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湖南女首富”周群飛又干出一個IPO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湖南女首富”周群飛又干出一個IPO

“大女主”爽文照進現實。

圖片來源:界面圖庫

文 | 野馬財經 劉俊群

編輯丨劉欽文 

近幾年,大女主爽文劇層出不窮,從《風吹半夏》到《玫瑰的故事》《我的阿勒泰》,一個個獨立堅韌、逆襲翻盤的女性角色令人熱血。而現實中,湖南女首富、“全球手機玻璃女王”、藍思科技掌門人周群飛,堪稱天崩開局的大女主爽文照進現實。

周群飛出生在湖南湘鄉一個貧困家庭,15歲輟學打工南下闖蕩,從玻璃廠生產線上一名女工,做到了廠長。90年代,周群飛辭職創業成立了藍思科技前身。

2015年,在周群飛的帶領下,藍思科技(300433.SZ)在深交所上市,成為“創業板玻璃第一股”。周群飛也以500億元身價登頂《2015胡潤女富豪榜》。

2025年,《福布斯中國杰出商界女性榜單》發布,照片中有英諾賽科創始人駱薇薇、娃哈哈董事長宗馥莉、藍思科技創始人周群飛、阿特斯副總經理張含冰,及銀河航天聯合創始人劉暢,其中周群飛登上封面C位。

圖片

圖源:福布斯公眾號截圖

如今在A股深耕十年的藍思科技,再度出發。近期,藍思科技宣布擬發行H股并申請在港交所上市,并表示,此次港股IPO,是為了進一步全球化戰略,提升品牌形象,增強綜合競爭力。

盡管藍思科技在國內市場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其業務依賴蘋果仍較為顯著,蘋果的經營波動往往對公司業績產生影響。同時,在藍思科技的多元化進展中,新興業務的營收貢獻占營收的比例不足20%,相對有限。在此背景下,藍思科技能否順利IPO呢?

截至2025年3月29日,公司股價報收于25.61元/股,市值達1276.1億元。

A股十年“老將”再沖IPO 蘋果、三星是客戶

2024年9月,華為重磅發布三折屏手機MateXT。這款售價高達19999元的機型,不僅是華為史上最貴,也是業內首款量產成功的三折屏產品。

一時間社交平臺瞬間炸鍋。網友紛紛腦洞大開,有人說“像奏折”,有人調侃“怎么折都有面”,更有人幻想“以后在地鐵肯定能掏出來27寸大彩電”。

巧的是,蘋果同一天也發布了iPhone16。一中一西,兩大品牌隔空“硬碰硬”。

而這場科技大戰背后,真正的贏家悄然浮現——供應鏈上的隱形巨頭:藍思科技。據《中國經營報》透露,這家企業同時為華為三折疊手機和iPhone16系列提供了關鍵玻璃組件,可謂“左右通吃”。

藍思科技早在1993年就已成立,主攻高端防護材料制造,業務涉及玻璃、藍寶石、陶瓷、金屬等外觀件,同時提供模組、貼合、組裝等一站式服務。

無論是智能手機、電腦,還是新能源汽車、智能頭顯、穿戴設備,只要是科技潮品,都可能藏著藍思科技的身影。

從營收結構來看,智能手機與電腦仍是藍思科技的營收主力。2023年貢獻收入449億元,占比高達82.4%。

憑借多年在消費電子與汽車領域的深耕,藍思科技收獲了穩定且豪華的客戶陣容。蘋果、三星、華為、小米、OPPO、vivo、Meta、谷歌、特斯拉、寶馬、奔馳、大眾、寧德時代、比亞迪……幾乎囊括全球主流玩家。

有了客戶的加持,公司業績穩定上漲。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462.28億元,同比增長36.74%;凈利潤達23.71億元,同比上漲43.74%。

品牌陣容全球化,也帶來銷售結構的國際化。2023年,藍思科技海外營收達368.07億元,占比67.55%。盡管同比微降3.82%,但依然是營收主力。而國內市場雖僅占32.45%,但同比暴漲109.72%,增長勢頭明顯。

單一客戶風險凸顯 “玻璃大王”多元化好走嗎?

