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李科文
界面新聞編輯 | 謝欣
國內最大流感疫苗生產商華蘭疫苗營收和凈利潤均創五年內新低。
3月29日,華蘭疫苗發布2024年年報。2024年,華蘭疫苗實現營收11.28億元,同比下降53.21%;實現凈利潤2.06億元,同比下降76.10%。

流感疫苗有效期約為10個月,是典型的季節性商品。伴隨流感高發季,其銷售周期為每年8月至次年6月,銷售旺季集中在9月至12月,次年1月至6月為銷售淡季。
以華蘭疫苗為例,第三、四季度營收占比90%以上。其中,華蘭疫苗2024年三、四季度營收并不亮眼。

流感疫苗價格下調、民眾接種率波動、市場需求變動及銷量下滑這三重壓力壓垮了華蘭疫苗2024年度業績。
流感疫苗市場有“大年”和“小年”的周期性波動,比如上一年流感高發,接種率較高,那么下一年可能接種意愿下降,需求減少。企業在遇到流感大年后,往往會在下一年控制產量。
2023年一季度國內多地爆發甲流疫情,疫苗銷量較往年增長顯著,2024年上半年,流感疫情較為平穩。華蘭疫苗也受此周期影響,業績也相應縮水。
據年報,2024年,華蘭疫苗三價流感疫苗批簽發數量從6批次增至11批次,同比增長83.33%,但四價流感疫苗批簽發數量從88批次降至降至67批次,同比下降23.86%。
華蘭疫苗沒有詳細披露三價流感疫苗和四價流感疫苗的具體產銷情況,但從總量來看,華蘭疫苗的產銷量呈現下滑。其中從生產量也可以看出,華蘭疫苗對于2024年銷售預期本就不高。
據年報,2024年,華蘭疫苗疫苗制品銷售量為1424.19萬瓶/套/支/人份,同比下降26.58%;生產量為2111.32萬瓶/套/支/人份,同比下降16.74%,庫存量為481.19萬瓶/套/支/人份,同比下降21.70%。
疫苗企業通常需要提前半年制定產量計劃,一旦市場需求與預測不符,產量難以調整,可能導致疫苗過剩。流感疫苗賣不出去,期間多余的庫存就得華蘭疫苗自掏腰包認虧。
據年報,2024年,華蘭疫苗存貨跌價準備和合同履約成本減值準備為6194.76萬元。資產減值損失為-7423萬。
除了看天吃飯,華蘭疫苗最大的困境在于陷入價格戰和流感疫苗遲遲難以提高的接種率。
界面新聞曾報道,大批自費疫苗降價,國產疫苗告別高利潤時代。今年5月起,即流感疫苗銷售周期開始前,國藥旗下的預充式四價流感疫苗率先降價,掛網價格從128元降至88元,降幅超三成。6月,華蘭疫苗、北京科興、金迪克也跟隨降至類似價格。
華蘭疫苗主要產品價格下調30%左右。其中就包括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成人劑型、預充式0.5ml/支)降至88元/支;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成人劑型、西林瓶0.5ml/瓶)降至至85元/瓶;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兒童劑型、預充式0.25ml/支)降至128元/支。
國內流感疫苗市場一直受限于低接種率,市場規模難進一步提高。此前,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制約流感疫苗接種的因素之一在于價格。
據證劵時報網,2024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華蘭生物董事長安康表示,目前我國流感疫苗的接種率維持在3%左右,遠低于世界水平,每年全國實際接種的流感疫苗預計只有獲得批簽發合格報告總量的60%左右。
理論上,價格是影響人們接種流感疫苗這類自費疫苗的重要因素。流感疫苗價格越便宜,就會有更多人會愿意接種疫苗,接種率也就會上升,整體市場規模就可能變大。
但現實問題是,到目前為止,流感疫苗市場容量仍然受限于人們的接種意愿、意識、疫苗教育普及等問題。即便流感疫苗價格降了,也可能無法迅速改變消費者的行為。
例如,界面新聞曾報道,2024年全國流感疫苗批簽發總量約8000萬劑,實際接種量約5000萬劑,初步測算的報廢率約為40%。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原副主任馮子健在“2018年流感防治工作有關情況發布會”上的數據,當時流感疫苗報廢率約為20%。而到了2024年,這一數據已升至約40%,翻了一倍。
華蘭疫苗們現在正賭一把,試圖用利潤換規模,但這個市場能不能真的被換回來,還是個未知數。但降價的陣痛已在業績表現中體現。
華蘭疫苗的毛利率隨之下滑。據年報,2024年,華蘭疫苗流感疫苗毛利率為81.84%,同比下降6.45%。
此外,2024年,華蘭疫苗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4.68億,同比下滑47.29%。銷售回款減少導致經營現金流明顯轉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