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蜀海供應鏈與中式快餐領軍品牌米村拌飯正式建立戰略合作。此次合作中,蜀海基于米村拌飯對供應鏈穩定性、食品安全及高效響應的核心訴求,定制專項服務方案,順利完成淮安倉首次配送,實現供應鏈體系平穩切換,為米村全國化布局提供堅實保障。
雙向共建:
千店連鎖的供應鏈服務模型
米村拌飯自2014年在朝鮮族美食文化發源地吉林延吉創立以來,始終致力于傳統飲食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其標志性產品“朝鮮族石鍋拌飯”于2021年入選吉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現已發展為擁有1800余家門店的國民餐飲品牌,覆蓋全國13個省份、3個直轄市及新加坡市場。面對高速擴張需求,米村建立了覆蓋全國的18倉供應鏈網絡,執行5%-10%的食材抽檢標準,通過三溫層配送體系實現核心區域日配、周邊隔日配的高效服務。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針對米村供應鏈切換中的核心挑戰,蜀海組建專項團隊展開深度調研,歷經十余輪需求對焦,最終形成《米村拌飯專屬服務規則》,重點構建三大能力:
1. 系統化協同機制:打通客戶采購系統與蜀海WMS/TMS數據接口,實現訂單響應、庫存波動、溫控記錄的秒級同步;
2. 智能化決策體系:運用智能算法完成供應商預約、配送路線規劃、缺貨預警等關鍵環節的自動化決策,降低人為操作風險;
3. 透明化監管標準:每日共享12類供應鏈核心數據,涵蓋到貨準時率、庫存周轉天數、食材檢測結果等關鍵指標,實現雙向質量監督。
米村拌飯供應鏈負責人表示:“蜀海團隊用三個月時間深度理解我們的運營邏輯,其服務規則完全匹配我們對時效、食安和成本控制的嚴苛要求,這種量身定制的專業能力是合作的基礎。”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平穩過渡:
首配背后的服務實踐
在4月1日淮安倉首次配送中,蜀海服務方案通過多維度驗證:
精準調度:217家供應商通過智能預約系統實現到倉時間誤差≤5分鐘,入庫效率較行業標準提升40%;
應急響應:系統自動識別缺貨商品并觸發補貨流程,將異常處理時效從2小時壓縮至15分鐘,保障60余家門店當日正常運營;
全程品控:采用四路溫控系統的雙溫層車輛,確保凍品運輸全程≤-18℃且波動值≤1℃,9項食安檢測指標100%達標。
此次合作中,蜀海沉淀出可復制的千店服務經驗:7日內完成新倉系統對接、智能排線系統使配送準時率達99.3%、庫存周轉效率提升25%,為米村拌飯后續華東及華南區域供應鏈切換建立標準化模板。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隱形守護者:
深化供應鏈的價值創造
“優秀的供應鏈服務應該像水電設施一樣可靠且不被感知。”蜀海該項目負責人表示,“我們更關注如何將米村的標準化要求轉化為可執行動作,比如辣白菜PH值檢測的精確到±0.2,雞蛋驗收時插入式測溫等細節把控。”
目前,雙方正持續推進供應鏈體系優化升級。蜀海通過數字化系統將客戶需求轉化為每日的庫存健康度分析、智能補貨建議等16項服務輸出,助力米村在高速擴張中實現供應鏈綜合成本優化12%-15%。
未來,蜀海也將持續迭代“系統化+柔性化”服務能力,為更多餐飲連鎖品牌提供“無感、無憂”的供應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