底啟動了尹錫悅涉內亂案的審判程序,庭審將于4月14日正式啟動。韓國檢方指控其試圖通過緊急戒嚴令發動內亂,尹錫悅最高可被判處無期徒刑或死刑。
尹錫悅在4月6日發表聲明,對其遭彈劾后持續支持和聲援自己的民眾表示感謝。《每日經濟》聯合進行的民調顯示,64.4%的人認為判決結果是正確的,而32.1%的人認為這是錯誤的,回答“不清楚”的占3.5%。
目前的民調顯示,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是最熱門的總統候選人。他曾在2022年的大選中與尹錫悅對決,最終以不到1%的差距輸給對手。共同民主黨將彈劾判決結果稱為“偉大國民的勝利”。
而隨著選舉日程迫近,共同民主黨和執政黨國民力量黨全面進入選戰籌備工作。李在明可能將于9日正式請辭,以便全身心投入總統競選。
韓國檢方已于3月27日就李在明涉嫌違反《公職選舉法》案二審判決結果向最高法院提出抗訴,原因是二審判決的違法性重大,實在難以接受。一天前,首爾高等法院推翻了一審中對李在明“有期徒刑一年、緩刑兩年”的判決結果,判定其無罪,暫時為李在明掃清了今后參加韓國大選的障礙。
韓國司法審判程序為三審終審制,如果屆時最高法院改判李在明罪名成立,李在明將喪失國會議員資格,因此無法參加下屆總統大選。除了《公職選舉法》案,李在明還背負著貪腐案、私自挪用公款1億韓元(約合人民幣50萬元)等一系列訴訟。
而國民力量黨方面則已有多人表達參選意向,包括緊急對策委員會委員長權寧世、前任黨首權東勛、計算機病毒專家安哲秀等。
韓國國會議長禹元植在6日舉行緊急記者會,提議在總統選舉當天同步進行修憲公投,將總統任期調整為4年,且可以連任。
去年12月3日深夜,尹錫悅突然發布緊急戒嚴令,為韓國時隔44年來首次發布戒嚴令,震驚韓國內外。隨后抗議民眾和議員涌向國會與國會外的士兵對峙,部分議員翻墻進入國會。4日凌晨4時27分左右,尹錫悅宣布接受國會要求、解除戒嚴令。12月4日當天,韓國6個在野黨以尹錫悅違反憲法為由對其發起彈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