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作為合肥新橋國際機場綜合交通中心項目核心組成部分,旅客過夜用房主體結構順利完成封頂,為2025年全面完成施工任務奠定堅實基礎。

隨著最后一根鋼梁精準吊裝就位,由安徽建工路橋承建的合肥新橋國際機場綜合交通中心項目旅客過夜用房順利完成結構封頂,標志著這一長三角世界級機場群重點工程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
作為新橋國際機場綜合交通中心項目的核心部分,旅客過夜用房單體工程總建筑面積達到三萬平方米,共七層。“旅客過夜用房全身共有6500噸鋼結構,結構穩定性和安全性好,構件均采用了工廠化預制和模塊化拼裝技術。”安徽建工路橋項目負責人介紹,充分運用鋼結構建模軟件進行數字化統籌,實現了施工的一體化和空間精準管控,顯著提升了施工效率,并在國內同類型鋼結構施工領域創造了新的速度紀錄。

作為國家和安徽省“十四五”重點工程,合肥新橋國際機場綜合交通中心項目總建筑面積約33萬平方米,正在打造全省首個集航空、高鐵、地鐵等空地軌一體化的大型綜合交通樞紐設施。
等項目竣工,將促成航空、高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及公路交通的立體換乘,為旅客提供“空陸無縫銜接”的智慧出行體驗。未來,合肥新橋機場綜合交通中心的落成有望完善1小時內抵達南京、2小時內連接杭州、3小時內聯動上海的“同城化”交通網絡,為安徽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注入新動力。
目前,項目正進行旅客過夜用房、多功能廳及地下車庫二次結構、裝飾裝修施工,呈現出一派“地下地上立體交響”的場景,預計2025年底完成施工任務。

來源:合肥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