盡管藍思科技拓展了多個大客戶,但蘋果始終穩坐第一大客戶的位置。

截至2023年,公司前五大客戶貢獻營收452.82億元,占總營收的83.1%。其中,蘋果貢獻收入315.12億元,占比57.83%為第一大客戶;第二大客戶占比則為15.55%。

這也意味著,藍思科技雖“通吃”多家大廠,但對蘋果的依賴仍是一把雙刃劍。

“大客戶依賴問題,在不少準備上市的公司中并不罕見。”香頌資本董事沈萌認為,但大客戶問題是否成為影響IPO的關鍵因素,在于其與大客戶之間的話語權博弈,買方市場和賣方市場都可能形成大客戶,但卻有截然相反的話語權,而買方市場的大客戶問題對上市公司業績影響更被動。

這一點在蘋果身上尤為明顯。蘋果經營不順時,向供應鏈端傳導利潤壓力已經成為常態。

2016年,蘋果銷量下滑,其核心產品iPhone全年銷量同比減少5%至4551.3萬部,Mac和iPad銷量亦分別下滑14%和6%。

這直接影響了藍思科技的業績,蘋果貢獻的銷售額從2015年的82.52億元降至2016年的57.1億元,占總銷售額的比例由48.4%降至37.48%。

在接下來的2017年,藍思科技的凈利潤從2016年的12億元回升至20.2億元。然而,到了2018年,藍思科技的利潤又下滑至6.37億元,公司對外表示是因為大規模投資擴大產能,與短期實際開工率不足之間形成的矛盾。公司市值也從曾經的千億巨頭跌至2019年不足300億元。

與此同時,藍思科技銷售毛利率也從2015年23.84%,下降至2024年三季度的15.89%;銷售凈利率從8.95%降至5.26%。

藍思科技面臨的挑戰不僅是業績波動,蘋果對供應鏈的嚴格要求也加大了企業的負擔。

為滿足要求,藍思科技不得不持續投入大量資金用于固定資產的擴建。到2024年上半年,藍思科技的固定資產規模已達到358億元,占總資產的48.8%。與此同時,每年約60億元的新增投資,也使得公司面臨著極大的資本壓力。

如果失去蘋果這一關鍵客戶,藍思科技將不得不應對可能出現的資產減值損失。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指出,大客戶占比過高,一方面說明該公司的產品與技術獲得了客戶的較高的認可度與接受度,但是同時也表明公司存在市場集中度過高的風險,對于公司平穩發展而言屬于不利因素,可能也會引發IPO審核的重點關注。

在此背景下,藍思科技積極尋求與其他手機品牌的合作,并逐步實現多元化發展。

在手機品牌領域,2019年,華為超越蘋果成為藍思科技的最大客戶。藍思科技為華為的Mate20、P30和P40系列提供了關鍵玻璃組件,同年小米也在全球供應商大會上授予藍思科技“最佳戰略合作獎”。

此外,藍思科技還積極進入新能源汽車市場,公司與特斯拉、小米、寶馬等汽車品牌合作,提供車載中控屏和智能座艙屏幕。

藍思科技還瞄準了機器人和AI眼鏡等新興行業。2025年,藍思科技與智元機器人合作,批量交付靈犀X1人形機器人相關產品。智元機器人是一家在國內具身智能領域嶄露頭角的初創公司,據“南都周刊”報道稱,智元機器人預計將在2025年開啟B輪融資,估值達到150億元。

同時,藍思科技也在自主研發并量產AOI視覺檢測機器人、無人搬運機器人、智能復合機器人等產品。

然而,藍思科技的多元化之路并非一帆風順。盡管新能源汽車和智能座艙相關產品的營收逐步增長,但在2023年,它們的貢獻仍然有限,僅占公司總營收的9.17%。其他新興業務,如頭顯、穿戴設備等,合計貢獻也不到6%。

與藍思科技類似,其他“果鏈”公司也在積極布局新興產業。立訊精密將汽車業務視為未來轉型的關鍵,而歌爾股份則加大了對VR/AR產業的投資。

盡管立訊精密的汽車業務在2024年上半年實現了近50%的營收增長至47.56億元,但目前它仍占公司整體營收的較小比例,增速雖快,同樣無法成為支撐其未來發展的主力。

對于此次上市,經濟學家宋清輝表示,藍思科技同樣也是為了應對國內市場競爭加劇的壓力。當前,隨著行業逐漸進入成熟期,國內市場規模逐漸趨于飽和,行業已經正式進入存量競爭時代。

從“打工妹”到“女首富” 周群飛財富達500億元

藍思科技的背后是一位傳奇的女企業家——周群飛。1970年,她出生在湖南湘鄉的一個偏遠小山村,家境貧困。母親在她5歲時去世,父親因事故導致幾乎失明。年僅15歲的周群飛,為了生計開始到工廠打工。

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手表玻璃廠,工作枯燥乏味。據新媒體“正和島”報道稱,盡管如此,周群飛憑借積極表現,得到了廠長的認可,最終成為部門主管。

然而,命運的轉折發生在1990年。彼時,原廠長離職,澳亞光學的老板決定撤資,這讓周群飛感到焦慮不安,她找到老板說:“公司的手藝我都懂了,只需要一個機會。如果成了,工資隨你定;失敗了,我給你打一輩子工!”

