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偶
現代偶像劇之后,愛優騰又跟懸疑劇杠上了。
3月18日,愛奇藝反扒緝盜劇《黃雀》在央八黃金檔上新,該劇由郭京飛、祖峰、秦嵐等主演,講述鐵路反扒精英郭鵬飛與其搭檔李唐,在短短十二天內與多個盜竊團伙展開快節奏的驚心較量,讓人直呼上頭。
3月25日,電視劇《棋士》在央八和騰訊視頻全網獨播,講述王寶強飾演的圍棋老師崔業因一場意外卷入罪案,并逐步走向犯罪,由于故事結構上與知名美劇《絕命毒師》相似,被網友戲稱為“絕命棋師”。
3月28日,由懸疑專業戶段奕宏主演的優酷12集懸疑刑偵劇《沙塵暴》播出,給大西北題材又添一員猛將,也讓優酷的白夜劇場好戲不斷,持續保持高頻輸出。
從題材、制作和演員陣容上可以看出,懸疑劇已經成了劇集市場扛把子,而三大平臺劇場上百部存貨待上,不知誰能在2025開個好頭。
01、懸疑劇卷題材卷主創,口碑和流量難兩全
愛奇藝和央八同步播出的刑偵劇《黃雀》,以2000年初的鐵路反扒隊與各路盜竊團伙為故事舞臺,是國產劇中少有的以火車站為主場景的反扒題材。
劇集的優點在于場景聚焦,細致還原了“刀片割包”“仙人跳”“飛車搶奪”等盜竊手法,大量車廂和站臺的追捕戲,鏡頭始終緊跟著人物,讓觀眾仿佛置身現場,沉浸感很強。
同時《黃雀》如美劇的節奏感,結構緊湊。一集《黃雀》堪比普通國產劇好幾集的容量,觀眾的注意被牢牢抓住。
與傳統刑偵劇的單元案不同,《黃雀》中的案子發生得很迫切,一個案子接著下一個案子,如追查外國友人美金遭竊時,第一個案子里失蹤的眼角膜還未找到。
類似于去年大熱的《我是刑警》,《黃雀》同樣展現了制作團隊在角色塑造上的精心策劃。
劇中的反扒警察形象生動逼真,他們混雜在人群中時幾乎與普通市民無異,新加入反扒大隊的成員李唐,在第一天報到時,竟然將一位貌不驚人的反扒警察誤認為是扒手。
但雙線敘事、外加案子節奏的多而密也引發了吐槽,就是過分考驗觀眾的理解力。每條時間線上出場的人物案件眾多、線索雜亂,很容易讓人暈頭轉向。
此外,《黃雀》的主創團隊與2021年備受贊譽的諜戰劇《對手》相同,由制片人張海東、編劇王小槍和導演盧倫常組成的“鐵三角”再度聯手合作,或許這也解釋了本劇的熱度是同時期之最。
而騰訊視頻X劇場迎來的首發新作《棋士》,最大的看點莫過于王寶強時隔12年后再度回歸電視熒屏,并與韓三平共同擔任監制,自然讓觀眾期待很高。
圖源:酷云EYE
背后監制公司萬年影業在懸疑領域有多部代表作,2023年為X劇場打造的古裝懸疑劇《繁城之下》曾大受好評。
最大的特點是別出心裁地將圍棋術語融入劇情和動作設計,如陳明昊菜場追捕嫌犯時,鏡頭俯拍下的軌跡是圍棋中的"征子"路線。銀行劫案監控視頻里,劫匪運動軌跡與昭和棋圣橋本宇太郎的名局相似,這種極具創意與觀賞性的設定,讓《棋士》在圍棋論壇引發熱議。
故事采用雙線結構的路線,只不過不是崔業與綁匪的雙向視角,而是以崔業的人生分化,看出人性的掙扎與抉擇。
第一集《棋士》就以極高的效率刻畫了男主復雜的處境和人物關系,為男主命運滑落的斜坡和兄弟對抗搭好了擂臺。但從第二集開始,篇幅逐漸均勻分散在這盤棋局的諸多人物上,筆墨與篇幅放在群像塑造上,將人物的選擇與轉變打磨成最核心的懸念。
比如溫文爾雅的慈善企業家王紅羽,背地里唯利是圖,目中無人地干著高利貸。安穩老實的銀行職員秦曉明,偷偷給別人做白手套洗錢。搶劫銀行的悍匪夏生,竟然只是個二十出頭的大男孩。
不過配角戲份很難吸引人,缺乏辨識度的反派和配角,對比主角內心劇變顯得有些輕佻。故事中也確實有太多情節是靠巧合推動關鍵情節,這進一步降低了質感與可信度。
這種失焦,不僅造成了《棋士》在主題與類型上的游移不定,也明顯破壞了劇集質感。這也導致,除了主演王寶強的演技和制作,諸如劇情走向、敘事節奏、人物邏輯等方面都飽受詬病。
最晚上線的《沙塵暴》以“舊案重審”為開端,以各方視角不斷去拼湊真相,并勾連起每個人心中的陰暗面,懸念方面也算環環相扣,每集最后都會留一些懸念讓人追下去。
在西北小城風土人情的刻畫上,攝影和美術也做得可圈可點。架空的庫魯縣曾經是一個富??h,依托礦區繁榮,又因礦脈的枯竭而衰落,生活在這里的年輕人的壓抑感和迷茫感,伴著風沙撲面而來。
加上小鎮上都是熟人,他們之間的關系應該存在很多隱情,錯綜復雜,每個人都會因為自身的利益與命運,以及與周邊人的情感糾葛,成為兇手或者幫兇。
整體來看,《沙塵暴》目前是一部沒有太大短板的懸疑刑偵劇,表演踏實落地,懸念緩緩鋪陳,線索細節拉滿,只是人物犯罪動機始終不明,也沒有強烈的劇情反轉,只是每個角色都有“謎語人”屬性,有爛尾之嫌。
圖源:燈塔專業版
也正是缺乏劇情強沖突,《沙塵暴》雖然上映較短,但熱度遠低于同類型懸疑劇。想要后來居上,還是得靠后續出現神展開。不然大概率在不溫不火中,默默完結了。
02、深化劇場模式,懸疑已是“頭牌”?
