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深圳航空官方微博發布情況說明,4月1日ZH9539深圳-景德鎮航班登機結束后,機上兩名旅客發生糾紛,一名乘務人員在維護客艙秩序過程中手臂輕微受傷,及時送醫后已無大礙,涉事旅客被移交警方處理。深航將全力維護旅客和員工的合法權益,呼吁廣大旅客遵守乘機規定,文明乘機出行。
4月1日晚,有多人在網上上傳照片和視頻稱,深圳航空ZH9539航班當天起飛前發生乘客沖突事件,空姐勸阻時被咬傷,導致航班延誤。周圍還有其他人被抓傷。后排還有乘客可能因此受到刺激,導致突發疾病,接受了急救。最終,發生沖突的兩名乘客被警方帶走,航班延誤2個小時。
網上有人稱,兩名女性乘客因體味與香水味互相不滿發生口角,一人認為對方身上有異味,另一人則反感對方噴香水,爭執升級為肢體沖突。有6名機組人員介入勸解時,一名空乘人員手臂被其中一名乘客咬傷。現場視頻顯示,空姐曾喊“你咬到我了”,男性安全員要求涉事乘客松手。???
航旅縱橫信息顯示,深航ZH9539航班正常情況下17時45分由深圳寶安國際機場起飛,19時45分經停景德鎮羅家機場,21時55分抵達上海虹橋國際機場。
4月1日該航班實際起飛時間為19時56分,比原計劃時間延誤2個多小時。21時15分到達景德鎮羅家機場,23時05分到達上海虹橋國際機場。
多數人在網上就此事發表看法,批評咬人行為“匪夷所思”,呼吁嚴懲涉事乘客。也有人認為應提升機組應急處置效率,建議加強安全員配備和沖突調解培訓。
近年來,輕者擾亂民航秩序,重者威脅民航安全的“機鬧”行為多次出現,包括霸座、打架、違禁吸煙、開應急艙門等各種不文明、違法行為。
2016年2月1日起,中航協制定的《民航旅客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辦法(試行)》實施,根據該管理辦法,中航協會定期從民航局獲取不文明行為旅客信息,記錄信息保存期限為一至兩年,自信息核實之日起計算,中航協對民航旅客不文明行為記錄實行動態管理,定期向航空公司、中航信等單位告知記錄信息。
另外,為保障飛行安全、維護民航運輸秩序,在我國《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民用航空安全保衛條例》等法律法規中都針對“機鬧”行為進行了專門處置規定。
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這種行為擾亂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可處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若打架導致他人輕微傷,也依據此法進行處罰。
若情節嚴重,擾亂飛機正常飛行秩序,危及飛行安全,則涉嫌刑事犯罪,可能觸犯《刑法》中的聚眾斗毆罪、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等。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具體懲處依實際情況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