她的決心打動了老板,成功接管了工廠,成為新廠長。

但與老板的經營理念分歧讓她最終辭職。2000年后,一個朋友因為產能不足,將一部分TCL翻蓋手機面板的訂單交給了周群飛。這讓她發現了市場痛點:當時的手機玻璃“亞克力”不僅易碎,且容易變形。她看到了這個空白,決定創業。

2003年,周群飛創立了藍思科技,嘗試將不易變形、耐高溫的手表玻璃工藝,運用到手機面板生產上。

創業的道路并非一帆風順。2004年,藍思科技剛剛接下大客戶摩托羅拉的訂單,然而卻遭遇了合伙人撤資的打擊。更糟糕的是,原料商也惡意“卡合同”。

某個夜晚,在香港紅磡的地鐵站,周群飛一度陷入了深深的絕望,她后來回憶稱,“當時在香港紅磡火車站,我真想跳軌算了。”

但她沒有選擇放棄,而是賣掉房子,籌集資金,解決了技術和資金上的難題。

為拿下摩托羅拉的訂單,周群飛帶領團隊三天三夜進行研發攻關,最終成功研發出一款具有超強抗摔性的玻璃。摩托羅拉的訂單讓藍思科技名聲大振,接下來,三星、諾基亞、LG等大品牌也紛紛下單。然而,真正讓藍思科技飛速發展的,是與蘋果的合作。

2007年,蘋果推出多點觸控技術,手機玻璃要求更大、更薄、更耐摔,且透光率極高。其他供應商無法滿足這些需求,藍思科技憑借獨步全球的技術成功獲得了蘋果的“大單”。

蘋果訂單的簽約,讓藍思科技的營收從2009年的8.9億元激增至2015年的172億元。2015年,藍思科技在深交所上市,周群飛憑借500億元的身家,登頂《胡潤女富豪榜》,成為“全球手機玻璃女王”。

2015年10月24日,周群飛成了女首富后,曾發朋友圈寫道:“發了一條朋友圈“老板大都是逼上梁山的!誰又愿過顛沛流離、沒日沒夜還不一定成功的日子?”

2024年,她與丈夫鄭俊龍的財富已達635億元,位列胡潤百富榜第56位。如今,周群飛和丈夫鄭俊龍共同為藍思科技的實控人,分別持有藍思科技5.66%、0.12%的股份。

不過從wind上看,自上市以來,周群飛和丈夫并未減持過任何股份。相比之下,其他高管則有不同程度的減持。據wind數據顯示,上市以來,高管們已累計減持43次,監事周新益和董事、副總經理饒橋兵分別獲得了1232.07萬元和1604.55萬元。

藍思科技上市后,高管們自然也能“分一杯羹”。不過,除了享受這份紅利外,公司高層的此前的減持行為也引發了關注。

周群飛的“老部下”,前副總經理蔡新鋒曾在2022年1月12日違規減持1.6萬股。

藍思科技公告稱,蔡新峰因誤操作個人賬戶,未提前披露減持計劃,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違規減持公司股1.6萬股,占總股本的0.0003%。

藍思科技表示,上述減持行為不構成短線交易;未發生在窗口期內,亦未在內幕信息敏感期內,不存在利用內幕信息進行交易的情形。

但資本市場還是給出了反應,2022年1月13日,公司股價下跌3.24%,報收于19.71元/股。

藍思科技赴港上市,盡管面臨大客戶依賴等挑戰,但憑借技術優勢和穩固客戶基礎,依然具備一定競爭力。高管減持和資本壓力也引發關注,周群飛能帶領藍思科技順利港股IPO嗎?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湖南女首富”周群飛又干出一個IPO

