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京基智農(000048.SZ)披露2024年度業績報告,全年共實現營業收入59.60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7.14億元,基本每股收益1.38元/股,經營保持穩健。
分業務來看,主業生豬養殖業務實現營收39.01億元,同比大幅增長38.69%,實現凈利潤5.33億元,盈利能力顯著提升。房地產業務僅為存量房銷售無新項目交付,因而結轉銷售收入及利潤同比下降。
聚焦生豬養殖主業 產能規模穩步提升
京基智農自2019年確定戰略轉型以來,持續聚焦生豬養殖業務。2022年至2024年,公司生豬養殖業務營業收入分別為22.72億、28.13億、39.01億,年均增長率超過30%;年生豬出欄量分別達126.44萬頭、184.50萬頭、214.61萬頭,均實現穩健增長。今年前2月,公司累計生豬銷售收入5.41億,同比增長21.03%,繼續保持增長勢頭。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豬肉生產、消費市場,發展生豬生產對保障市場供應、促進經濟社會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2025中央一號文件強調,要引導生豬生產適應性調整,做好逆周期調控,通過動態監測預警和政策工具(如收儲、補貼)平滑市場波動。
京基智農根據市場需求及自身發展情況,理性制定擴產計劃。2024年11月,公司披露定增預案,擬向包括控股股東京基集團在內的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者發行股票,募集資金不超過19.3億元,用于京基智農云浮生豬養殖一體化項目、京基智農賀州生豬種苗繁育基地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項目,預計達產后可年產生豬近百萬頭。
公司以“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為定位,持續為灣區保供穩價及提供高品質豬肉。同時還在灣區積極布局推廣合同育肥業務,通過“自繁自養+家庭農場”模式聯農帶農,一方面完善自身低成本育肥體系,另一方面也為項目當地可持續發展做貢獻。
降本增效成果顯著 智慧養殖賦能發展
近期全國生豬市場維持窄幅震蕩,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5年3月中旬生豬(外三元)價格為14.8元/千克,環比持平。機構觀點指出,2025年豬價或將以弱勢震蕩為主,下半年有望溫和反彈。
在此背景下,頭部企業憑借規模優勢及成本控制優勢,突破風險周期的盈利能力更加突顯。以京基智農為例,公司采用“樓宇聚落式+6750自繁自養一體化”養殖模式,應用自動環控、自動喂料、自動除臭等八大智能養殖系統,通過全封閉管理及四周批生產實現滿負荷生產。同時自主配建飼料廠,有效降低飼料成本,實現養殖鏈條閉環。
2025年2月,京基智農育肥完全成本為13.67元/kg,繼續保持行業第一梯隊。同時,借助立足于粵港澳大灣區的區位優勢,公司今年2月生豬出欄銷售均價為15.37元/kg,顯著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進一步打開利潤空間。
此外,京基智農聚焦智慧養殖,以物聯網、大數據、宏基因組測序、無人機、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賦能,打造農業新質生產力示范樣本。2024年,公司研發投入5210.89萬元,同比增長20.89%。
公司與華南農業大學、廣東省農科院動科所等高校、科研機構長期合作,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并承接國家“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牽頭《多層(樓房)養豬智能化生物安全與疫病防控關鍵技術研發》等關鍵課題, 加速養殖領域科技成果轉化。
在疫病防控方面,京基智農通過“四色”生物安全防控管理及宏基因組測序技術,構建智能化生豬健康監測與預警系統,實時監測評估豬只健康狀況并定制防疫方案,筑牢安全防線。截至目前,公司旗下高州、徐聞、賀州項目均獲國家級“無非洲豬瘟小區”認定。
展望未來,京基智農表示,公司將緊密圍繞國家生豬產業政策導向,持續推進產能釋放與降本增效,錨定2027年出欄600萬頭的目標,加速新質生產力在農牧領域的場景化落地,為保障大灣區“菜籃子”穩定供應貢獻企業力量,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