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劉旸教主:努力的速度要比歲數消耗的更快才行 | 進擊的脫口秀演員③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劉旸教主:努力的速度要比歲數消耗的更快才行 | 進擊的脫口秀演員③

“我從小骨子里不相信一個不優秀的人能得到大家的贊譽,從那之后我就成為了一名很努力的人,在我參與的各項領域都想做到最好,做不到最好的領域我壓根不參與。”

劉旸在播客《無聊齋》錄制現場

界面新聞記者 | 梁瑀可

界面新聞編輯 | 姜妍

2024年,脫口秀影響力愈發顯著,已然成為人們表達情感、宣泄壓力、探討社會議題的重要媒介。那些熟悉的脫口秀演員再次進入觀眾視野,他們用幽默消解刻板,將調侃解構荒誕,以一種別樣的方式回應著當下的關切。

不僅限于電視節目的舞臺,脫口秀的觸角早已深入社交平臺與短視頻領域。在這些更為碎片化的媒介中,段子成為新的傳播載體,與文學、音樂、影視的跨界結合,也賦予了這一形式更新的表達維度。這一曾在小眾地下文化中生長的藝術,如今躋身主流,成為解讀當代生活的文化符號。它承繼幽默的傳統,也以自身的方式回應著當下社會的集體焦慮。

“幽默”一詞最早由林語堂翻譯自英文“humor”,他通過創辦《論語》半月刊,試圖喚醒中國人對幽默作為生活一部分的意識。正如楊笠所言:“語言是一個人能擁有的最重要的權力。” 如今我們希望在脫口秀的舞臺上,尋找到這種新語言形式的力量。

鑒于此,界面文化策劃了系列報道——進擊的脫口秀演員,今天推出的是該系列的第三篇:《劉旸教主:努力的速度要比歲數消耗的更快才行》。

劉旸3月8日在蘇州“身心俱疲”專場演出上

第一次見劉旸時,他正在天橋藝術中心排練話劇《戲悟》,那天的北京刮著六級的大風,劇場外是狂風亂作,劇場內卻有著溫馨與笑聲。劉旸頭戴一頂黑色毛線帽,身著一件胸前印有一只舉著花的小熊的毛線背心,被來探班的一位朋友戲稱是他的萬年毛衫”。關于這件衣服,劉旸對界面文化如此解釋,這可能是他內心的一個怪癖,有時會很喜歡這種毛茸茸的、很幼稚可愛的東西。而帽子,則帶給了他一種安全感。

這一天的劉旸非常活躍,在排完一段煽情的戲份之后,他會不自覺地即興發揮,現場加梗讓場子熱起來,以盡快消解掉劇中略顯痛苦的氛圍。排練間隙,他跟導演松天碩對一個站位的準確度意見相左,兩人還為此打賭并下注,結果劉旸贏了,他無情地嘲弄起松天碩,還學起了《八十一難》(其在《喜人奇妙夜》中的作品)里的猴子,上演了一出猴王易主

隨時隨地把舞臺切換到爆笑模式,是喜劇人的職業屬性之一。在早期脫口秀舞臺上,劉旸不能忍受任何形式的冷場,對現場人物情緒的感知異常敏銳,他可以在舞臺上用夸張的表演讓觀眾捧腹大笑,但也會在觀眾沉默時情緒跌入谷底。這種雙重情感性,是他性格的一部分。

如果將時光快速推進,我們會直接看到一個走紅之后的劉旸。除了脫口秀、Sketch、話劇,劉旸還涉足書籍和播客,甚至成為了2025B站跨年晚會的主持人,還登上了央視春晚的舞臺。很難用一個標簽來定義他,也很難用一個賽道框住他。

在成為公眾人物之后的日子里,劉旸從不掩飾自己對成功的渴求,同時也會將內心深處無時無刻的焦慮坦然地講出來。這種復雜性,讓人們一邊理解他、共情他,一邊也會讓人望興嘆——自己永遠做不到像他這樣的努力。

受到人們的喜愛與對自我的懷疑一直在火了的劉旸身上纏繞著,他對界面文化說,自己經常會冒出一個念頭——這輩子墓志銘上是不是只能刻《越獄的夏天》了?還有沒有可能寫出《越獄的冬天》?能不能再寫出更好的東西?

他不相信失敗的人值得被鼓勵和認可

劉旸的童年,被優秀兩個字緊緊包裹著。父親是化學高級教師,母親是語文高級教師,三歲時就認識3500多個字,他被冠以神童別人家的孩子的稱號。除了學習,父母要求他各個方面都要拔尖。他的成長軌跡,像一條直線,筆直而清晰。

學生時代,劉旸的生活幾乎被習題填滿。從早到晚,他的時間被切割成一塊塊,每一塊都塞滿了功課。中學時,臥室的飄窗邊堆滿了小山一樣的練習冊,他感覺自己像希臘神話中的西西弗斯,練習冊是那塊永遠推不到頂的石頭。疲憊時他喜歡望向窗外,目光穿過石頭,至少給他提供了一種想象到空間——等這些題都刷完了,就能看到更美的風景。