“大女主”爽文照進現實。

圖片來源:界面圖庫

文 | 野馬財經 劉俊群

編輯丨劉欽文 

近幾年,大女主爽文劇層出不窮,從《風吹半夏》到《玫瑰的故事》《我的阿勒泰》,一個個獨立堅韌、逆襲翻盤的女性角色令人熱血。而現實中,湖南女首富、“全球手機玻璃女王”、藍思科技掌門人周群飛,堪稱天崩開局的大女主爽文照進現實。

周群飛出生在湖南湘鄉一個貧困家庭,15歲輟學打工南下闖蕩,從玻璃廠生產線上一名女工,做到了廠長。90年代,周群飛辭職創業成立了藍思科技前身。

2015年,在周群飛的帶領下,藍思科技(300433.SZ)在深交所上市,成為“創業板玻璃第一股”。周群飛也以500億元身價登頂《2015胡潤女富豪榜》。

2025年,《福布斯中國杰出商界女性榜單》發布,照片中有英諾賽科創始人駱薇薇、娃哈哈董事長宗馥莉、藍思科技創始人周群飛、阿特斯副總經理張含冰,及銀河航天聯合創始人劉暢,其中周群飛登上封面C位。

圖片

圖源:福布斯公眾號截圖

如今在A股深耕十年的藍思科技,再度出發。近期,藍思科技宣布擬發行H股并申請在港交所上市,并表示,此次港股IPO,是為了進一步全球化戰略,提升品牌形象,增強綜合競爭力。

盡管藍思科技在國內市場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其業務依賴蘋果仍較為顯著,蘋果的經營波動往往對公司業績產生影響。同時,在藍思科技的多元化進展中,新興業務的營收貢獻占營收的比例不足20%,相對有限。在此背景下,藍思科技能否順利IPO呢?

截至2025年3月29日,公司股價報收于25.61元/股,市值達1276.1億元。

A股十年“老將”再沖IPO 蘋果、三星是客戶

2024年9月,華為重磅發布三折屏手機MateXT。這款售價高達19999元的機型,不僅是華為史上最貴,也是業內首款量產成功的三折屏產品。

一時間社交平臺瞬間炸鍋。網友紛紛腦洞大開,有人說“像奏折”,有人調侃“怎么折都有面”,更有人幻想“以后在地鐵肯定能掏出來27寸大彩電”。

巧的是,蘋果同一天也發布了iPhone16。一中一西,兩大品牌隔空“硬碰硬”。

而這場科技大戰背后,真正的贏家悄然浮現——供應鏈上的隱形巨頭:藍思科技。據《中國經營報》透露,這家企業同時為華為三折疊手機和iPhone16系列提供了關鍵玻璃組件,可謂“左右通吃”。

藍思科技早在1993年就已成立,主攻高端防護材料制造,業務涉及玻璃、藍寶石、陶瓷、金屬等外觀件,同時提供模組、貼合、組裝等一站式服務。

無論是智能手機、電腦,還是新能源汽車、智能頭顯、穿戴設備,只要是科技潮品,都可能藏著藍思科技的身影。

從營收結構來看,智能手機與電腦仍是藍思科技的營收主力。2023年貢獻收入449億元,占比高達82.4%。

憑借多年在消費電子與汽車領域的深耕,藍思科技收獲了穩定且豪華的客戶陣容。蘋果、三星、華為、小米、OPPO、vivo、Meta、谷歌、特斯拉、寶馬、奔馳、大眾、寧德時代、比亞迪……幾乎囊括全球主流玩家。

有了客戶的加持,公司業績穩定上漲。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462.28億元,同比增長36.74%;凈利潤達23.71億元,同比上漲43.74%。

品牌陣容全球化,也帶來銷售結構的國際化。2023年,藍思科技海外營收達368.07億元,占比67.55%。盡管同比微降3.82%,但依然是營收主力。而國內市場雖僅占32.45%,但同比暴漲109.72%,增長勢頭明顯。

單一客戶風險凸顯 “玻璃大王”多元化好走嗎?

