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盧奕貝
界面新聞編輯 | 牙韓翔
“水逆”兩年后,海天味業終于重返增長軌道。
4月2日,海天味業發布2024年年度報告,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69.01億元,同比增長9.5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3.44億元,同比增長12.75%。
自從2022年10月經歷了添加劑相關的輿論危機后,海天味業的業績就進入了一段低迷期。2022年公司凈利潤出現了上市以來第一次下降,當年的凈利潤為61.98億元,同比下降7.09%。2023年更是遭遇了上市以來的最差業績——實現營業收入245.59億元,較上年下降了4.1%;凈利潤為56.27億元,同比減少9.21%。
這也令海天味業在此次年報中表示,2024年是承壓破局的一年。
對于業績增長,海天味業表示主要得益于調味品行業的穩健需求以及公司在產品創新、渠道優化和品牌建設上的持續投入。
按品類來看,2024年海天味業的醬油、蠔油、調味醬均實現了高個位數增長。其中,醬油作為其最重要的業務同比增長8.87%至137.58億元,蠔油同比增長8.56%至46.15億元,調味醬同比增長9.97%至26.69億。
而在這三項核心業務外,包括料酒、醋等在內的其他品類則呈現出了更強勁的增長潛力,2024年該品類實現營收40.86億,同比增長16.75%。并且這項業務對營收貢獻的比例也不斷增加,2022-2024年,其他業務營收占比分別為11.5%、14.2%、16.3%,直追第二大品類蠔油。

關于食醋和料酒等細分產品的收入,海天并未在財報中做具體披露,但在其赴港IPO的招股書中,海天引用的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按2023年的收入計,其食醋收入在中國市場排名第二,料酒收入在中國市場排名第一。
海天味業布局其他業務無疑是為尋找新長曲線,其中一個方式是廣撒網式全面布局。
比如做食醋,海天味業開發了包括陳醋、香醋、米醋、蘋果醋、特色粗等全品類陣營,并不斷推新,不久前2024年12月海天還上新了橘子醋新品。此外,海天也針對烹飪場景推出如酸辣涼拌汁這樣的特色調味品。招股書顯示,截至2024年9月30日,海天味業特色調味品及其他產品包括875個SKU。
另一方面,海天味業針對其他品類也不斷跨界推新品。
2024年,海天味業接連推出檸檬茶和谷物堅果飲,7月又推出名為“海天純”的瓶裝飲用水,這家調味品巨頭甚至還為飲料品類專門推出了“JOYNEST喜悅物產”的新品牌。根據不完全統計,海天味業在過去4年時間里推出20款左右的跨界新品,包括檸檬茶、冰淇淋、谷物堅果飲料、胡蘿卜汁、青檸汁、蘋果醋、大米等等。
海天味業新任董事長程雪上任后也決定要繼續推進多元化布局,她曾表示,公司致力于圍繞消費者需求,為消費者提供一站式的全品類產品服務,醋和料酒也是重要的細分品類之一。未來,各大品類均會有計劃地開發和推出新產品,不斷豐富產品線,增強公司滿足不同消費需求的能力。
在渠道方面,2024年,海天在線上實現收入12.43億元,同比增長39.78%。不過,線下渠道依然是海天味業的絕對主戰場,去年同比增長8.93%至238.85億元。
一方面,海天味業在線下渠道經歷了過去兩年的收縮調整后取得一定成效。
2023年報顯示,2023年末,經銷商總數6591個,凈減581個。當時的海天味業董事長龐康在業績會上表示,經銷商數量的減少一方面是公司對網絡的主動優化,更注重經銷商的發展質量;另一方面在存量經濟下,競爭也更加激烈,一部分效率低下缺乏競爭力的小規模經銷商被市場所淘汰。
眼下,海天味業的經銷渠道重回擴張狀態,2024年經銷商數量凈增加116家至6707家。另據國金證券研報,公司迎合碎片化趨勢,加大線上新零售、會員商超等渠道布局,提升終端覆蓋率。同時挖潛小B定制化需求,對沖餐飲大盤下滑趨勢。
不過,海天味業2024年的好成績得來并不容易。2024年,海天的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研發費用分別為16.29億元、5.9億元、8.4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4.73%、12.26%、17.35%。其中,銷售費用和研發費用的投入和增速均創了新高。可看出海天味業求變之心。
而眼下,海天味業或許迎來了新的機會點。
3月27日,一項關于預包裝食品的新規引發“零添加”賽道巨震。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對預包裝食品標簽標準的指示:不允許再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語對食品配料進行特別強調。這項規定給相關企業留出兩年過渡期,從2027年3月16日開始執行。
2022年,在海天味業陷入“食品添加劑雙標”的輿情爭議之時,主打零添加的千禾味業則開始逐步受到關注,在被海天、中炬等龍頭霸占的醬油市場打開局面,連續兩年凈利實現55%左右的迅猛增長。在此新規后,本因零添加獲得加成的醬油公司們,眼下或許要回到同一起跑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