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半導體產業縱橫
存儲芯片正式開始漲價浪潮。
自此,存儲市場長達多半年的低迷態勢,終于迎來轉折。
存儲芯片的兩大主力產品 NAND 與 DRAM,在新一季度的市場表現也各不相同。
01、NAND,開始漲價
打響漲價第一槍的是NAND存儲大廠閃迪,其表示將于4月1日開始實施漲價,漲幅將超10%,該舉措適用于所有面向渠道和消費類產品。
緊接著美光也告知將針對新訂單提高價格,平均漲幅約11%。3月25日,美光直接發布漲價函,預計此次漲價幅度將在10%~15%。
之后,SK海力士、三星相繼宣布將于4月同步上調NAND閃存價格。
根據渠道反饋,國產存儲公司的零售品牌致態宣布,將于4月起上調提貨價格,漲幅可能超過10%。
一系列消息接踵而至,在業內引起軒然大波。
新一季度,NAND 芯片價格出現反彈,這主要歸功于各大 NAND 龍頭果斷且迅速地調整減產措施。
隨著2024年NAND產品價格走勢疲軟,為提早應對市場供過于求問題,美光、三星、SK海力士、鎧俠等原廠陸續從2024年第4季重啟減產措施,借此阻止NAND價格的下跌趨勢。
今年1月,美光新加坡NAND廠突發斷電,導致NAND供貨吃緊。群聯科技執行長潘健成亦透露,雖從2024年12月已向美光下單采購,但近期卻意外發生交貨不足的問題。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兩大韓廠的減產措施也在持續發酵,其中三星在3月的交貨量僅有原先訂單的20-25%。
其實,早在上個月,現貨市場的動向就透出了一些不尋常的信號。
CFM的報價顯示,小容量的eMMC以及一些SSD產品的價格已悄然上升,個別渠道也開始了漲價的試探性動作。
TrendForce近日發布報告稱,預計2025年第二季NAND Flash價格將止跌回穩,環比增加0-5%。其中Client SSD合約價將季增3%-8%;Enterprise SSD合約價將持平第一季;eMMC合約價將與上季持平。NAND Flash Wafer合約價將季增10%-15%。
疊加上述存儲龍頭的最新漲價動作,市場上已經有人嗅到這一商機,開始囤積SSD了,盼著在NAND價格飆升之際大賺一筆。
02、DRAM,跌幅收斂
再看DRAM市場在今年第二季度的價格走向。
先說結論,盡管DRAM市場還沒有明確的漲價聲音傳出,但可以確定的是,第二季度DRAM市場價格跌幅將同步收斂。一般型DRAM價格跌幅將收斂至季減0%-5%,若納入HBM計算,受惠于HBM3e 12hi逐漸放量,預計均價為季增3%-8%。
具體數據方面:
在PC DRAM領域,DDR4價格走勢偏弱,環比下降3%-8%;DDR5價格環比基本持平。
在Server DRAM領域,DDR4跌幅低于市場預期,環比下降3%-8%;DDR5價格也環比基本持平。
在Mobile DRAM領域,LPDDR4X跌幅將收斂至季減0%-5%;LPDDR5X價格將季增0%-5%。
在Graphics DRAM領域,GDDR6跌勢將收斂至3%-8%;GDDR7價格將持平上季或緩跌,約下降0%-5%。
在Consumer DRAM領域,DDR3合約價環比持平,DDR4合約價季增0%-5%。
綜合來看,DRAM的價格還未來到正向增長區間。DRR5的合約價格大約是從今年2月起持續上漲,LPDDR5X的價格也相對穩健,但DDR4、DDR3、GDDR6等產品還在給存儲市場“拖后腿”。
近日有研究機構對8家相關企業進行采訪后發現,很多觀點認為“對賣家來說,沒有能夠替代中國的市場,再加上受到低價的中國產品影響,價格正在下降”。關于接下來的DRAM價格,企業認為可能要到下半年才會上漲的觀點居多。
03、HBM,市場暴漲880%
近日,SK海力士表示未來 AI 內存的需求前景光明。
預計今年HBM在SK海力士DRAM總銷售額中的占比將超過50%。SK海力士CEO兼總裁
郭魯正表示:“大型科技公司正在擴大投資,以確保在人工智能市場的領導地位。由于圖形處理單元(GPU) 和定制芯片 (ASIC) 的增加,我們預計 HBM 的需求將出現爆炸式增長。”他補充道,“今年的 HBM 市場預計將比 2023 年增長 8.8 倍以上,另一種 AI 存儲器企業固態硬盤 (SSD) 市場預計也將增長 3.5 倍”。此外,對于‘DeepSeek沖擊’,他持樂觀態度,并表示,如果各種 AI 生態系統被激活,將有助于在中長期內增加(對 HBM 的)需求”。
為了繼續引領AI市場,SK海力士還將繼續準備CXL等下一代技術和產品。郭魯正表示:“除了HBM以外,我們還準備了CXL、LPCAMM2、SOCAMM等多種解決方案,從而不僅僅作為AI內存供應商,還能提供綜合解決方案。”
04、國產存儲廠商,蓄勢待發
如果說,以前的存儲市場主要被國際廠商所包攬,如今國產廠商的強勢出擊,硬生生把這一格局,撕開一道大口子。
在三星和SK海力士對華出口的存儲產品組合中,三星主要向中國供應LPDDR、NAND Flash、圖像傳感器和顯示驅動器IC等。SK海力士則專注于DRAM和NAND產品的生產和銷售。
從去年開始,隨著國產廠商競爭加劇,DDR3和DDR4內存收益下滑,三星、SK 海力士、美光便在中國大陸的這一市場中逐漸淡出。
預計從今年夏季開始,由于這些主要廠商的退出,市場上DDR3和DDR4的供應將顯著減少。而這些需求的承接方,正是大批國產存儲芯片公司。
因此,在存儲市場復蘇之際,國產廠商有望迎來新的機遇。
從國內市場來看,國產NAND產品近期漲價基本已成事實。