盡管藍思科技拓展了多個大客戶,但蘋果始終穩坐第一大客戶的位置。

截至2023年,公司前五大客戶貢獻營收452.82億元,占總營收的83.1%。其中,蘋果貢獻收入315.12億元,占比57.83%為第一大客戶;第二大客戶占比則為15.55%。

這也意味著,藍思科技雖“通吃”多家大廠,但對蘋果的依賴仍是一把雙刃劍。

“大客戶依賴問題,在不少準備上市的公司中并不罕見。”香頌資本董事沈萌認為,但大客戶問題是否成為影響IPO的關鍵因素,在于其與大客戶之間的話語權博弈,買方市場和賣方市場都可能形成大客戶,但卻有截然相反的話語權,而買方市場的大客戶問題對上市公司業績影響更被動。

這一點在蘋果身上尤為明顯。蘋果經營不順時,向供應鏈端傳導利潤壓力已經成為常態。

2016年,蘋果銷量下滑,其核心產品iPhone全年銷量同比減少5%至4551.3萬部,Mac和iPad銷量亦分別下滑14%和6%。

這直接影響了藍思科技的業績,蘋果貢獻的銷售額從2015年的82.52億元降至2016年的57.1億元,占總銷售額的比例由48.4%降至37.48%。

在接下來的2017年,藍思科技的凈利潤從2016年的12億元回升至20.2億元。然而,到了2018年,藍思科技的利潤又下滑至6.37億元,公司對外表示是因為大規模投資擴大產能,與短期實際開工率不足之間形成的矛盾。公司市值也從曾經的千億巨頭跌至2019年不足300億元。

與此同時,藍思科技銷售毛利率也從2015年23.84%,下降至2024年三季度的15.89%;銷售凈利率從8.95%降至5.26%。

藍思科技面臨的挑戰不僅是業績波動,蘋果對供應鏈的嚴格要求也加大了企業的負擔。

為滿足要求,藍思科技不得不持續投入大量資金用于固定資產的擴建。到2024年上半年,藍思科技的固定資產規模已達到358億元,占總資產的48.8%。與此同時,每年約60億元的新增投資,也使得公司面臨著極大的資本壓力。

如果失去蘋果這一關鍵客戶,藍思科技將不得不應對可能出現的資產減值損失。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指出,大客戶占比過高,一方面說明該公司的產品與技術獲得了客戶的較高的認可度與接受度,但是同時也表明公司存在市場集中度過高的風險,對于公司平穩發展而言屬于不利因素,可能也會引發IPO審核的重點關注。

在此背景下,藍思科技積極尋求與其他手機品牌的合作,并逐步實現多元化發展。

在手機品牌領域,2019年,華為超越蘋果成為藍思科技的最大客戶。藍思科技為華為的Mate20、P30和P40系列提供了關鍵玻璃組件,同年小米也在全球供應商大會上授予藍思科技“最佳戰略合作獎”。

此外,藍思科技還積極進入新能源汽車市場,公司與特斯拉、小米、寶馬等汽車品牌合作,提供車載中控屏和智能座艙屏幕。

藍思科技還瞄準了機器人和AI眼鏡等新興行業。2025年,藍思科技與智元機器人合作,批量交付靈犀X1人形機器人相關產品。智元機器人是一家在國內具身智能領域嶄露頭角的初創公司,據“南都周刊”報道稱,智元機器人預計將在2025年開啟B輪融資,估值達到150億元。

同時,藍思科技也在自主研發并量產AOI視覺檢測機器人、無人搬運機器人、智能復合機器人等產品。

然而,藍思科技的多元化之路并非一帆風順。盡管新能源汽車和智能座艙相關產品的營收逐步增長,但在2023年,它們的貢獻仍然有限,僅占公司總營收的9.17%。其他新興業務,如頭顯、穿戴設備等,合計貢獻也不到6%。

與藍思科技類似,其他“果鏈”公司也在積極布局新興產業。立訊精密將汽車業務視為未來轉型的關鍵,而歌爾股份則加大了對VR/AR產業的投資。

盡管立訊精密的汽車業務在2024年上半年實現了近50%的營收增長至47.56億元,但目前它仍占公司整體營收的較小比例,增速雖快,同樣無法成為支撐其未來發展的主力。

對于此次上市,經濟學家宋清輝表示,藍思科技同樣也是為了應對國內市場競爭加劇的壓力。當前,隨著行業逐漸進入成熟期,國內市場規模逐漸趨于飽和,行業已經正式進入存量競爭時代。

從“打工妹”到“女首富” 周群飛財富達500億元

藍思科技的背后是一位傳奇的女企業家——周群飛。1970年,她出生在湖南湘鄉的一個偏遠小山村,家境貧困。母親在她5歲時去世,父親因事故導致幾乎失明。年僅15歲的周群飛,為了生計開始到工廠打工。

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手表玻璃廠,工作枯燥乏味。據新媒體“正和島”報道稱,盡管如此,周群飛憑借積極表現,得到了廠長的認可,最終成為部門主管。

然而,命運的轉折發生在1990年。彼時,原廠長離職,澳亞光學的老板決定撤資,這讓周群飛感到焦慮不安,她找到老板說:“公司的手藝我都懂了,只需要一個機會。如果成了,工資隨你定;失敗了,我給你打一輩子工!”

