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翟瑞民
國家醫保局近期持續推動建立醫保藥品追溯碼監管體系。2025年4月2日,國家醫保局網站專門發文提醒公眾,藥物服用完畢后,建議撕毀空藥盒上的追溯碼。
藥品追溯碼是藥品的“電子身份證”,通常由一系列數字、字母和(或)符號組成,標識在藥品包裝盒的顯著位置。
從今年1月1日起,國家醫保局正式開始藥品追溯碼的監管應用。此前在3月19日,國家醫保局等四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加強藥品追溯碼在醫療保障和工傷保險領域采集應用的通知》,要求2025年7月1日起,銷售環節按要求掃碼后方可進行醫保基金結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醫藥機構都要實現藥品追溯碼全量采集上傳。這意味著從今年7月1日起,我國醫保基金監管將正式進入追溯碼強監管時代。
國家醫保局發文表示,追溯碼是藥品的唯一身份證,強烈建議醫保購藥者只買包裝上有追溯碼的藥,不要買沒有追溯碼的藥,不要買追溯碼被撕掉或者損毀的藥。
“2026年1月1日起,所有銷售的藥品都必須追溯碼全覆蓋,這意味著,明年起,對那些沒有追溯碼的藥品,建議您像看待外星生物一樣仔細觀賞,但敬而遠之。這里需要說明的是,住院拆零服用的藥品,中藥飲片和中藥顆粒,目前暫時沒有要求使用追溯碼。”國家醫保局表示。
國家醫保局指出,藥物服用完畢后,請妥善處置空藥盒,建議把藥盒撕開,特別要確保空藥盒上的追溯碼撕毀,不讓有心的犯罪分子繼續盜用空藥盒和追溯碼。
“千萬不要將自己的藥盒或藥品出售給藥販子,否則一方面,售出的藥品經非法轉賣后會對他人造成危害,自己和家人也有可能買到‘回流藥’‘串換藥’或假藥;另一方面,您賣出去的藥品在被非法轉賣時,其他購藥者也能通過掃描藥品追溯碼,把您的賣藥行為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將會給您的醫保待遇帶來巨大不利影響,嚴重的還可能涉嫌違法犯罪,得不償失。”國家醫保局表示。
據國家醫保局數據,截至2025年3月31日,國家醫保信息平臺累計歸集追溯碼273.09億條,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接入88.9萬家定點醫院藥店,占定點醫藥機構總數的95.6%,定點醫療機構接入占比92.82%,定點零售藥店接入占比98.18%。
國家醫保服務平臺APP“醫保藥品耗材追溯信息查詢”功能正式上線以來,每天已有近50萬人次使用該功能查詢藥品銷售信息。
國家醫保局強調,2025年,將全面推進“碼上”嚴基金監管,充分發揮藥品追溯碼數據價值,構建大數據模型,拓展監管應用場景,對串換、倒賣醫保藥品、空刷套刷醫保卡等違法違規使用醫保基金行為開展精準打擊,加大處置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