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晚,中金公司(601995.SH;03908.HK)交出2024年完整的成績單。
財報顯示,中金公司于2024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13.33億元,歸母凈利潤56.94億元,每股收益1.035元。截至2024年末,中金公司總資產為6747億元,凈資產1153億元。
分季度業績來看,中金公司2024年第四季度(10月-12月)實現歸母凈利潤28.36億元,環比第三季度大幅增長350%,單季度凈利潤占全年接近50%。這也直接拉升公司全年的業績,從前三季度業績相對承壓,到如今全年兩項核心指標的下滑幅度僅有個位數,為2025年的公司規劃打了一針“強心劑”。
華泰證券研報指出,第四季度伴隨市場景氣度提升,中金公司輕資本業務環比顯著回暖,推動業績表現超預期。其中單季度經紀業務凈收入17.02億元,同比+68%、環比+115%;投行凈收入10.32億元,同比-4%、環比+32%;資管凈收入3.71億元,同比+41%、環比+31%。
申萬宏源認為,中金公司未來整體經營持續修復,根據開年至今市場交投情況,上調至“買入”評級。
2024年,面對復雜多變的經濟環境和市場形勢,中金公司緊緊圍繞服務建設金融強國的宏偉目標,切實踐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深耕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實體經濟,在挑戰中把握機遇,在變革中尋求突破,朝著建設一流投行的目標邁出了堅實步伐。
“我們始終認為國際化是中金的特色,也是優勢,更是未來。”中金公司董事長在年報致辭中說道。
投行業務保持領先,中金基金公募管理規模增長63%
從各項業務數據來看,中金公司在穩固投行業務領先地位的同時,也不斷尋求其余業務的增長。
財報顯示,2024年中金公司固定收益分部收入為37.06億元,同比大幅增長47.13%,為六大分部業務收入增長幅度最大的板塊。公司表示,主要是由于債權投資產生的收益凈額增加。中金公司表示,固收業務精準把握債券市場投資機遇,并與多國央行實現業務合作落地。
這一舉措還在不斷推進。據悉,中金公司近日與非洲地區某中央銀行圓滿完成了人民幣債券交易,標志著中金公司與非洲貨幣當局的合作進入新階段。此舉不僅拓展了人民幣在非洲的使用場景,更為構建中非多層次金融合作體系奠定了基礎。
增幅第二大的板塊為資管。資產管理分部收入為10.96億元,同比增長15.01%,增幅超過1成。公司解釋,主要為非上市股權及基金等投資產生的收益凈額較去年損失凈額的變動。2024年,中金公司鞏固戰略客戶的綜合服務能力,開拓零售渠道,豐富產品供給,多措并舉推動業務提質拓面。截至2024年末,公募基金管理規模同比增長63%至人民幣2073億元,公募REITs管理規模繼續保持行業領先。
對此,中金公司表示資產管理業務規模穩健增長,為投資人創造良好收益,中金基金持續保持高速增長。
財報顯示,中金基金2024年實現營收4.58億元,同比增長超30%;凈利潤1.09億元,同比增長超過170%。截至2024年末,中金基金管理公募基金規模達到2073.3億元,相比2023年末大幅增長63%。
其次,投資銀行分部收入為25.83億元,該務總體排名保持領先。2024年,中金公司中資企業全球IPO排名市場第一,港股IPO保持領先優勢,保薦項目承銷規模和數量均排名市場第一。中資企業全球IPO前十大項目中深度參與6單,港股IPO前十大項目中深度參與8單,完成今年唯一規模超過百億元的A股股本項目—中國石化定向增發。中資境外債承銷規模排名中資券商第一,在持有型不動產ABS、公募REITs等細分領域均排名市場前列。并購業務在中國并購市場連續十年排名第一,同時積極助力央企戰略性重組以及政府、企業化解風險。
固定收益業務動態調整持倉規模,積極把握市場機遇。中金公司在債券承銷和做市方面繼續保持市場領先,利率債承銷及做市規模、重點品種的大宗商品做市規模均保持市場前列,債券通、全球通等國際業務規模呈現良好態勢。
股票業務分部收入為44.39億元,展業中持續深耕機構客群,積極拓展新市場新業務。中金公司持續提升全球交易能力,QFII客戶市占率連續21年排名市場首位,互聯互通交易份額在中資券商中保持領先。2024年,作為首批“港幣-人民幣雙柜臺模式”做市商之一,榮獲香港交易所“人民幣柜臺最活躍做市商”獎項。
私募股權分部收入為7.68億元,截至2024年末,中金公司旗下的私募投資基金業務運營平臺—中金資本的在管資產規模達人民幣4,576億元,繼續穩居券商私募子第一。公司持續強化與地方政府、產業集團、金融機構等的深度合作,為科技創新和區域經濟發展提供長期風險資本。