她的決心打動了老板,成功接管了工廠,成為新廠長。

但與老板的經營理念分歧讓她最終辭職。2000年后,一個朋友因為產能不足,將一部分TCL翻蓋手機面板的訂單交給了周群飛。這讓她發現了市場痛點:當時的手機玻璃“亞克力”不僅易碎,且容易變形。她看到了這個空白,決定創業。

2003年,周群飛創立了藍思科技,嘗試將不易變形、耐高溫的手表玻璃工藝,運用到手機面板生產上。

創業的道路并非一帆風順。2004年,藍思科技剛剛接下大客戶摩托羅拉的訂單,然而卻遭遇了合伙人撤資的打擊。更糟糕的是,原料商也惡意“卡合同”。

某個夜晚,在香港紅磡的地鐵站,周群飛一度陷入了深深的絕望,她后來回憶稱,“當時在香港紅磡火車站,我真想跳軌算了。”

但她沒有選擇放棄,而是賣掉房子,籌集資金,解決了技術和資金上的難題。

為拿下摩托羅拉的訂單,周群飛帶領團隊三天三夜進行研發攻關,最終成功研發出一款具有超強抗摔性的玻璃。摩托羅拉的訂單讓藍思科技名聲大振,接下來,三星、諾基亞、LG等大品牌也紛紛下單。然而,真正讓藍思科技飛速發展的,是與蘋果的合作。

2007年,蘋果推出多點觸控技術,手機玻璃要求更大、更薄、更耐摔,且透光率極高。其他供應商無法滿足這些需求,藍思科技憑借獨步全球的技術成功獲得了蘋果的“大單”。

蘋果訂單的簽約,讓藍思科技的營收從2009年的8.9億元激增至2015年的172億元。2015年,藍思科技在深交所上市,周群飛憑借500億元的身家,登頂《胡潤女富豪榜》,成為“全球手機玻璃女王”。

2015年10月24日,周群飛成了女首富后,曾發朋友圈寫道:“發了一條朋友圈“老板大都是逼上梁山的!誰又愿過顛沛流離、沒日沒夜還不一定成功的日子?”

2024年,她與丈夫鄭俊龍的財富已達635億元,位列胡潤百富榜第56位。如今,周群飛和丈夫鄭俊龍共同為藍思科技的實控人,分別持有藍思科技5.66%、0.12%的股份。

不過從wind上看,自上市以來,周群飛和丈夫并未減持過任何股份。相比之下,其他高管則有不同程度的減持。據wind數據顯示,上市以來,高管們已累計減持43次,監事周新益和董事、副總經理饒橋兵分別獲得了1232.07萬元和1604.55萬元。

藍思科技上市后,高管們自然也能“分一杯羹”。不過,除了享受這份紅利外,公司高層的此前的減持行為也引發了關注。

周群飛的“老部下”,前副總經理蔡新鋒曾在2022年1月12日違規減持1.6萬股。

藍思科技公告稱,蔡新峰因誤操作個人賬戶,未提前披露減持計劃,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違規減持公司股1.6萬股,占總股本的0.0003%。

藍思科技表示,上述減持行為不構成短線交易;未發生在窗口期內,亦未在內幕信息敏感期內,不存在利用內幕信息進行交易的情形。

但資本市場還是給出了反應,2022年1月13日,公司股價下跌3.24%,報收于19.71元/股。

藍思科技赴港上市,盡管面臨大客戶依賴等挑戰,但憑借技術優勢和穩固客戶基礎,依然具備一定競爭力。高管減持和資本壓力也引發關注,周群飛能帶領藍思科技順利港股IPO嗎?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驻马店市| 宾川县| 昆山市| 会昌县| 定安县| 迁西县| 赣榆县| 南澳县| 镇宁| 综艺| 勃利县| 溆浦县| 镇远县| 宁城县| 赣榆县| 岢岚县| 巴彦县| 无棣县| 钟祥市| 云阳县| 林芝县| 安西县| 萨迦县| 固阳县| 河西区| 磴口县| 白城市| 西丰县| 鹿泉市| 新营市| 宜川县| 临安市| 满洲里市| 石景山区| 綦江县| 澎湖县| 丰原市| 镇雄县| 平昌县| 石门县| 滁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