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4月3日 10:27,中證全指公用事業指數(000995)強勢上漲1.04%,成分股龍源電力(001289)上漲5.93%,興蓉環境(000598)上漲4.36%,洪城環境(600461)上漲3.81%,浙江新能(600032),川投能源(600674)等個股跟漲。公用事業ETF(560190)上漲1.04%,盤中成交額已達101.25萬元,居同類產品首位。值得一提的是,自3月12日科技板塊回落以來,該基金已反彈漲超4%,彰顯防御屬性。
從估值層面來看,公用事業ETF跟蹤的中證全指公用事業指數最新市盈率(PE-TTM)僅15.85倍,處于近1年15.81%的分位,即估值低于近1年84.19%以上的時間,處于歷史低位。規模方面,該基金已位居同類產品第一。
中證指數官網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依照中證三級行業分類,電力及電網行業占比達89.83%,傳統紅利成份特性顯著。
日前,上海未來產業基金發布消息稱,擬戰略投資中國聚變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聚變公司”)。據了解,這是該基金自2023年成立以來的首個直投項目,標志著上海國投公司正式切入未來能源領域的核心賽道,也為我國可控核聚變技術的產業化進程注入百億級資本動能。
中信證券最新研報觀點指出,近期我國可控核聚變項目進展迅速,環流三號挺進燃燒實驗,星火一號混合堆項目通過環評。2024年美國、中國、德國等主要國家加速落地可控核聚變研究并逐步推進商業化項目,短期實驗堆投資推動相關公司業績增長,中期看好混合堆商業化進展,長期聚變技術將成為終極能源解決方案,建議圍繞核聚變產業鏈關鍵材料及裝置環節進行布局。
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中證全指公用事業指數(000995)前十大權重股分別為長江電力(600900)、中國核電(601985)、三峽能源(600905)、國電電力(600795)、國投電力(600886)、川投能源(600674)、華能國際(600011)、中國廣核(003816)、浙能電力(600023)、華電國際(600027),前十大權重股合計占比5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