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AI技術加速迭代的浪潮中,科創板正成為創新力量的重要舞臺。值得關注的是,聚焦這一領域的科創綜指ETF博時(589900)緊密跟蹤科創板“全家桶”—— 科創綜指,該指數聚焦“硬科技”,科創板市值覆蓋更全,長期表現跑贏科創50指數。
2025年4月1日,A股三大指數午后漲跌不一,截至當前,滬指漲0.31%,深證成指跌0.01%,創業板指跌0.07%,CRO、創新藥板塊漲幅居前。
ETF方面,科創綜指ETF博時(589900)漲超1%,截至當前成交額已超8000萬元,交投活躍,盤中交易溢價。
成分股多數上漲,和元生物20CM漲停,國光電氣觸及漲停,熱景生物、科興制藥、聚石化學、艾迪藥業、固德威、百奧泰等股票跟漲。
近日,國家藥監局發布《2024年度藥品審評報告》。報告顯示,2024年我國全年批準1類創新藥48個,涵蓋腫瘤、神經系統疾病、內分泌系統疾病和抗感染等近20個治療領域。
長城國瑞證券指出,近期醫藥行業多重政策及研發進展釋放積極信號,建議關注創新藥及國際化能力突出的龍頭企業,把握結構性機會。政策面上,2024年度藥品審評報告顯示創新藥審批維持高效,疊加醫保動態調整機制優化及集采政策優化方案,政策組合拳正從"控費"向"鼓勵創新"傾斜。行業層面,恒瑞醫藥、百濟神州等企業在ELCC大會公布的PD-1/L1抑制劑、ADC藥物等臨床數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驗證本土創新突破能力。建議沿三大主線布局:1)具備全球多中心臨床能力的創新藥企(腫瘤、自免領域優先);2)集采壓力緩釋的優質仿創企業(關注心血管、慢病領域);3)創新藥海外授權兌現標的。
湘財證券指出,國內創新藥多元支付機制建設持續推進,2025年有望成為政策落地轉折年,首先首版丙類醫保目錄年內推出,其次在完善藥品價格形成機制及近一步支持創新藥政策有望落地新舉措,全鏈條支持創新藥政策持續深化,加快推進創新藥高質量發展,融入國際市場。當前優質創新藥公司逐步進入盈利周期,一方面產品商業化及海外授權推動業績持續釋放,另一方面行業受益于支持政策深化和AI賦能,板塊有望迎來業績與估值雙重修復投資機會。從中期維度來看,行業需求端確定性優勢顯著,供給端產業及市場競爭格局持續改善,整體供需格局不斷優化,看好估值相對底部區域板塊配置價值。追蹤產業發展變化及市場周期波動,推薦創新和復蘇兩大主線,建議自下而上篩選符合產業發展趨勢的投資標的。
東海證券指出,近期醫藥生物板塊表現良好,創新藥表現突出。近期多家創新藥上市公司披露業績數據優秀,多家企業披露了重磅BD交易,行業政策持續回暖,帶動創新藥板塊關注度持續提升。當前板塊整體投資配置價值顯著,隨著上市公司進入業績密集披露期,建議關注經營穩健,業績邊際持續向好,現金流充沛的優質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