如果考試成績不理想,等待劉旸的會是一次冷戰,考得越不好冷戰的越久。因此在他的人生觀里種下了一個邏輯——只有優秀才可以得到父母的愛。有一次參加學校里的400米比賽,不擅長運動的劉旸一直在尾端,看臺上的同學們對著他喊加油,但劉旸卻覺得這應該是大家對他的嘲笑,他不相信失敗的人值得被鼓勵和認可。

被身邊的人看輕,成為了少年時期刻在劉旸心頭的一場噩夢。11歲時,他隨父母從內蒙古搬到北京,這段經歷后來被他寫進脫口秀的段子里,用幽默的方式解構了被北京同學們嘲笑匈奴”“騎馬上學的羞恥感。這些言論,在一個內心敏感的男孩心底積壓成了一種難以言說的感受。直到成年后,他才通過心理咨詢的方式,勉強與童年的自己和解。

兒時曾經的一部分快樂來自相聲,小劉旸會把買來的相聲磁帶翻來覆去地聽。美好的回憶一旦打開,當下的疲憊也能消除一些,如今劉旸會意識到,相聲也帶給他很多脫口秀段子中的創作靈感與寫作技巧,當然二者也存在差異。不過當年,最先展現出來的是他的表演天賦。

有一段時間,劉旸喜歡模仿春晚里趙麗蓉的小品。有一次,他興致勃勃地在家里表演《打工奇遇》的片段,卻只換來母親一句淡淡的評價,要模仿就要好好模仿,認真研究認真學,得模仿得讓大家都覺得好才行。這句話像一盆冷水,澆滅了一個小孩兒玩耍的天性。

不管是來自父母的冷水與冷戰,抑或是劉旸想象中的對加油的不配得感,在他的童年時都沒有得到很好的安置。劉旸自稱是個社交低能的人,他說他很少主動與人建立聯系,甚至在心情極度郁悶時,也從未想過找朋友排解。小學、初中、高中的同學,他幾乎都斷了聯系。初中時一個玩得特別好的朋友,近幾年兩人加上了微信,但劉旸還是想不出有什么理由約對方出來,于是又漸漸疏遠。

情感連接,在劉旸的世界里,權重占的極低,他的生活被高強度的工作填滿。在小紅書上,他分享了自己的時間管理方法:先排定主要任務,然后見縫插針地把剩余事項塞進行程里。這種近乎苛刻的自律,在很多人看來不可思議,甚至有人說他想紅想瘋了。他在作品《越獄的夏天》里對此有所回應:努力還有錯了?對他來說,努力,是一種讓自己感到安心的方式。

劉旸3月22日在西安“身心俱疲”專場演出上

他發現臺下的學生們越來越難被點燃

”“努力”“想紅”——這些標簽,指向了劉旸內心深處對一種高濃度激情生活的追求。這種追求,畢業后將他引向了新東方。那時的他,懷揣著對教育行業的憧憬,成為了一名英語老師。吸引他的,是那些名師身上散發的激情與才華。他記得同事宋浩的講臺上總是堆滿了學生送的花,這簡直太神奇了!回憶到這里時,劉旸的眼神再次充滿火花。

劉旸當年的講課視頻如今在網上依然被流傳,彈幕中不時飄過發量驚人我已經想笑了之類的留言。他的喜感在那時已經顯現。有一次去上班趕上北京的下雪天,劉旸在公交車上就開始琢磨如何編個開場能更吸引學生們。到了課堂上,他講起南方人見到雪是什么樣,北方人見到雪又是什么樣,這種即興的幽默瞬間點燃了課堂氣氛。后來他也成為了很受歡迎的新東方老師,并從這份工作中獲得了不小的滿足感。

在劉旸心中,自己課堂的核心精髓應該是勵志,他追求用頂尖的方法,給學生帶去巔峰的課堂體驗。比如他會在某個學生灰心喪氣的時候送上自己精心打磨的語錄,希望可能點亮對方的生命道路。但后來他發現,當現實里的上升通道開始變得狹窄,自己的勵志越來越起不到作用。

2015年起,劉旸開始參加夢想之旅”——全國大中學生勵志巡回演講,接連的幾年巡講卻讓他倍感沮喪。他發現,臺下的學生們越來越難以被點燃,他們眼中的光芒很快就會消失。劉旸回憶稱,比如講到‘努力就會有結果這句話,學生們不再相信。無數次的冷場讓他感到與學生的聯結斷裂了。死灰一樣的眼神是點不燃的,怎么勵志呢?從那時起,新東方老師這個頭銜讓他越來越沒有成就感。

隨著互聯網教培行業的興起,劉旸認為學生更加在意的是幻覺而非方法。那些不注重基礎學習的騙術教學法大肆流傳,他對整個行業感到灰心。對他來說,已經到頭了。

他想做全國前十,而不是前一萬

從一個百萬年薪的新東方老師轉行做全職脫口秀演員,這個看似冒險的決定,對劉旸來說,是經過縝密計算的。

早在轉行前,劉旸在脫口秀領域的表現已經足以證明他的實力。 2015年,他第一次站上了脫口秀舞臺;2018年,他參加上海國際喜劇大賽,拿到冠軍。以當時脫口秀線下專場的數量到門票的銷量,他幾乎已經躋身全國前十。他深知,要想在某個領域真正做好,光有信心遠遠不夠,他需要大量的時間來思考、精進,而不是被另一份工作分散精力。

