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獵云網 韓文靜
51歲的劉強東,又將拿下一個IPO。
3月30日,京東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京東工業”)在在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掛牌上市。在此之前,京東工業經歷了一場漫長的上市征途,從2023年3月至今,已三次遞表港交所。
京東工業隸屬于京東集團旗下,是專注于工業供應鏈技術與服務業務的子集團,于2017年成立。
招股書顯示,京東工業定位于工業供應鏈技術與服務提供商,提供廣泛的工業品供應和數智化供應鏈服務,如今,京東工業已成長為中國工業供應鏈技術與服務市場最大的服務提供商,市場份額達到4.1%。
若順利上市,“京東系”上市公司也將達到6家——繼京東集團、京東物流、京東健康、達達集團以及德邦物流之后,劉強東的資本版圖再度擴容。
估值485億,中東財團都來投了
翻開招股書,2017年京東工業成立之時,就開始布局專注于MRO采購服務的供應鏈技術與服務業務,MRO是指Maintenance, Repair and Operations(維護、維修和運營)采購,主要涉及企業日常運營、設備維護和修理所需的非生產性物資采購。
彼時,京東已經在零售領域積累了深厚的供應鏈技術與運營經驗,將觸角伸向工業供應鏈領域,可以利用既有優勢挖掘新的商業潛力。
發展至今,京東工業逐步擴展為覆蓋全鏈路的工業供應鏈技術與服務商。據悉,公司通過名為“太璞”的全鏈路數智化工業供應鏈解決方案,提供廣泛的工業品供應和數智化供應鏈服務,以滿足客戶的多樣化需求。“太璞”建立在公司端到端的供應鏈數智化基礎設施之上,涵蓋商品、采購、履約及運營。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京東工業已提供約5710萬個SKU,涵蓋77個產品類別。在2024年,京東工業的商品供應源自于由約121700家制造商、分銷商及代理商組成的廣泛且覆蓋全國的工業品供應網絡。
京東工業雖源于京東體系,但其后續不斷進行外部融資,吸引了眾多知名投資機構的關注,包括紅杉資本、GGV紀源資本等知名機構。
2020年,京東工業品完成2.3億美元A輪融資協議,由GGV紀源資本領投,紅杉資本中國基金、CPE等多家投資機構跟投。
中東資本的身影也出現在股東名單中。2023年,京東工業完成B輪融資,該輪融資由阿布扎比主權基金Mubadala和阿布扎比投資基金42XFund 共同領投,資管集團M&G、私募巨頭EQT旗下亞洲平臺 BPEA EQT(原霸菱亞洲投資)和紅杉中國跟投。
此后,京東工業的估值被推向新高,約為67億美元 ,按如今匯率計算,約合人民幣485億元。這也反映出,資本市場對其業務前景的樂觀預期。
IPO前,京東通過JD Industrial Technology Limited持股 77.32%;京東集團創始人劉強東通過Max I&P Limited持股3.68%;阿布扎比投資基金 42XFund持股1.57%;阿布扎比政府旗下的Mubadala1.57%;紅杉中國持股1.37%。
來源:招股書截圖
京東工業在招股書中透露,此次IPO籌集的資金將用于增強公司的工業供應鏈能力,拓展跨地域業務,還將用于進行潛在的戰略投資或收購,以及滿足一般公司用途和營運資金需求。
年營收204億,凈利潤迎來“暴漲”
招股書顯示,京東工業主要通過向客戶銷售工業品及提供相關服務獲得收入。
按2024年的交易額計,公司是中國MRO采購服務市場的最大參與者,規模為第二名的近三倍;也是中國工業供應鏈技術與服務市場最大的服務提供商,市場份額達到4.1%。
反映在業績上,在過去的2022年、2023年和2024年,京東工業的營業收入分別為人民幣141.35億、173.36億和203.98億元,復合年增長率達到 20.1%。同期,相應的凈利潤分別為人民幣-13.84億、479.9萬和7.62億元。
此次招股書最亮眼的數據莫過于盈利能力的躍升——從2023年到2024年,京東工業凈利潤從480萬增長至7.62億,增長率達15775%。
一方面,這得益于公司打造了全鏈路數智化供應鏈解決方案。
招股書提到,京東工業構建了一套涵蓋商品、采購、履約及運營的端到端數智化基礎設施,變革傳統工業供應鏈管理方式。公司通過“太璞”全鏈路數智化工業供應鏈解決方案,構建了端到端的供應鏈數智化基礎設施。能夠將產業鏈各環節進行數字化鏈接及匹配,實現 “萬倉合一、萬單合一”,提升資源協同效率,降低運營成本。
在過去的2024年,京東工業服務約10600個重點企業客戶,公司在不同垂直行業的廣泛覆蓋,特別是制造、能源、交通和其他綜合行業,以及與各行業的頭部企業所維持的密切合作關系。
另一方面,京東工業所處的行業市場規模正逐步擴大,這為中國工業供應鏈技術與服務市場帶來巨大增長潛力。
數據顯示,中國工業供應鏈市場規模從2019年的8.3萬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11.4萬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6.6%。預計到2029年,市場規模將進一步增長至13.8萬億元。2024年,中國以11.4萬億元的市場規模引領全球工業供應鏈市場,而美國同期市場規模僅為7.3萬億元,約為中國的63.6%。
比京東工業稍早登陸資本市場的工業品供應鏈公司震坤行,其2024全年經調整凈虧損同比大幅收窄44%至1.6億人民幣,調整凈虧損率由2023年的3.3%下降至2024年的1.8%,盈利能力持續顯著提升。
招股書風險提示中亦坦言,如何提升產品交付能力、繼續擴展供應商體系仍是長期挑戰。但若此次IPO順利落地,京東工業或將占據先發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目前,京東集團麾下已擁有多家上市企業,包括京東集團、京東健康、京東物流、達達以及德邦物流。一旦京東工業成功上市,京東集團旗下的上市企業陣營將再度擴大。
京東自2014年上市后,劉強東就開始著手以京東為孵化器,分拆成熟業務,“用更多的業務復制京東模式,再造一個京東。”面向未來,京東工業能否借助京東集團的資源與自身優勢,在工業供應鏈領域再造一個京東式的商業奇跡,值得市場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