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界面新聞記者 | 范易成
界面新聞編輯 | 林騰
無人物流配送車和低空無人機穿梭在大街小巷遞送著包裹;自動駕駛的公交車和汽車在城市道路上行駛將乘客送達目的地……然而這些科幻場景并不是出現北上廣深,而是在浙江山坳里的一個人口僅20萬的小縣城—麗水松陽縣。

“今年公司在松陽的無人物流車生產線已進入量產階段,年產能有望達到1萬臺,產值超2億元”,新石器公司負責人李雅菲對界面新聞記者說。
松陽森林覆蓋率76%,擁有古樸的村落和秀美的景色,2024年末常住人口僅20.3萬人。這個縣城過去以自然風光被人熟知,但這幾年以來,江南小縣做起了智慧交通,包括自動駕駛、數字公路、交旅融合等諸多應用場景,從零開始,發展出百億級規模的綜合交通產業。
2024年,松陽縣GDP為173.58億元,其中綜合交通產業總產值就達到了75.11億元,同比增長超45%。在松陽已有百度、康佳、新石器、文遠知行、于萬科技、城光聯鏈等近160家產業相關企業落地,產業鏈集群逐漸形成。
位于北山物流園的松陽縣農村物流共配中心,經過掃碼識別分揀歸類后的快件落入了對應配送區域的快件袋后,被裝進了無人物流車。工作人員按下出發鍵后,小車亮起車燈緩緩駛出,沿著設定好的配送路線駛向目的地。
這輛新石器的無人物流車已實現L4級自動駕駛,速度為每小時20到50公里,即使在極端天氣下也可完成物流配送任務。在松陽投入商業化運營后,承擔著城區部分網點到驛站的中轉運輸工作,可24小時不間斷運營,自2024年7月投入運營以來,已完成配送超6萬單訂單。

3月30日,松陽在上海舉辦智慧交通專題招商推介會,介紹松陽智慧交通產業的發展情況、政策支持和營商環境,它的目標是吸引更多相關企業入駐松陽。新石器無人車作為已落地的代表企業在現場進行了經驗分享。
2023年年底,新石器無人車(松陽)有限責任公司入駐松陽智慧交通產業園。投產首年生產下線無人物流車就超千輛,年產值達8700余萬元。
松陽區位優勢明顯,是浙西南綜合交通的重要樞紐。李雅菲透露,新石器的松陽工廠是輻射華東地區的重要據點,在此生產的無人物流車會交付給杭州等華東地區重點城市。
新石器選擇松陽,看中的是其區位優勢、產業政策支持以及在智慧交通領域的產業鏈配套。對于松陽來說,新石器這樣的頭部企業也可以進一步帶動上下游產業鏈發展,促進相關零部件供應商、技術服務企業等在松陽的集聚。比如,松陽的荊虹科技就與新石器達成合作,為其提供智能識別產品。
在松陽城區的主干道上,一輛外形小巧的L4級自動駕駛公交車正平穩地行駛著,坐在駕駛座上的“安全員”沒有進行任何操作,公交車就能自動避讓行人或障礙物、虛線變道超車、與前車保持安全車距。
這款文遠知行的無人巴士搭載了2個毫米波雷達、4個激光雷達、7個單目相機,可感知240米范圍內的環境狀況。車輛決策響應速度在100毫秒以內,相當于人類駕駛員反應速度的十分之一。
近日,一架無人機從玉巖鎮中心衛生院起飛先后,先后飛抵楓坪鄉衛生院、安民鄉衛生院、大東壩鎮中心衛生院等站點接取樣本后,最終飛抵了麗水市松陽縣人民醫院低空醫療物資配送樞紐站,將醫學檢驗樣本送到了醫生的手中,全程用時僅一個多小時。
目前,松陽縣域內有19家公立醫療機構,各醫療機構分布分散,部分點位偏遠、交通條件不佳。無人機醫療物資航線的開通,有望打通“最后一公里”,解決運輸耗時長、成本高、轉運時效性差等難題。