財富管理業務持續深化買方投顧轉型。2024年,中金公司通過全渠道、多場景獲客模式,服務更廣客群,管理總客戶數接近850萬戶,較上年增長約170萬戶,客戶賬戶資產總值約人民幣3.18萬億元。通過資產配置,產品規模連續五年正增長至接近人民幣3,700億元,其中由“中國50”“微50”“公募50”等產品組成的50系列買方投顧體系,規模穩定在近人民幣870億元水平。
實際上,面臨著市場環境的沖擊,中金公司也在不斷穩固自身券商第一梯隊的地位。
“我們(中金公司)2024年中資企業全球股本融資、中資企業全球IPO融資、中資券商中資企業境外債承銷均排名第一,投行完成近400單海外及跨境項目,交易規模合計超9000億元。”董事長在致辭中介紹。
2024年,在政策推動下,并購市場持續升溫,并購業務也成為各家券商的新增長點。根據Dealogic數據,截至2024年,中金公司的并購業務在中國并購市場連續十年排名第一,保持領先地位。
財報顯示,根據Dealogic數據,中金公司在2024年完成并購交易73宗,涉及交易總額約505.88億美元。其中,境內并購交易59宗,涉及交易總額約317.89億美元;跨境及境外并購交易14宗,涉及交易總額約187.98億美元。
增加中期分紅,積極回饋投資者
為貫徹落實新“國九條”關于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的有關要求,中金公司積極做好2023年度利潤分配及2024年中期利潤分配安排,以增強分紅的穩定性、持續性和可預見性。
2024年8月30日,中金公司首次公布中期利潤分配方案,于12月完成實施2024年中期利潤分配,采用現金分紅的方式向股東派發現金股利,總額約人民幣4.34億元(含稅)。
長期以來,中金公司始終堅持積極為股東創造價值,自2020年A股上市起,公司累計向股東分配現金股利人民幣44.89億元。
中金公司表示,未來將根據戰略推進節奏和業務發展需求,前瞻性地做好資本規劃及配置安排,努力在筑牢長期業務發展基石的同時,為投資者提供長期、穩定的分紅回報,切實提升投資者的獲得感。
進一步做實中金國際,完善國際網絡布局
截至2024年末,中金公司已在上海、深圳、廈門、成都、杭州、濟南、重慶、沈陽、南京、蘇州設有分公司,集團及下屬子公司在中國內地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擁有200多個證券營業部。
境外市場方面,中金公司也已在中國香港、紐約、倫敦、新加坡、法蘭克福、東京、越南、迪拜等地設有子公司或分支機構,國際網絡不斷豐富。
中金公司表示,近年來,集團致力于提高核心競爭力、加速創新業務的投入、深化境外業務的全面發展,力圖實現均衡發展的主營業務結構,努力成為一家業務全面、結構合理、并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級金融機構。
財報顯示,中金國際2024全年實現總收入107.5億港元,凈利潤28.57億港元。截至2024年末,中金國際總資產為1944億港元,凈資產為293億港元。
國資子公司給母公司貢獻了超過一半的營收,將近一半的利潤,境外業務地位顯赫。“我們進一步做實中金國際,持續增強對公司國際化戰略的整體統籌作用。國際網絡布局不斷完善,越南代表處實現正式開業,阿聯酋分公司加快推進設立。”董事長表示。
除此以外,中金公司還表示國際拓展有新模式。積極布局互聯互通機制全樞紐交易所,新增覆蓋哈薩克斯坦、韓國、馬來西亞三個亞洲市場,支持美股、日股、新加坡等全球股票市場交易;其次,境內外團隊配合執行多個一級、二級市場項目,為上市公司引入境外戰略、基石投資者,積極吸引長線資金入市。
在已過去的2024年,中金公司便作為保薦人主承銷港股IPO項目19單,排名市場第一。這其中包括家電巨頭美的集團(00300.HK)、知名彩妝品牌毛戈平(01318.HK)、國民茶飲品牌茶百道(02555.HK)等一眾知名企業。
其中,美的集團港股上市后連續十個交易日內區間跌漲幅逼近60%;毛戈平則是一路突飛猛進,自港股上市日至今區間跌漲幅超過116%,較發行價已經翻倍。
此外,在美股市場,中金公司作為賬簿管理人主承銷中資企業美股IPO項目3單,排名中資券商第一;作為賬簿管理人主承銷中資企業美股再融資及減持項目1單。
在境外債方面,中金公司則牽頭主權及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協助財政部發行境外國債,協助廣東省、海南省、深圳市人民政府發行離岸人民幣債券。
其次,中金公司還積極服務國際化和“一帶一路”項目,協助香港按揭證券發行港幣及離岸人民幣債券與美元基建貸款抵押證券;協助中教控股(00839.HK)與亞洲開發銀行等,簽署氣候適應性教育項目融資協議;協助國家開發銀行香港分行,發行“一帶一路”主題境外債券。