作為一個典型的“J型人格2020年劉旸請同事幫他算了一筆賬:如果全職做脫口秀,2021年的收入會是多少?他給自己設定了一個底線——如果收入砍半,他還能接受,至少生活質量不會出現斷崖式下跌。朋友計算出的結果比砍半還要好一些。

辭職的決定得到了父母和妻子的支持。但最終讓劉旸下定決心的,是黃執中的一句話,如果我繼續做會計,頂多是一個三流的會計,但是做辯論,世界上會多一個一流的辯手。這句話深深觸動了劉旸。他意識到,如果繼續按照市場推崇的方式教英語,他可能連全國一萬名都排不上。但如果做單口喜劇演員,他非常有信心進入全國前十。

2021年,脫口秀綜藝迎來了大爆發,但對劉旸來說,這一年卻是備受打擊的一年。由于一開始沒有踩中線上綜藝的檔口,他感受到了一種巨大的落差——不紅!如何形容這種感覺?他說,孤獨感快把人都吞噬了

像小時候一樣,成年后劉旸還是非常在意身邊人的評價,尤其是同行。有時,他會陷入極度的自我內耗,我沒有名氣,同行會不會瞧不起我?

一次去開放麥演出,當晚主持人介紹當天的演員時,調侃了五分鐘劉旸不紅,說北京四大脫口秀演員石墨鹿教”——石老板、周奇墨、小鹿都火了,唯獨劉旸教主沒人知道。然而,當天線下的很多觀眾其實是看過劉旸專場的,他們認識他。這件事加深了劉旸的疑——他確實會被同行看輕。那五分鐘里,底下的觀眾沒有人笑。這次事件,劉旸在很多采訪里提到過,但是他依然很氣憤,說自己當時如同被炙烤,就像挨了五分鐘純粹的罵。

火車駛向云外,夢安魂于九霄

那段時間,劉旸去看了刺猬樂隊的演出。在聽趙子建唱《火車駛向云外》時,那句一代人終將老去,總有人正在年輕一下子擊中了他,讓他感到特別悲傷,甚至絕望。他覺得自己像拼了命地奔跑,卻不知道到底能不能成功。我會先死還是先成名?我還有奔頭嗎?歲數不會等人的,人的努力要比歲數的消耗更快才行,我能趕上這個速度嗎?那晚,他喝得特別醉,陷入極度的自我懷疑。

事實上,那句歌詞也是趙子健在最悲傷、最不想干的時候寫的。骨子里對優秀極致的追求,害怕被人嘲笑,看不起,這些因素一致的推著劉旸下了決心——我得紅一次。

于是,他開始參加《喜人奇妙夜》,更加努力地錄播客,參加線下演出。他加倍努力用刻意練習來提升自己的喜劇技巧。他不相信一瞬間的創作靈感,而是相信經過千錘百煉后,自己的技能會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然而,真正讓劉旸蛻變的,是去學習了表演。這段經歷最大的作用是增加了他的人生維度,幫助他的情緒恢復彈性,走出麻木,重新變得敏感起來。

劉旸記得,表演課上,老師會逼著大家去演繹別人的人生。有一個“星爺訓練法,是在黑板上寫一些詞,比如溫文爾雅”“古惑仔”“瘋狗,表演的場景是點菜,需要演出每種人不同的神態。在四個月的學習期間里,劉旸扮演了各種不同的人物,仿佛體驗了很多次的人生。他記得老師李梅經常說的一句話:作為人,你可以對價值有批判;但作為演員,你對所有的價值觀只能去理解。

比如,老師推薦的一本書里的女主角叫米尼。劉旸看完后,對主人公的舉止怎么都無法理解。以前,他會覺得這個女人愚昧,想把她罵醒。但在老師的指點下,他意識到,如果要演她,就必須先理解她。

在體驗過很多人的人生之后,再回到自己的人生,劉旸變得更豁達了。原來,人生有這么多可能性。他形容,如果說第一次轉學到北京是在物理意義上讓他暴露在更豐富的信息源中,那么這次表演課則讓他在精神世界里大肆吸收了養分,學會了用更柔軟的心態面對自己。

他希望兒子無論優秀與否都能得到真心的加油

終于,機遇開始又垂青于他。在《喜劇之王單口季》上,劉旸獲得了第五名,而在《喜人奇妙夜》中,他斬獲了最佳喜劇編劇獎,成為節目最大贏家。紅了以后的劉旸,依然焦慮又痛苦。他擔心自己是否還能繼續創作出好段子,擔心今年是否就是他人生最高光的一年,擔心是否能在作品上再有突破。現在寫短劇,以后還能不能寫電影、電視劇、話劇?

