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安震
“從長期投資來看,光大銀行具有比較強的投資價值,按照董事會通過的分紅方案,以及最新的股價,光大銀行A股股息率在5%,H股股息率超過6%,居于銀行前列,高于很多固定收益產品收益率,我想這種穩健的經營業績和較高的分紅比例,有助于支撐光大銀行股票可以作為一個優質的固收+的投資標的。”3月31日,光大銀行(601818.SH)舉行2024年業績發布會,董秘張旭陽回應市值管理問題時表示。
光大銀行3月28日發布的年報顯示,該行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1354.15億元,同比下降7.05%,營收降幅比前三季度環比改善1.71個百分點;實現凈利潤419.11億元,同比增長2.03%。此外,該行不良貸款率為1.25%,與上年末持平,不良貸款余額492.52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7.76億元。
談重點領域新增信貸
光大銀行副行長劉彥在談到“對公信貸投放重點領域”時表示,光大銀行將持續加強對重大項目、重大領域和薄弱環節的信貸支持,持續提升支持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2025年我行對公信貸中,我們單列了貸款高質量發展的專項計劃,突出表現我行在對于科技、綠色、普惠、制造業、民營、涉農等一系列領域的信貸支持,這些領域的信貸支持在今年全年信貸增量計劃中能夠占到對公信貸增量計劃的70%以上。”
在談到金融支持新質生產力時,劉彥表示,在組織體系保障方面,光大銀行在總行設立金融科技領導小組,統籌謀劃全行科技金融支持相關工作,在全行選出16家做科技金融的重點分行,覆蓋京津冀、粵港澳、長三角等科技力量聚集、科技要素聚集的這些戰略區域。在支行層面會選取有能力,有代表性的100家的支行做科技金融的特色機構,因地制宜地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組織保障。
在產品供給方面,完善投早投小投長投硬的金融供給,完善對重點科技企業創新主體的“股、貸、債、托、私”全生命周期一體化的服務方案。發揮光大集團全金融牌照優勢,積極參與到優質科技企業的增資擴股和并購業務活動中來。同時會對科技企業推出科技研發貸、員工持股貸和認股權等創新類產品。此外,順應科技企業債券市場的發行、承銷和投資的完整鏈條,做好對科技型企業債券發行的增量投資資金的供給。
談市值管理
張旭陽回應市值管理時表示,估值提升是一個長期性的安排,提升經營管理能力是基礎,市值管理是手段,資本市場的認可是關鍵。
“光大集團在過去一年完成了股權增持計劃,增持我行股份超過1.2億股,股權比重在不斷地提升。主要股東中信金融資產也公布了增持計劃,也在推進過程中,目前躍居我行第二大股東。”張旭陽說。
他指出,在股東投資回報方面,光大銀行一直堅持比較穩定的分紅政策,2021-2023年光大銀行的現金分紅,歸屬于普通股東利益的分紅率一般是在28%左右。在今年1月也首次實施了中期分紅派息,2024年全年現金分紅達到了111.67億元,2024年歸普分紅率達到了30.14%,比前三年都有所提高。我想,穩定、合理的利潤分配方案,包括分紅政策穩定,有助于提高對投資者的回報。
“從長期投資來看,光大銀行具有比較強的投資價值,按照董事會通過的分紅方案,以及最新的股價,光大銀行A股股息率在5%,H股股息率超過6%,居于銀行前列,也高于很多固定收益產品的收益率,我想這種穩健的經營業績和較高的分紅比例,有助于支撐光大銀行股票可以作為一個優質的固收+的投資標的。”
談2025年全年存款付息率
談到付息成本和凈息差走勢時,劉彥表示,從2022年9月以來,光大銀行積極參與行業自律,敏捷動態調整光大銀行的存款掛牌利率和利率上限六次,從短端到中長端調整的利率下降了65-125個BP不等。進入今年,隨著續作和新增存款利率的下行,總體負債成本不斷下降,2025年到期的定期存款接近總存款的30%,預計2025年全年存款付息率下降20個BP以上。
“接下來在這幾個方面還會持續發力。第一,會認真落實行業自律的相關要求,做好存款成本上限的合規性管理,以及同業負債合規性的管理。同時,會通過對公客戶的綜合化經營,通過現金管理、鏈式拓客、受托支付等,強化對源頭性、基礎性資金的吸收。”
劉彥表示,在信貸這一端,今年前三個月對公貸款收益率環比上年四季度表現持平,但是去年有兩次LPR調整,會持續影響到今年,特別是一些存量房貸調整,對今年是全年的影響。幾項加在一起,今年貸款收益率還是下行態勢,總體來說,息差仍然在向下的通道上,壓力猶存,但經測算,我們認為今年息差的下降會好于光大去年息差的下降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