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陳楊 唐卓雅
界面新聞編輯 | 謝欣
4月3日下午,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發布訃告,沉痛悼念陸道培院士。
據訃告,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原內科主任、北京大學血液病研究所創始所長陸道培因病醫治無效,于2025年4月2日16時5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
陸道培是國內著名血液病學和造血干細胞移植專家,被業內稱為中國“造血干細胞移植之父”。其于1981年創建北京大學血液病研究所并擔任所長,1986年任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內科主任、北京大學血液病國家重點學科帶頭人(首席專家)。
1992年,他發起創建中華骨髓庫,1996年建立國內首家臍帶血庫,同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00年任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主任委員。
造血干細胞移植這一治療手段主要針對血液系統惡性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以及造血功能或免疫功能缺陷性疾病,如再生障礙性貧血。其中,患者對供體的排異反應和供體來源則制約著該治療手段的臨床運用。
1964年,陸道培成功完成國內首例異體同基因骨髓移植,也就是配型相同、同卵雙胞胎之間的骨髓移植。該案例也成為亞洲第一例、世界第四例移植成功病例,更是全球范圍內術后生存時間最長的成功案例。
相較于同卵雙胞胎,即使是配型成功的同胞兄弟姐妹,患者對供體也會產生排異,異基因骨髓移植則是下一個難題。到1981年,陸道培成功完成國內首例HLA(人類白細胞抗原)相合異基因骨髓移植,從而使眾多白血病患者重獲新生。至此,中國造血干細胞移植事業也開始走向成熟。
但基于中國小家庭的國情,配型相同的同胞異基因供體數量仍然相當有限。因此在1992年,陸道培發起建立了中華骨髓庫,即“中華非血緣關系骨髓移植供者資料檢索庫”。
據2012年發表于《 中國醫藥科學》的《“我要領軍,而不是跟風”——專訪我國造血干細胞移植之父陸道培院士》一文,,建立骨髓庫后,約40%需要移植的白血病患者可在骨髓庫里找到相合供者,但仍有60%的等待移植的患者找不到供者。
對于這部分病人,陸道培先在1991年成功進行了親緣HLA半相合的造血干細胞移植。到2002年,其開始大規模進行親緣半相同的造血干細胞移植的臨床應用,并建立了GIAC方案(一種使用強力免疫抑制來預防移植物失敗和移植物對抗宿主疾病(GVHD)的方案),使得半相同移植與同胞相合移植的結果相當。
從來源看,除骨髓移植外,外周血造血干細胞、臍帶血造血干細胞同樣有作為移植來源的可能。1996年,陸道培在國內首先成功開展了異基因外周血干細胞移植,同年又以紐約臍帶血庫為藍本,在北京建立了國內首家臍帶血庫,并在1998年首先成功完成非血緣異基因骨髓移植和同胞臍血造血干細胞移植。
此外,陸道培還首先證明硫化砷類藥物對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有卓效;首先報告紫草及提取物對血管性紫癲與靜脈炎有顯著療效;首先應用細胞免疫治療方法治療急性白血病,并取得顯著療效;在國內首先發現三種遺傳性血液疾患。
除了學術研究和貢獻,陸道培也投身于國內醫療產業界。
1997年,國家提出社會力量和個人可以開辦醫療機構,并將其定位為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補充力量,陸道培也由此萌生了辦一家醫院的想法。最早在2001年,其在北京市海淀區的航天中心醫院里租了兩層樓,以病房的形式開展醫療活動。
2012年,租期到期后,陸道培將醫院搬到了河北燕郊,與燕達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設立河北燕達醫院陸道培血液·腫瘤中心。同年,陸道培成立了陸道培醫療集團。
發展至今,陸道培醫療集團成為一家專注于血液病及腫瘤治療、科研、教學為一體的民營醫療集團,旗下擁有4家醫療機構,分別為河北燕達陸道培醫院、北京陸道培醫院、北京陸道培血液病醫院、上海新道培血液病醫院,擁有病床共計1166張。
據陸道培醫療官網,陸道培醫院的造血干細胞移植科是國際上非常活躍的移植中心之一,每年完成的造血干細胞移植數量占全國總移植量的近10%,每年完成的難治復發及挽救性造血干細胞移植例數居國內前列,使得親緣半相同移植取得了與非血緣移植和同胞相合移植相媲美的結果。2024年移植病例1470例;親緣半相同移植1048例,占70%以上;非血緣移植227例;親緣全合移植142例;非血緣臍血移植22例;自體移植31例。陸道培醫療團隊自2015年7月開展CAR-T臨床試驗項目,截止2024年12月,已完成2424例患者入組CAR-T臨床試驗。
自2023年起,陸道培醫療集團3次赴港上市。最近一次是在2024年1月,陸道培醫療集團在港交所遞交招股書,中信證券、招銀國際及麥格理為其聯席保薦人。但后續未有進展,該招股書也已進入失效狀態。
陸道培醫療在招股書中表示,由于血液病治療的復雜性以及較高的技術門檻,公司主要與大型三級公立綜合醫院競爭。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就2022年的收入而言,公司是中國最大的血液病醫療服務提供商,市場份額為6.4%;按2022年的造血干細胞移植病例數計算,公司是中國第二大的造血干細胞移植參與者。
不過,陸道培醫療集團尚未實現盈利。據陸道培醫療集團最新招股書,2020年到2022年,公司的營收分別為11.62億元、13.70億、16.77億元;凈虧損分別為1.22億元、4.08億元、5.47億元。2023年前九個月,陸道培醫療集團虧損0.88億元,累計虧損超10億元。
其中,最早開始運營的河北燕達陸道培醫院為公司貢獻了絕大部分收入。2020年至2022年,該醫院的營收分別為10.6億元、10.7億元、11億元。
北京陸道培醫院亦莊院區2018年開始運營,2022年才開始產生毛利及正毛利率。北京陸道培醫院順義院區在2020年6月開業,在招股書披露的報告期內尚未開始錄得毛利。上海新道培血液病醫院去年6月才開始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