作者: [美] 安德斯·艾利克森 / 羅伯特·普爾 著 王正林 譯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6-11

他依然很努力,劉旸信奉思維導圖,相信一萬小時理論,最喜歡《刻意練習》這本書。除了對作品的精雕細琢,就連錄播客,他也在刻意研究規律,琢磨出梗的節奏。對他來說,播客、脫口秀、 Sketch,都是他練習喜劇表達的方式,只是在鍛煉不同的肌肉而已。雖然在很多人眼里,劉旸同時做很多事,像是想紅想瘋了,但在他看來,他只是在做不同的表達,鍛煉不同的能力而已。

他已經決定褪去一些敏感,不再像過去那樣像低壓探測器一樣,害怕冷場,過分在意別人的看法。在參加《喜人奇妙夜》時,他發現自己除了開播的瞬間和《八十一難》大火時心情有所波動外,后面即使真的火了,心情也沒有太大波瀾。

劉旸開始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作品本身。比賽時,他想的都是本子怎么寫,開始不那么在乎外界的評價。2022年之前是刻意對批評麻木,只看贊美的話,2024年之后我對任何評價,包括夸獎都屏蔽了。他對界面文化說道。

他也受到《喜人》里另一個演員土豆的影響,土豆這個人痛苦,他每時每刻都痛苦,但他只為自己的創作痛苦。劉旸認為,人這一生,應該有選擇地只為一兩件事痛苦。要把痛苦的精力和能力都放在這一兩件事上,這個很重要。他不忘向記者叮嚀著。

播客錄制現場

正式采訪的那晚,是在北京東四胡同的單立人club,劉旸主持的第500期無聊齋節目《【見面聊聊】告別2024,祝你健康安寧得到不計其數的錢!》錄制結束后。節目錄制完畢已經是晚上十點半,坐在工作室繼續接受采訪的劉旸帶著天生理科生的精確,說他當晚錄節目時喝了八瓶共4000毫升的水。工作人員問他累不累,他笑著說,比起之前每天說十幾個小時,這都不算累。在一旁等待他的還有他的自媒體運營團隊,采訪結束后,他們還要補拍當天的素材。

如今,劉旸也成為了一名父親。他覺得最大的變化是,變得更有耐心了,對很多事都多了很多同理心。

在《喜劇之王》總決賽上,他準備了一封給兒子小野的信,表達了一個父親最深的祝福:我從小骨子里不相信一個不優秀的人能得到大家的贊譽,從那之后我就成為了一名很努力的人,在我參與的各項領域都想做到最好,做不到最好的領域我壓根不參與。我希望無論你優秀與否,看臺上都會有真心的加油。我希望你可以不一樣,也許不優秀也可以,也許被愛不需要資格,也許只要能開開心心的活著,就算是跑最后一名也沒關系。

同題問答

界面文化:你最喜歡的脫口秀演員是誰,為什么?

劉旸:Dave Chappelle、路易斯·C·K,他們在一些很重、很嚴肅的議題,能用充滿腦洞的語言去表達,能化解掉,特別能調侃。路易斯·C·K會更奇葩一些。

界面文化:怎么看待脫口秀行業現在在國內的繁榮?

劉旸:作為創作者肯定是誠惶誠恐的,因為現在這個繁榮會導致大量的觀眾每周都看脫口秀,但是大家的創作是跟不上的。一個月能有個五分鐘的新段子都已經算是寫得快的了。大家跟不上就會刷老段子,但是經常刷到老段子就會折損市場口碑,所以現在是有點發展太快了。

界面文化:需要不斷找新的梗不斷創新會是內容創作鏈條里最難的事嗎?

劉旸:寫新的梗不是最難的,技巧是最難的,技巧的提升會比尋找素材難得多。如果素材無限,但是每個素材都用同一樣的創作處理方式,大家很快就會聽膩。只要生活就會有素材,所以最難的還是結構的創新。

界面文化:是脫口秀好笑就可以,還是也需要在創作里加上一些其他價值?

劉旸:我覺得是好笑就可以,但是這兩種誰也別評判誰,有的人是好笑中有點表達,高級了一些,沒有問題,但是如果純為了這個去寫我覺得也不太好。有些人會權衡,比如這個地方我是去發出聲音更重要,還是在這兒完完全全變成梗了。我覺得是藝術創作的不同,我會比較傾向于變成梗,因為我不希望我的表達讓人覺得很沉重。我喜歡的演員,基本上都是這樣,都是點到為止,好像說了又好像沒說,這是我眼中最好的。

界面文化:“標簽金句會困住你嗎?

劉旸:這個會困擾我,因為線上就需要這個,線上就需要一個標簽,才好傳播,大家才能記住你。但是我也挺樂觀的,我覺得人一定會創造出一種新的喜劇技巧,不用標簽、不用金句大家也能記住你,我覺得會有那么一天。

界面文化:預判一下脫口秀行業的未來?

劉旸:在悲觀的層面上,我覺得世界在變壞,國外的單口喜劇現在好笑的真不多,經典的都在過去。不過在中國脫口秀行業還是越來越好的,因為還沒有到行業的半衰期,現在還是呈放射狀的開枝散葉,現在中國還沒有做到每一個城市有一個俱樂部,但是幾乎做到了每一個城市都有人說相聲,每個大學都有相聲社,所以脫口秀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遠沒有到鼎盛的時期,我們要為那一瞬間做好準備。

(本文按語部分寫作:徐魯青,文中圖片由受訪對象提供)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劉旸教主:努力的速度要比歲數消耗的更快才行 | 進擊的脫口秀演員③

“我從小骨子里不相信一個不優秀的人能得到大家的贊譽,從那之后我就成為了一名很努力的人,在我參與的各項領域都想做到最好,做不到最好的領域我壓根不參與。”

