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野馬財經 姚悅
編輯 | 武麗娟
“創投大佬”吳世春又在二級市場出手了。
據ST路通公告顯示,梅花創投吳世春以1.5億元,通過拍賣拿下ST路通7.44%的股權,鎖定該公司第一大股東;而在1月,吳世春還通過旗下公司以2.3億元,晉升夢潔股份第二大股東。
此前,吳世春長期征戰一級市場,投資風格以“快穩準”著稱,被譽為投資界的“快狼”、有互聯網時代的“人脈王”,創業者的“引路人”之稱。
由吳世春2014年創立的梅花創投則是國內最活躍的早期投資機構之一,代表投資案例包括大掌門、趣店、理想汽車、小牛電動、致尚科技、悅安新材、赤子城等。其中,投資大掌門創造了1500倍回報;投資趣店也獲得了超1000倍回報。
作為“創投大佬”,吳世春為何3個月內兩次出手二級市場,而且還都以不小的手筆,鎖定小市值、業績不佳的上市公司?
吳世春1.5億“鎖定”ST路通第一大股東
據ST路通公告稱,3月17日-3月18日,公司控股股東華晟云城持有的公司股份共計1487.5萬股,占公司總股本7.44%,在阿里巴巴司法拍賣網拍賣。
據《網絡競價成交確認書》顯示,競買人吳世春最終以1.5億元的價格將上述股權全部拿下。該吳世春正是創投機構梅花創投的創始人。
圖源:公司公告
此次吳世春拿下ST路通,大約每股成本價10.08元。而在拍賣開始前一個交易日,ST路通股價收盤報9.68元/股。自拍賣結束以來,ST路通股價整體走高,截至3月31日收盤,ST路通報收10.26元/股,相比拍賣前的9.68元/股,有所上漲,最新總市值21億元。
目前,此次司法拍賣尚涉及余款繳納、法院出具裁定、股份變更過戶等環節。如果拍賣所涉及股份全部完成過戶登記,吳世春將直接晉升為ST路通的第一大股東。同時,公司實控人也有可能發生變化。
ST路通表示,目前公司經營活動正常,華晟云城所持公司股份被司法拍賣事項未對公司生產經營、公司治理等產生重大影響。
ST路通,即無錫路通視信網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總部位于江蘇無錫,2016年于深交所創業板上市,是一家專注于通信設備和智慧物聯應用的高科技企業,核心業務包括網絡通信設備、智慧物聯應用,以及AI軟件開發、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拓展。
從近年業績來看,ST路通表現談不上樂觀。
ST路通已經連虧三年,2021年-2023年凈利潤分別虧損0.15億元、0.18億元、0.37億元。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收0.86億元,同比下降35.06%;凈利潤虧損0.38億元,同比下降75.92%。
圖源:Wind金融終端
2024年半年報中,ST路通表示,營收下降主要系國內廣電運營商國網整合,傳統有線電視收視業務收入下降,其網絡建設投入規模收縮和傳統設備市場需求量縮減,智慧物聯應用業務項目驗收減少所致;凈利潤虧損主要系營收下降,同時計提存貨跌價準備,資產減值損失較去年同期增加,以及公司理財規模下降,理財收益較去年同期減少所致。
與此同時,ST路通也顯現現金流壓力,2024年上半年現金凈流出2667萬元。
此外,公司還因關聯方占用資金和未及時披露相關信息被ST。
ST路通的關聯方占用了公司近1.56億元的資金,這些資金是通過預付貨款、對外股權投資或支付投資誠意金的名義劃轉至關聯人銀行賬戶的。由于路通視信未按規定披露這些關聯交易,導致信息披露不及時及2021年年度報告和2022年半年度報告存在重大遺漏 。ST路通在2023年1月3日的公告中承諾在一個月內解決資金占用事項,但未能如期完成。
半年兩次接盤,背后是何投資邏輯?
作為“創投大佬”,吳世春并非首次染指二級市場。早在2021年3月,吳世春就通過參與創業黑馬(300688.SZ)非公開股票發行,成為其股東之一。
不過,創業黑馬是一家中小企業加速服務平臺,參股其中,吳世春意在進一步強化雙方在創投生態中的協同效應 。而2025年,時隔3年,吳世春再次出手二級市場,而且3個月內連續兩次大手筆出手,與此前參股創業黑馬明顯不同。
1月6日,夢潔股份公告,共青城青云數科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下稱:青云數科)擬以2.9元/股的價格,從公司第二大股東伍靜手中受讓占公司總股本10.65%的股份,轉讓總價款為2.3億元。青云數科的執行事務合伙人就是吳世春。
夢潔股份成立于1981年4月,于2010年4月上市,公司的主營業務為家用紡織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尤其以床上用品而著稱,還曾被譽為“家紡第一股”。
與ST路通類似,夢潔股份也屬于小市值,近年業績表現不佳,且大股東們交戰正酣。
2021、2022年,夢潔股份均出現虧損,2023年全年凈利潤為0.23億元;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11.95億元,同比下滑18.31%;凈利潤0.2億元,同比下滑36.07%。
WIND數據Z值預警(通過財務比率預測財務危機的工具。)將夢潔股份2023年末的不穩定判斷,在2024年三季報出爐后,調整為“堪憂”。
青云數科鎖定為夢潔股份的第二大股東。交易完成后,夢潔股份前三大股東——姜天武、青云數科、金森新能分別持股13.52%、10.65%、10.3%,十分接近。
圖源:Wind金融終端
值得注意的是,夢潔股份第一大股東姜天武與第三大股東金森新能,二者之間已經進行了長時間的“拉鋸戰”。 在夢潔股份“龍虎斗”變“三國殺”的復雜局面下,吳世春能否爭取到更多話語權,備受外界關注。
自吳世春宣布入股以來,夢潔股份股價整體上揚,截至3月31日收盤,股價報3.89元/股,較宣布青云數科受讓股份前的交易日3.55元/股,有所上漲,較青云數科2.9元/股的受讓價格也高34%。夢潔股份最新總市值29億元。
對于吳世春兩次出手業績不佳、小市值,且存在一定管理問題的上市公司,新智派新質生產力會客廳聯合創始發起人袁帥表示,背后可能反映了吳世春獨特的投資思路和策略。他傾向于在市場低估或企業面臨困境時介入,通過資源整合和管理優化,實現企業的價值重塑和增長。這種“抄底”策略體現了吳世春對市場機會的敏銳洞察和對風險的有效管理。
中國投資協會上市公司投資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支培元表示,從市值角度看,低市值公司股價相對便宜,初始投資成本較低,若能通過有效手段改善公司經營,提升其內在價值,股價上漲空間大,潛在收益豐厚。
“創投大佬”如何聯動一二級市場?