具體到境內企業,中金公司服務央企機構、產業類民企的境外債券發行。牽頭信達、長城國際、東方資產國際美元債券發行;協助中國石油(601857.SH)點心債、中國華能次級永續美元債券發行;協助阿里巴巴離岸人民幣債券、攜程集團美元可轉換債券、新希望集團可持續性掛鉤離岸人民幣債券發行。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助力培育新質生產力
中金公司始終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宗旨,發揮連接資本市場與實體經濟的樞紐作用,通過多種融資方式和綜合金融服務全力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2024年,中金公司支持直接融資超過人民幣12萬億元,同時,有效引導更多資源流向科技創新、產業升級、綠色發展、中小微企業等國家戰略重點領域,全力支持新質生產力發展。
科技金融方面,2024年,中金公司服務科技創新領域企業交易規模約人民幣4,700億元,同時圍繞科技創新新增設立36支基金,規模超過人民幣550億元,切實支持我國半導體、新能源等科技創新行業發展。公司創新金融服務模式,推動專精特新企業服務全面升級,設立專精特新企業服務中心,全年對接服務超過6,100家專精特新企業;落地中金啟元二期科創母基金,持續助力孵化培育新興產業、創新企業。
綠色金融方面,中金公司大力支持綠色行業企業股權融資,推進綠色債、碳中和債發行,積極參與綠色行業并購重組,深化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支持企業低碳轉型和綠色發展。2024年,公司協助綠色相關領域的交易規模超過人民幣4,500億元。同時新設覆蓋綠色投資領域的基金約人民幣370億元,落地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重啟后首批交易。
普惠金融方面,中金公司積極拓展普惠金融服務廣度和深度,加大中小微企業服務力度,協助中小微企業通過IPO、債券發行、資產證券化等多渠道實現直接融資。2024年,公司助力中小微企業完成資本市場相關交易規模超過人民幣2,700億元,協助60多家中小微企業取得銀行授信支持。同時,持續推動以買方投顧為核心的財富管理業務轉型,積極引導居民建立中長期資產配置理念,助力居民財富保值增值。
養老金融方面,中金公司切實服務養老金保值增值,連續三年獲得社保理事會最高考核評級,管理年金資產規模超過人民幣1,500億元。積極為養老、醫藥等產業引入金融活水,全年完成相關項目交易規模約人民幣1,300億元,協助廈門國際銀行發行境內金融機構首筆養老主題金融債券。同時,積極發揮投研能力,協助政府部門、監管機構等完成多項養老領域重點課題。
數字金融方面,中金公司一方面積極為數字企業提供關鍵支持,全年服務數字企業完成相關項目交易規模超過人民幣500億元,落地規模人民幣18億元的河南數字經濟基金。另一方面,積極擁抱數字科技與金融服務深度融合的大趨勢,深化自身數字化轉型,發揮數據資產重要價值,加快前沿數字技術在金融場景應用,“FICC一站式數字化平臺”和“財富投顧平臺”獲得央行金融科技發展獎。
此外,在助力防范化解風險方面,中金公司自2018年組建行業內首個專業債務重組團隊以來,通過市場化、法治化方式,助力地方政府和困境企業妥善化解風險,支持穩定就業、振興產業。全年化解債務規模超過1.6萬億元,通過發揮投行專業優勢,挖掘重整價值,服務產業整合,并努力將顧問服務由“重組中”向“重組前后”延伸,讓債務重組惠及更廣群體。
在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方面,中金公司立足自身跨境業務優勢,為中國企業“走出去”及國際企業融資和并購提供專業服務,全年完成跨境及海外項目交易規模超過人民幣9,000億元。同時積極赴美國、歐洲、中東等地開展A股市場推介,努力講好中國資本市場故事,助力高質量外資“引進來”;作為唯一中資投行,連續8年服務財政部發行境外主權債,協助多個省市發行離岸主權債。
展望未來,伴隨中國經濟持續向好發展、社會創新動能及資本市場韌性活力不斷增強,中金公司將繼續滿懷信心,以金融報國、金融為民的責任擔當,聚焦服務國家發展大局,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持續拓展國際化布局,為金融強國建設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