劉旸在播客《無聊齋》錄制現場

界面新聞記者 | 梁瑀可

界面新聞編輯 | 姜妍

2024年,脫口秀影響力愈發顯著,已然成為人們表達情感、宣泄壓力、探討社會議題的重要媒介。那些熟悉的脫口秀演員再次進入觀眾視野,他們用幽默消解刻板,將調侃解構荒誕,以一種別樣的方式回應著當下的關切。

不僅限于電視節目的舞臺,脫口秀的觸角早已深入社交平臺與短視頻領域。在這些更為碎片化的媒介中,段子成為新的傳播載體,與文學、音樂、影視的跨界結合,也賦予了這一形式更新的表達維度。這一曾在小眾地下文化中生長的藝術,如今躋身主流,成為解讀當代生活的文化符號。它承繼幽默的傳統,也以自身的方式回應著當下社會的集體焦慮。

“幽默”一詞最早由林語堂翻譯自英文“humor”,他通過創辦《論語》半月刊,試圖喚醒中國人對幽默作為生活一部分的意識。正如楊笠所言:“語言是一個人能擁有的最重要的權力。” 如今我們希望在脫口秀的舞臺上,尋找到這種新語言形式的力量。

鑒于此,界面文化策劃了系列報道——進擊的脫口秀演員,今天推出的是該系列的第三篇:《劉旸教主:努力的速度要比歲數消耗的更快才行》。

劉旸3月8日在蘇州“身心俱疲”專場演出上

第一次見劉旸時,他正在天橋藝術中心排練話劇《戲悟》,那天的北京刮著六級的大風,劇場外是狂風亂作,劇場內卻有著溫馨與笑聲。劉旸頭戴一頂黑色毛線帽,身著一件胸前印有一只舉著花的小熊的毛線背心,被來探班的一位朋友戲稱是他的萬年毛衫”。關于這件衣服,劉旸對界面文化如此解釋,這可能是他內心的一個怪癖,有時會很喜歡這種毛茸茸的、很幼稚可愛的東西。而帽子,則帶給了他一種安全感。

這一天的劉旸非常活躍,在排完一段煽情的戲份之后,他會不自覺地即興發揮,現場加梗讓場子熱起來,以盡快消解掉劇中略顯痛苦的氛圍。排練間隙,他跟導演松天碩對一個站位的準確度意見相左,兩人還為此打賭并下注,結果劉旸贏了,他無情地嘲弄起松天碩,還學起了《八十一難》(其在《喜人奇妙夜》中的作品)里的猴子,上演了一出猴王易主

隨時隨地把舞臺切換到爆笑模式,是喜劇人的職業屬性之一。在早期脫口秀舞臺上,劉旸不能忍受任何形式的冷場,對現場人物情緒的感知異常敏銳,他可以在舞臺上用夸張的表演讓觀眾捧腹大笑,但也會在觀眾沉默時情緒跌入谷底。這種雙重情感性,是他性格的一部分。

如果將時光快速推進,我們會直接看到一個走紅之后的劉旸。除了脫口秀、Sketch、話劇,劉旸還涉足書籍和播客,甚至成為了2025B站跨年晚會的主持人,還登上了央視春晚的舞臺。很難用一個標簽來定義他,也很難用一個賽道框住他。

在成為公眾人物之后的日子里,劉旸從不掩飾自己對成功的渴求,同時也會將內心深處無時無刻的焦慮坦然地講出來。這種復雜性,讓人們一邊理解他、共情他,一邊也會讓人望興嘆——自己永遠做不到像他這樣的努力。

受到人們的喜愛與對自我的懷疑一直在火了的劉旸身上纏繞著,他對界面文化說,自己經常會冒出一個念頭——這輩子墓志銘上是不是只能刻《越獄的夏天》了?還有沒有可能寫出《越獄的冬天》?能不能再寫出更好的東西?

他不相信失敗的人值得被鼓勵和認可

劉旸的童年,被優秀兩個字緊緊包裹著。父親是化學高級教師,母親是語文高級教師,三歲時就認識3500多個字,他被冠以神童別人家的孩子的稱號。除了學習,父母要求他各個方面都要拔尖。他的成長軌跡,像一條直線,筆直而清晰。

學生時代,劉旸的生活幾乎被習題填滿。從早到晚,他的時間被切割成一塊塊,每一塊都塞滿了功課。中學時,臥室的飄窗邊堆滿了小山一樣的練習冊,他感覺自己像希臘神話中的西西弗斯,練習冊是那塊永遠推不到頂的石頭。疲憊時他喜歡望向窗外,目光穿過石頭,至少給他提供了一種想象到空間——等這些題都刷完了,就能看到更美的風景。

如果考試成績不理想,等待劉旸的會是一次冷戰,考得越不好冷戰的越久。因此在他的人生觀里種下了一個邏輯——只有優秀才可以得到父母的愛。有一次參加學校里的400米比賽,不擅長運動的劉旸一直在尾端,看臺上的同學們對著他喊加油,但劉旸卻覺得這應該是大家對他的嘲笑,他不相信失敗的人值得被鼓勵和認可。