2023年深圳國際創投節的脫口秀環節,吳世春曾調侃:“現在投資不僅要看項目,還要看年份,如果在2015-2017年投的項目,考慮到過去三年的情況大概率要準備割肉了。”
近年來,在境內外首次公開募股(IPO)通道收窄、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與經濟環境下,VC/PE(風險投資與私募股權投資)機構退出充滿挑戰。
而我國私募股權市場過往長期以A股IPO退出為主。據Wind數據,2024年前三季度合計僅有69家企業實現IPO,較2023年同期的同比下降73.86%。2024年第三季度A股僅有25家企業實現IPO,較2023年同期的91家同比下降72.53%。
無獨有偶,老牌雙幣VC機構——啟明創投旗下基金也于在2025年年初宣布入主A股上市公司天邁科技。
不過,據證監會于2024年5月23日發布的《上市公司股東減持股份管理暫行辦法》中第十三條規定,大股東協議轉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股份受讓方在受讓后六個月內不得減持其所受讓的股份。也就是說,吳世春無論是協議受讓或是通過拍賣,得到的股份都不能短期套現退出。
吳世春又有什么長線布局?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表示,在IPO政策不確定的情況下,機構要尋找其他退出機制,并購是比較可行的方式,但直接與上市公司交易,相對具有較高不確定性,機構控股上市公司后可以作為退出通道,且確定性更高。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表示,吳世春此次出手二級市場,可能也與二級市場鼓勵并購重組有一定關聯。2024年9月24日,中國證監會明確提出“支持私募投資基金以促進產業整合為目的依法收購上市公司”,這一政策為私募投資基金進入二級市場并購重組提供了政策支持。
“吳世春作為知名投資人,其投資行為可能受到政策導向的影響,積極響應政策號召,通過并購重組等方式參與二級市場投資。”柏文喜認為。
不過,沈萌也強調,獲取上市公司的“殼”資源,以便將一級市場的優質項目裝入上市公司,實現快速退出和資本增值。但機構投資的項目可能并非單一賽道,彼此之間不一定有互補性,所以這些項目如果都注入上市公司,相互之間可能缺乏合理性。
有投行人士分析稱,如果吳世春真的要把投資資產裝進上市公司,這個過程中,左手拿殼右手套現,就有可能觸及到監管關注的關聯交易等,而且定價是否合理,如果溢價太高則會引來損害上市公司中小股東利益的質疑。不過,吳世春并非只有把資產進入上市公司這一個選擇,因為拿下兩個殼,有了新的陣地,也有了施展其他規劃的可能。
其實,此前涉足二級市場投資的創投機構已有很多,比如深創投、昆吾九鼎、紅杉資本等,深圳一些知名創投機構也有旗下設置二級市場投資架構的案例。據《證券時報》報道,主打一二級市場聯動,強調創投基因對證券投資積極作用的,是這些創投機構涉足二級市場股票投資的主流做法。
例如,深創投早在2014年就通過設立創投系首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踏足二級市場,其愿景是用創投的眼光做二級市場,充分利用一級市場優勢向二級市場延伸,將紅土創新基金打造成為橫跨一二級市場的投資專家。
袁帥表示,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之間的聯動是資本市場的重要特征。一級市場主要關注企業的成長性和潛力,而二級市場則更注重企業的盈利能力和市場表現。對于吳世春而言,他的一級市場經驗和資源可以為其在二級市場的投資提供有力支持。
吳世春在著力二級市場的同時,也在不斷夯實一級市場的大本營。
官網信息顯示,梅花創投管理約100億元人民幣基金和1億美元基金。據騰訊新聞“深網”報道,2024年,梅花創投投資40多家企業,共計投入約17億,大部分投資聚焦在硬科技和新質生產力上面,包括低空經濟、AI、商業航天、半導體上下游、機器人公司等。吳世春還表示,2025年梅花創投至少要投50家企業,投出將近30億資金,加大對AI應用公司的投資,像機器人這種備受關注的領域。
“創投大佬”吳世春為何“狂飆”二級市場,你怎么看?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