曾幾何時,愛奇藝通過《無證之罪》《沉默的真相》《隱秘的角落》幾部里程碑式的作品,成功打開了國產懸疑的大門。
但此后幾年間,迷霧劇場先后推出的《八角亭迷霧》《在劫難逃》《回響》等風格各異的懸疑劇集,反響都不佳。2024年《不可告人》《看不見影子的少年》《錯位》《風中的火焰》等一系列作品,更是沒掀起多少風浪。
直到2025開年的《漂白》,迷霧劇場總算等來一部全民熱議的話題之作,后期卻陷入“抄襲”和“娛樂化犯罪”的輿論漩渦,口碑也因爛尾導致崩盤。
優酷在懸疑賽道的轉折,在于去年將懸疑劇場升級為“白夜劇場”,布局思路也從簡單的“懸疑+”調整為討論度更高的“社會派推理”,并接連發出《微暗之火》《新生》《雪迷宮》《邊水往事》等品質之作,整體上都取得了不錯的聲量。
既有《新生》這樣在集均播放和商業化皆有出色表現的精品短劇,也有諸如《邊水往事》這種強情節、快節奏、大尺度的黑色題材,據酷云數據,該劇累計播放量7.97億,最高播放市占率12.59%。
盡管這些劇集各具特色,它們共同塑造了一個鮮明的“優酷懸疑精品”廠牌形象:劇情緊湊精煉、風格突出、敘事手法創新、主題層次多樣。
每一部作品都在力求突破傳統框架的同時,保持了高質量的制作水準,為觀眾提供了獨特而豐富的體驗。這種一致性不僅加強了品牌識別度,也展示了優酷在懸疑題材上的專注與創新。
騰訊的X劇場則是后發制人,首部作品《漫長的季節》一鳴驚人,收官至今還保持著100萬人打出的9.4的高分,且躋身豆瓣華語懸疑劇集TOP3。
后續上新的《繁城之下》《歡顏》兩部劇集也均收獲較高口碑,豆瓣評分分別穩定在8.5和7.8。可惜收官作《黑土無言》未能延續X劇場前三部作品的高口碑,不僅話題熱度不及預期,豆瓣評分也僅剛過及格線。
此后騰訊X劇場在2024年徹底缺席,也展現騰訊在布局時的束手束腳。一是X劇場既要多元化又不以強類型為賣點,更多還是通過先鋒的多元化內容試水。二是騰訊視頻沒想到一出手便震驚業界,也使得后續廠牌計劃需要精細的規劃與投入。
在過去三年中,每年都有現象級的懸疑作品出現,為行業注入信心。
2022年的亮點是《獵罪圖鑒》和《開端》,而2023年則以《狂飆》和《漫長的季節》吸引了大量觀眾。即便是表現平淡的2024年,也有《新生》和《我是刑警》兩部作品脫穎而出。
進入2025年,《獵罪圖鑒2》和《漂白》依然在集均播放量上名列前茅,成為當前的佼佼者。即使面對諸多不確定性和市場疲軟,懸疑劇的表現始終穩定,顯示了其強大的吸引力。
一旦懸疑題材的作品突破圈層限制,它們不需要預先的認知基礎,也不受性別約束,能夠觸及各個年齡層及社會各階層的廣泛受眾。例如,《隱秘的角落》中的“爬山”梗,《開端》里讓人毛骨悚然的卡農手機鈴聲,以及《狂飆》中告訴老漠想吃魚的情節等,都成為了全民熟知的現象級話題。
此外,懸疑類型自帶社會話題度與情節吸睛度,只要主創團隊用心耕耘,更容易打造出有分量、高評價的作品。通過將人物置于極端情境,輔以獨特的緊張感和復雜性,揭示社會和人性的多面性,給觀眾心靈的帶來強烈的沖擊與力量。
梳理愛優騰芒2024—2025年劇集片單,“懸疑”依舊是各平臺內容布局重點。
圖源:德塔文數據
據新識研究所不完全統計,2025年各大平臺待播懸疑劇近60部。優酷布局力度最大,有《黑夜告白》《勢在必行》《真相大白》《懸案》《隱瞞之事》《無聲的回響》《曠野之境》等20余部懸疑劇待播;愛奇藝迷霧劇場將上新《樹影迷宮》《命懸一生》《低智商犯罪》《借命而生》《正當防衛》等細分題材作品;騰訊視頻儲備了《人魚》《五個失蹤的少年》《迷墻》《人之初》等十余部作品。
懸疑劇大量涌現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劇場品牌影響力,但各平臺懸疑劇場的差異化仍需加強,如何避免同質化,將是平臺未來要思考和探索的主要方向。
特別是愛奇藝和優酷都在近期提出要以集數更少、單集制作成本更高、投資回報率更高的精品懸疑為重心。從《漂白》和《沙塵暴》的播出就可以看出平臺變革的端倪,只是如何揚長避短、再創輝煌,三大平臺還需摸索出自己的道路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