近日,一家國內存儲模組廠商負責人表示,今年所有存儲芯片原廠的價格都在漲。幾家存儲芯片原廠的報價,在同一時期內都會比較接近,差異不會很大。其中,“小容量NAND是這一輪漲價里最先有反應的品類,也是最早反彈的品種”。
目前存儲芯片制造商轉向大容量NAND生產,小容量eMMC等產品制造轉由模組廠商承擔,受原廠晶圓定價影響。比如佰維存儲、江波龍等模組廠商均基于原廠NAND推出eMMC產品。
因此,在小容量市場復蘇之際,這兩家公司將同步受益。
佰維存儲在接受23家機構調研時表示,在嵌入式存儲領域,公司BGASSD已通過Google準入供應商名單認證;在PC存儲領域,公司SSD產品目前已經進入聯想、宏碁、惠普、同方等國內外知名PC廠商,此前佰維存儲就表示,其旗下SP406/416系列企業級PCIe4.0 SSD、SS621系列企業級SATA SSD,與聯想服務器完成兼容性測試并獲認證,強化企業級市場布局。
技術研發層面,3月初,佰維存儲宣布,其自研的eMMC主控芯片SP1800已完成批量驗證支持QLC顆粒并針對智能穿戴設備優化功耗,同時具備端到端數據保護能力,適用于車規級應用場景。
據悉,2024年,佰維存儲智能穿戴存儲業務收入同比大幅增長,2025年將深化與Meta等客戶在AI眼鏡領域的合作。
江波龍近日正式向香港聯交所遞交了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H股),并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的申請。目前,江波龍在產品布局上持續發力,其首顆32Gbit 2D MLC NAND完成流片驗證,覆蓋SLC/MLC多容量產品,適用于網絡通信、安防監控等領域。該公司目前擁有嵌入式存儲、固態硬盤、移動存儲和內存條四大產品線,經營三個主要品牌,分別是FORESEE、Zilia、雷克沙。
其次,目前國內多家芯片廠商布局NAND存儲芯片。包括兆易創新、東芯股份、江波龍等。不過,兆易創新、東芯股份NAND產品均為2D SLC NAND。而本輪NAND漲價主要以3D NAND產品為主,而2D NAND今年價格始終平穩,未見明顯價格拐點。
DRAM方面,北京君正于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正在積極推進DRAM產品的更新迭代,采用20nm工藝的新產品預計將在2025年推出樣品,后續還將陸續推出更新工藝的DRAM產品。此外,北京君正還計劃在20nm工藝產品之后,繼續推進更先進工藝的DRAM產品研發。
05、存儲龍頭,期待回春
在剛剛過去的第一季度,存儲巨頭們過的可并不算如意。
美光:存儲業務營收狂跌20%
近日,美光發布了截至2025年2月27日的2025財年第二財季財報,盡管在這一季度中美光實現營收80.5億美元,同比增長38%。但單拎出來其存儲業務部門(SBU)看,可以發現美光也面臨著存儲市場逆風的壓力。
財報顯示,美光SBU營收14億美元,環比下降20%。
三星、SK海力士:對華出口暴跌
2024年,韓國芯片出口總額高達1330億美元,其中近四成來自中國訂單。
去年,三星和SK海力士這兩家公司依托中國《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相關舉措,在華銷售額實現大幅增長。
三星電子3月12日公布的業務報告顯示,公司去年對華出口額同比增加53.9%,為64.9275萬億韓元,超過對美出口額61.3533萬億韓元。在公司對華出口額中,芯片銷售占絕大部分。另據三星電子審計報告數據,公司在中國西安的NAND工廠(銷售額11.1802萬億韓元,營業利潤1.1954萬億韓元)和上海的半導體銷售分公司(銷售額30.0684萬億韓元)去年銷售額也大幅提升。
SK海力士同樣在中國市場取得了穩健增長。其無錫DRAM工廠去年不僅成功扭虧為盈,營業利潤達到5985億韓元,銷售額也同比增長64.3%,凈利潤同比大增65.4%。SK海力士在中國的銷售額為5.6萬億韓元,較前年有所增加。
暴漲之后,在2025年開年,形勢急轉直下。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一月,韓國對華芯片出口暴跌22.5%,2月跌幅擴大至驚人的31.8%。行業預測,3月跌幅可能突破30%,芯片出口量或將創十年新低。
"以前是訂單接到手軟,現在倉庫堆滿芯片賣不出去。"韓國半導體行業人士近日感嘆,這個曾憑借存儲芯片傲視全球的產業,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寒冬。
三星、美光、SK海力士等廠商此前已經退出SLC NAND Flash市場。出于成本效率因素考慮,市場預計后續海外存儲原廠可能逐漸退出MLC NAND Flash市場。隨著國際巨頭的逐漸淡出,國產存儲公司的發揮空間便更大了。
隨著三大存儲龍頭逐步轉向附加值更高的HBM、DDR5等領域。上個月,SK海力士宣布推出面向 AI 的超高性能 DRAM 新產品 12 層(12Hi)HBM4 內存,并在全球率先向主要客戶出樣了 12Hi HBM4。
AI大模型訓練催生海量算力需求,HBM在DRAM市場的占比已近30%,預計到2026年HBM4將推動定制化需求爆發。英偉達、AMD的新品發布周期,與三星、SK海力士的技術迭代形成共振,在此背景下,國際存儲龍頭便可在存儲市場的復蘇浪潮中享受更為豐厚的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