?這些交通科技在日常中的大范圍應用,放眼整個中國都并不常見。而在松陽,這里就像一個巨大的應用場景試驗場,企業和它們的產品在這里積累數據、探索嘗試并不斷更新迭代。
據松陽縣經投集團副總經理謝秀慧介紹,在產業布局上,松陽的策略是:聚焦汽車關鍵零部件制造、交通物流設施裝備制造、裝配式交通建筑三大主導產業;做精做優智慧交通、快遞物流等兩大特色產業;引導培育交通旅游、交通綜合開發等新興產業。
松陽目標到2027年,智慧交通產業整體實力、影響力和輻射力顯著提升,與工業、旅游業、服務業等更加緊密融合,并成為松陽的支柱產業。
曾經的“桃源勝地”出現了“硬核科技”,一個并不起眼的浙江小縣,是如何發展出百億級規模大產業的?
中企顧問網發布的《2024-2030年中國智慧交通行業分析與市場年度調研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智慧交通行業投資規模約3640億元。預計2022~2027年,行業投資規模年復合增長率(CAGR)為9.4%,到2027年行業整體投資規模有望超過6400億元。
在松陽縣委常委、副縣長潘永水看來,智慧交通產業作為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交通運輸深度融合的新業態,是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領域和數字經濟的重要一環,是國家戰略和未來發展的方向。
他告訴界面新聞,松陽自身的資源稟賦非常適合發展智慧交通產業。松陽擁有面積達175.46平方公里的麗水市最大山間平原,各類型公路、道路縱橫交錯,交通場景豐富,為自動駕駛、數字公路等各類應用場景建設和產業落地提供了天然基礎。
2021年11月,中共松陽縣第十一次黨代會上,明確了要發展以智慧交通為核心的綜合交通產業,將其作為松陽“二次創業”的主賽道,并提出“資源變產業、試點引項目”創新做法,舉全縣之力培育打造這一主導產業。
具體舉措上,松陽編制了《十四五綜合交通產業發展規劃》《松陽縣智慧交通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同時制定了相關的政策和機制,印發了《松陽縣產業鏈“鏈長制”工作方案》,強化政府引領、鏈主企業帶動的雙輪驅動效應,構建產學研用產業全鏈生態。
瞄準智慧交通三年來,由百度、康佳等鏈主企業帶動,新石器無人駕駛商用車整車生產項目、于萬智駕無人環衛車、城光聯鏈新基建、荊虹科技智能座艙等一批核心項目落地松陽。 三年期間,面對內外部復雜形勢,松陽經濟逆勢上揚,GDP增速兩年位居麗水市第一,一年第二,年均增長7.7%。
?具有鏈主效應?的核心企業無疑是帶動產業發展的關鍵。除了新石器無人車,吸引百度入駐也是重要一步棋。2021年,松陽與北京百度智行科技有限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合作的“松陽縣自動駕駛和智慧交通助推山區共同富裕創新示范項目”成為交通運輸部試點項目獲得浙江省交通運輸廳推薦。借助這一標桿項目和產業合作牽引,百度聯合浙江省數智交通產業聯盟與松陽展開深度合作。
百度的入駐對松陽智慧交通產業發展起到了巨大的帶動作用,吸引了眾多上下游企業的關注。晟集科技、新唐信通、大曉智能、新石器等百度生態伙伴企業之后紛紛與松陽在智慧交通產業培育、文旅深度融合等多領域展開合作。同時,擁有產業孵化、技術創新、成果展示、產學研用合作等職能的百度Apollo松陽交通生態辦公中心成立,為松陽智慧交通產業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技術和人才支持。
大樂致行是一家在松陽本地創業的智慧交通軟件企業。公司董事長王宜明告訴界面新聞,自己在2022年離開大廠,看重松陽智慧交通產業的潛力,和團隊一起在松陽創立了自己的公司。
“這里有大量智慧交通產業鏈企業聚集,還有豐富的應用場景?!?王宜明透露,2024年公司年收入超過了2000萬元,且技術服務占比過半。2025年預計可以繼續保持增長。
在浙江荊虹科技有限公司的芯片傳感器封裝生產線上,數臺自動化設備正在高速運轉。這家總投資5億元,專注于AI視覺領域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是松陽首個電子芯片傳感器項目。
松陽的營商環境讓荊虹科技項目投資人黃歡印象深刻,他認為,在這里進行智慧交通行業的創新創業,相關部門的“保姆式”服務對于項目合作的落實落地、開花結果推動作用顯著。
界面新聞了解到,目前松陽157家綜合交通相關企業中,年產值超億元的企業僅有5家。多數企業尚處于市場開拓與產能擴張的培育階段。松陽迫切想要引進更多龍頭企業,來提升產業整體規模并擴大影響力。
在上海的專題招商推介會上,松陽縣委書記梁海剛不遺余力地吆喝,松陽擁有智慧交通產業園、恒兆智能智造產業園、綠色綜合交通基地等多個產業平臺,動態保持1000畝以上工業“熟地”(已經具備一定基礎設施條件的土地)。
他向到場的企業保證:“從一張桌到一間辦公室、一個廠房,再到一塊地,配套均已完善,只要你有創業夢想、投資意向、優質項目,可以拎包即入住、拿地即開工。”

從具體舉措上也能看出,松陽給地給錢給政策給服務,拿出了十足的誠意。據謝秀慧介紹,2024年,松陽加快松陽數字經濟產業園、雙創產業園二期等項目建設,儲備優質標準廠房總面積達26萬平方米,企業落地即可投產。松陽已配套人才公寓、青年驛站1000余套,滿足來松陽創業、工作的青年的居住需求。
在資金方面,松陽已組建創新基金等6支聚焦智慧交通、生命健康、新材料等項目的產業基金,總規模52億元,累計出資5.66億元,撬動社會資本近50億元。同時與省、市各類政府引導產業基金以及富浙資本、時遠基金等市場化基金形成良好合作互動,為項目提供資金支持。
用工保障方面,麗水農林技師學院已圍繞綜合交通產業,開設新能源汽車檢測與維修、工業機器人應用與維護、無人機應用技術、電氣自動化設備安裝與維修等相關專業,可為企業批量化、訂單式培養產業人才。
科創飛地方面,松陽積極探索在上海、余姚、嘉興等地設立飛樓飛地。人才科創飛地聘用的高層次人才,視同縣級人才,可按同等待遇享受相關人才政策。經認定的人才科創飛地,還將給予20-50萬元基礎運營經費。
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主任楊曉光認為,傳統交通治理方法地效果已接近極限,智能交通通過信息化與智能化技術,能系統性解決交通擁堵、事故、能耗等問題,產業未來發展前景廣闊。在他看來,松陽圍繞智慧交通產業發展已初步形成以智能制造和應用軟件為特色的產業形態。
他對界面新聞表示,要實現更進一步地發展,松陽應重視智慧交通的高度系統性、產業生態性,面向市場實際需求,發展諸如城市交通智慧出行和物流服務及管理系統、智慧應急救援系統、城市綜合治理系統等,逐步將現有成果的“珍珠”串成智慧交通的“項鏈”,從而實現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和產業的變軌超車、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