被身邊的人看輕,成為了少年時期刻在劉旸心頭的一場噩夢。11歲時,他隨父母從內蒙古搬到北京,這段經歷后來被他寫進脫口秀的段子里,用幽默的方式解構了被北京同學們嘲笑匈奴”“騎馬上學的羞恥感。這些言論,在一個內心敏感的男孩心底積壓成了一種難以言說的感受。直到成年后,他才通過心理咨詢的方式,勉強與童年的自己和解。

兒時曾經的一部分快樂來自相聲,小劉旸會把買來的相聲磁帶翻來覆去地聽。美好的回憶一旦打開,當下的疲憊也能消除一些,如今劉旸會意識到,相聲也帶給他很多脫口秀段子中的創作靈感與寫作技巧,當然二者也存在差異。不過當年,最先展現出來的是他的表演天賦。

有一段時間,劉旸喜歡模仿春晚里趙麗蓉的小品。有一次,他興致勃勃地在家里表演《打工奇遇》的片段,卻只換來母親一句淡淡的評價,要模仿就要好好模仿,認真研究認真學,得模仿得讓大家都覺得好才行。這句話像一盆冷水,澆滅了一個小孩兒玩耍的天性。

不管是來自父母的冷水與冷戰,抑或是劉旸想象中的對加油的不配得感,在他的童年時都沒有得到很好的安置。劉旸自稱是個社交低能的人,他說他很少主動與人建立聯系,甚至在心情極度郁悶時,也從未想過找朋友排解。小學、初中、高中的同學,他幾乎都斷了聯系。初中時一個玩得特別好的朋友,近幾年兩人加上了微信,但劉旸還是想不出有什么理由約對方出來,于是又漸漸疏遠。

情感連接,在劉旸的世界里,權重占的極低,他的生活被高強度的工作填滿。在小紅書上,他分享了自己的時間管理方法:先排定主要任務,然后見縫插針地把剩余事項塞進行程里。這種近乎苛刻的自律,在很多人看來不可思議,甚至有人說他想紅想瘋了。他在作品《越獄的夏天》里對此有所回應:努力還有錯了?對他來說,努力,是一種讓自己感到安心的方式。

劉旸3月22日在西安“身心俱疲”專場演出上

他發現臺下的學生們越來越難被點燃

”“努力”“想紅”——這些標簽,指向了劉旸內心深處對一種高濃度激情生活的追求。這種追求,畢業后將他引向了新東方。那時的他,懷揣著對教育行業的憧憬,成為了一名英語老師。吸引他的,是那些名師身上散發的激情與才華。他記得同事宋浩的講臺上總是堆滿了學生送的花,這簡直太神奇了!回憶到這里時,劉旸的眼神再次充滿火花。

劉旸當年的講課視頻如今在網上依然被流傳,彈幕中不時飄過發量驚人我已經想笑了之類的留言。他的喜感在那時已經顯現。有一次去上班趕上北京的下雪天,劉旸在公交車上就開始琢磨如何編個開場能更吸引學生們。到了課堂上,他講起南方人見到雪是什么樣,北方人見到雪又是什么樣,這種即興的幽默瞬間點燃了課堂氣氛。后來他也成為了很受歡迎的新東方老師,并從這份工作中獲得了不小的滿足感。

在劉旸心中,自己課堂的核心精髓應該是勵志,他追求用頂尖的方法,給學生帶去巔峰的課堂體驗。比如他會在某個學生灰心喪氣的時候送上自己精心打磨的語錄,希望可能點亮對方的生命道路。但后來他發現,當現實里的上升通道開始變得狹窄,自己的勵志越來越起不到作用。

2015年起,劉旸開始參加夢想之旅”——全國大中學生勵志巡回演講,接連的幾年巡講卻讓他倍感沮喪。他發現,臺下的學生們越來越難以被點燃,他們眼中的光芒很快就會消失。劉旸回憶稱,比如講到‘努力就會有結果這句話,學生們不再相信。無數次的冷場讓他感到與學生的聯結斷裂了。死灰一樣的眼神是點不燃的,怎么勵志呢?從那時起,新東方老師這個頭銜讓他越來越沒有成就感。

隨著互聯網教培行業的興起,劉旸認為學生更加在意的是幻覺而非方法。那些不注重基礎學習的騙術教學法大肆流傳,他對整個行業感到灰心。對他來說,已經到頭了。

他想做全國前十,而不是前一萬

從一個百萬年薪的新東方老師轉行做全職脫口秀演員,這個看似冒險的決定,對劉旸來說,是經過縝密計算的。

早在轉行前,劉旸在脫口秀領域的表現已經足以證明他的實力。 2015年,他第一次站上了脫口秀舞臺;2018年,他參加上海國際喜劇大賽,拿到冠軍。以當時脫口秀線下專場的數量到門票的銷量,他幾乎已經躋身全國前十。他深知,要想在某個領域真正做好,光有信心遠遠不夠,他需要大量的時間來思考、精進,而不是被另一份工作分散精力。

作為一個典型的“J型人格2020年劉旸請同事幫他算了一筆賬:如果全職做脫口秀,2021年的收入會是多少?他給自己設定了一個底線——如果收入砍半,他還能接受,至少生活質量不會出現斷崖式下跌。朋友計算出的結果比砍半還要好一些。

辭職的決定得到了父母和妻子的支持。但最終讓劉旸下定決心的,是黃執中的一句話,如果我繼續做會計,頂多是一個三流的會計,但是做辯論,世界上會多一個一流的辯手。這句話深深觸動了劉旸。他意識到,如果繼續按照市場推崇的方式教英語,他可能連全國一萬名都排不上。但如果做單口喜劇演員,他非常有信心進入全國前十。

2021年,脫口秀綜藝迎來了大爆發,但對劉旸來說,這一年卻是備受打擊的一年。由于一開始沒有踩中線上綜藝的檔口,他感受到了一種巨大的落差——不紅!如何形容這種感覺?他說,孤獨感快把人都吞噬了

像小時候一樣,成年后劉旸還是非常在意身邊人的評價,尤其是同行。有時,他會陷入極度的自我內耗,我沒有名氣,同行會不會瞧不起我?

一次去開放麥演出,當晚主持人介紹當天的演員時,調侃了五分鐘劉旸不紅,說北京四大脫口秀演員石墨鹿教”——石老板、周奇墨、小鹿都火了,唯獨劉旸教主沒人知道。然而,當天線下的很多觀眾其實是看過劉旸專場的,他們認識他。這件事加深了劉旸的疑——他確實會被同行看輕。那五分鐘里,底下的觀眾沒有人笑。這次事件,劉旸在很多采訪里提到過,但是他依然很氣憤,說自己當時如同被炙烤,就像挨了五分鐘純粹的罵。

火車駛向云外,夢安魂于九霄

那段時間,劉旸去看了刺猬樂隊的演出。在聽趙子建唱《火車駛向云外》時,那句一代人終將老去,總有人正在年輕一下子擊中了他,讓他感到特別悲傷,甚至絕望。他覺得自己像拼了命地奔跑,卻不知道到底能不能成功。我會先死還是先成名?我還有奔頭嗎?歲數不會等人的,人的努力要比歲數的消耗更快才行,我能趕上這個速度嗎?那晚,他喝得特別醉,陷入極度的自我懷疑。

事實上,那句歌詞也是趙子健在最悲傷、最不想干的時候寫的。骨子里對優秀極致的追求,害怕被人嘲笑,看不起,這些因素一致的推著劉旸下了決心——我得紅一次。

于是,他開始參加《喜人奇妙夜》,更加努力地錄播客,參加線下演出。他加倍努力用刻意練習來提升自己的喜劇技巧。他不相信一瞬間的創作靈感,而是相信經過千錘百煉后,自己的技能會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然而,真正讓劉旸蛻變的,是去學習了表演。這段經歷最大的作用是增加了他的人生維度,幫助他的情緒恢復彈性,走出麻木,重新變得敏感起來。

劉旸記得,表演課上,老師會逼著大家去演繹別人的人生。有一個“星爺訓練法,是在黑板上寫一些詞,比如溫文爾雅”“古惑仔”“瘋狗,表演的場景是點菜,需要演出每種人不同的神態。在四個月的學習期間里,劉旸扮演了各種不同的人物,仿佛體驗了很多次的人生。他記得老師李梅經常說的一句話:作為人,你可以對價值有批判;但作為演員,你對所有的價值觀只能去理解。

比如,老師推薦的一本書里的女主角叫米尼。劉旸看完后,對主人公的舉止怎么都無法理解。以前,他會覺得這個女人愚昧,想把她罵醒。但在老師的指點下,他意識到,如果要演她,就必須先理解她。

在體驗過很多人的人生之后,再回到自己的人生,劉旸變得更豁達了。原來,人生有這么多可能性。他形容,如果說第一次轉學到北京是在物理意義上讓他暴露在更豐富的信息源中,那么這次表演課則讓他在精神世界里大肆吸收了養分,學會了用更柔軟的心態面對自己。

他希望兒子無論優秀與否都能得到真心的加油

終于,機遇開始又垂青于他。在《喜劇之王單口季》上,劉旸獲得了第五名,而在《喜人奇妙夜》中,他斬獲了最佳喜劇編劇獎,成為節目最大贏家。紅了以后的劉旸,依然焦慮又痛苦。他擔心自己是否還能繼續創作出好段子,擔心今年是否就是他人生最高光的一年,擔心是否能在作品上再有突破。現在寫短劇,以后還能不能寫電影、電視劇、話劇?

作者: [美] 安德斯·艾利克森 / 羅伯特·普爾 著 王正林 譯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6-11

他依然很努力,劉旸信奉思維導圖,相信一萬小時理論,最喜歡《刻意練習》這本書。除了對作品的精雕細琢,就連錄播客,他也在刻意研究規律,琢磨出梗的節奏。對他來說,播客、脫口秀、 Sketch,都是他練習喜劇表達的方式,只是在鍛煉不同的肌肉而已。雖然在很多人眼里,劉旸同時做很多事,像是想紅想瘋了,但在他看來,他只是在做不同的表達,鍛煉不同的能力而已。

他已經決定褪去一些敏感,不再像過去那樣像低壓探測器一樣,害怕冷場,過分在意別人的看法。在參加《喜人奇妙夜》時,他發現自己除了開播的瞬間和《八十一難》大火時心情有所波動外,后面即使真的火了,心情也沒有太大波瀾。

劉旸開始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作品本身。比賽時,他想的都是本子怎么寫,開始不那么在乎外界的評價。2022年之前是刻意對批評麻木,只看贊美的話,2024年之后我對任何評價,包括夸獎都屏蔽了。他對界面文化說道。

他也受到《喜人》里另一個演員土豆的影響,土豆這個人痛苦,他每時每刻都痛苦,但他只為自己的創作痛苦。劉旸認為,人這一生,應該有選擇地只為一兩件事痛苦。要把痛苦的精力和能力都放在這一兩件事上,這個很重要。他不忘向記者叮嚀著。

播客錄制現場

正式采訪的那晚,是在北京東四胡同的單立人club,劉旸主持的第500期無聊齋節目《【見面聊聊】告別2024,祝你健康安寧得到不計其數的錢!》錄制結束后。節目錄制完畢已經是晚上十點半,坐在工作室繼續接受采訪的劉旸帶著天生理科生的精確,說他當晚錄節目時喝了八瓶共4000毫升的水。工作人員問他累不累,他笑著說,比起之前每天說十幾個小時,這都不算累。在一旁等待他的還有他的自媒體運營團隊,采訪結束后,他們還要補拍當天的素材。

如今,劉旸也成為了一名父親。他覺得最大的變化是,變得更有耐心了,對很多事都多了很多同理心。

在《喜劇之王》總決賽上,他準備了一封給兒子小野的信,表達了一個父親最深的祝福:我從小骨子里不相信一個不優秀的人能得到大家的贊譽,從那之后我就成為了一名很努力的人,在我參與的各項領域都想做到最好,做不到最好的領域我壓根不參與。我希望無論你優秀與否,看臺上都會有真心的加油。我希望你可以不一樣,也許不優秀也可以,也許被愛不需要資格,也許只要能開開心心的活著,就算是跑最后一名也沒關系。

同題問答

界面文化:你最喜歡的脫口秀演員是誰,為什么?

劉旸:Dave Chappelle、路易斯·C·K,他們在一些很重、很嚴肅的議題,能用充滿腦洞的語言去表達,能化解掉,特別能調侃。路易斯·C·K會更奇葩一些。

界面文化:怎么看待脫口秀行業現在在國內的繁榮?

劉旸:作為創作者肯定是誠惶誠恐的,因為現在這個繁榮會導致大量的觀眾每周都看脫口秀,但是大家的創作是跟不上的。一個月能有個五分鐘的新段子都已經算是寫得快的了。大家跟不上就會刷老段子,但是經常刷到老段子就會折損市場口碑,所以現在是有點發展太快了。

界面文化:需要不斷找新的梗不斷創新會是內容創作鏈條里最難的事嗎?

劉旸:寫新的梗不是最難的,技巧是最難的,技巧的提升會比尋找素材難得多。如果素材無限,但是每個素材都用同一樣的創作處理方式,大家很快就會聽膩。只要生活就會有素材,所以最難的還是結構的創新。

界面文化:是脫口秀好笑就可以,還是也需要在創作里加上一些其他價值?

劉旸:我覺得是好笑就可以,但是這兩種誰也別評判誰,有的人是好笑中有點表達,高級了一些,沒有問題,但是如果純為了這個去寫我覺得也不太好。有些人會權衡,比如這個地方我是去發出聲音更重要,還是在這兒完完全全變成梗了。我覺得是藝術創作的不同,我會比較傾向于變成梗,因為我不希望我的表達讓人覺得很沉重。我喜歡的演員,基本上都是這樣,都是點到為止,好像說了又好像沒說,這是我眼中最好的。

界面文化:“標簽金句會困住你嗎?

劉旸:這個會困擾我,因為線上就需要這個,線上就需要一個標簽,才好傳播,大家才能記住你。但是我也挺樂觀的,我覺得人一定會創造出一種新的喜劇技巧,不用標簽、不用金句大家也能記住你,我覺得會有那么一天。

界面文化:預判一下脫口秀行業的未來?

劉旸:在悲觀的層面上,我覺得世界在變壞,國外的單口喜劇現在好笑的真不多,經典的都在過去。不過在中國脫口秀行業還是越來越好的,因為還沒有到行業的半衰期,現在還是呈放射狀的開枝散葉,現在中國還沒有做到每一個城市有一個俱樂部,但是幾乎做到了每一個城市都有人說相聲,每個大學都有相聲社,所以脫口秀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遠沒有到鼎盛的時期,我們要為那一瞬間做好準備。

(本文按語部分寫作:徐魯青,文中圖片由受訪對象提供)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英吉沙县| 景德镇市| 博爱县| 瑞金市| 友谊县| 普兰县| 响水县| 四会市| 武夷山市| 宣城市| 巴马| 鄱阳县| 和林格尔县| 舒城县| 麟游县| 荣昌县| 莱阳市| 肥乡县| 获嘉县| 伊金霍洛旗| 彭泽县| 错那县| 平安县| 大邑县| 台安县| 慈溪市| 洛隆县| 开原市| 南木林县| 开封县| 博罗县| 浮梁县| 额济纳旗| 慈利县| 满城县| 宁国市| 鄯善县| 滦平县| 桂阳县| 望城县| 钟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