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馬悅然
“受行業周期和產業內卷影響,類比于同行業,雖然率先實現現金流回正,虧損幅度下行,但協鑫科技2024年的業績不夠理想,財務表現不太好。但企業的管理水平,尤其是生產工藝的穩定性和產品的能力等各種指標,我認為是喜人的。希望所有在座的投資者要寬容我們的團隊,包容這一次財報不夠理想的表現,我本人作為董事局主席、作為班子的領頭人表示真誠的歉意。”
3月29日,協鑫科技(03800.HK)在蘇州舉行2024年度業績說明會,協鑫集團董事長朱共山在講話中表示。
前一日,協鑫科技發布全年財報,其去年實現營收約151億元,歸母凈利潤虧損47.5億元。2023年同期盈利25.1億元。
因產品價格下降,協鑫科技毛利率遭遇大幅下滑,從2023年的34.7%降至去年的-16.6%。
分板塊來看,光伏材料仍是協鑫科技的主營業務,去年收入149.57億元,但同比下滑55%。光伏電站業務收入1.4億元,同比下滑35%,這部分業務毛利率下降29.8個百分點,至16.9%。
2024年,協鑫科技顆粒硅總產能48萬噸,產量26.92萬噸,同比增長32%;出貨28.19萬噸,同比增長45%,顆粒硅銷產率105%。
在業績說明會上,協鑫科技透露了多項業務進展以及對行業的看法。
今年一季度,協鑫科技顆粒硅市占率已達到25.7%。其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四個季度,該公司市占率分別為12.3%、13.2%、15.2%、19.1%,呈逐步提升的趨勢。
“越來越多的頭部企業在選擇高比例的使用顆粒硅,在用顆粒硅生產更低碳足跡的組件去滿足未來出海需求。”協鑫科技聯席CEO蘭天石介紹稱。
該公司透露,今年1-2月,顆粒硅現金制造成本(含研發)已低至27.14元/kg,不含稅售價31.1元/kg,相對于2024年三季度的33.18元/kg現金成本和28.98元/kg不含稅售價,成本持續下降。
協鑫科技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2月,其顆粒硅5元素總金屬雜質含量≤0.5ppbw產品比例超95%,18元素總金屬雜質含量≤1ppbw產品比例超91%,濁度≤100NTU的產品比例超97%。此外,首次引入濁度≤70NTU的指標,這一產品比例已超41%。
蘭天石在業績會上提及,公司在美國的研發中心仍然在繼續進行顆粒硅流化床的迭代,公司也有新一代的產品,可能在二季度的末期投放出來,即901AS Ultra,氫含量及其濁度會以數量級下降。
在回答投資者問題時,蘭天石對于目前供應鏈價格分析稱,今年1月,硅料售價已經開始緩慢上升,行業的自律促使供需關系在發生變化,全球的硅料庫存已經從去年四季度的接近35萬噸,下降到目前接近25萬噸,協鑫科技一直以定產滿銷、以銷定產來作為公司經營之道,也嚴格按照行業出貨標準來踐行自律,引領行業向正常的價格曲線回歸。
其公布的數據顯示,協鑫科技的庫存持續維持在較低的水平,去年下半年以來,四個基地的庫存一共從未超過1.5萬噸,相對于行業庫存而言,占比不到3%。
據蘭天石介紹,目前行業自律對公司各個季度、工廠產量以及其他友商等,都有不同程度的限額,不能超產,因此每個季度是平衡的。前五家龍頭中,可能有2-3家沒有把額度用滿,二、三季度會陸續釋放。
“破除內卷需要大家齊心協力去做。協鑫科技也做出了一些犧牲,但碳溢價已經真正開始來臨,未來出海需要有綠色資本加持,目前要取得這個門檻,必須需要顆粒硅一定比例,即超過35%的原生料比例,才能夠滿足該需求。”蘭天石稱。
在他看來,基于上述原因,越是全球一體化的企業、越是海外比重越高的企業,用顆粒硅的比例是越高的,這將觸發在顆粒硅的供需端形成單一需求失衡,促使行業自律中對顆粒硅的配額增加,配額將是動態調整的。
對于后市,蘭天石認為,“531”節點后,硅料價格存在一定的震蕩下行可能,但縱觀全年,上市公司不會持續虧損,無論公司是否自律,最終的價格一定會符合市場規律,較樂觀地估計,未來硅料的售價還會出現震蕩上行的可能。
“今年一季度協鑫科技的現金流轉正是大概率事情。公司在第三季度末期會實現利潤優勢,四季度實現整個季度有利潤。”蘭天石預測稱。
協鑫科技同樣介紹了目前鈣鈦礦、硅烷氣、硅基負極等技術的最新發展情況。
財報顯示,協鑫科技2024年研發成本達11.02億元,研發成本占營收比例約7.3%,研發費用率較上年度增加1.7個百分點。
目前,協鑫科技鈣鈦礦1m×2m單結、疊層轉化效率分別達到19.04%、26.36%,居全球第一,生產成本較晶硅電池降低50%,獲得TüV萊茵全球首張同類大尺寸組件可靠性認證。
協鑫光電董事長范斌在業績會上表示,公司今年研發型組件已經實現了29.3%以上的組件效率,量產型組件預計會達到27%以上的效率,希望能夠盡快的實現35%組件效率的目標。
范斌認為,鈣鈦礦的上限還很高,相信公司在接下來的5-10年內保持行業領先優勢。
協鑫科技公告數據顯示,其擁有超60萬噸硅烷氣產能,居全球第一,在供給顆粒硅生產以外,應用領域正從光伏的TOPCon、BC電池以及顯示面板、半導體領域,向硅碳負極等新能源材料擴展。
目前,其硅烷氣品質達電子級水平,外售部分國內市占率約25%。

朱共山強調,硅烷的作用是巨大、必不可少的,未來將直接銷售硅烷替代進口。此外,聚焦通過硅烷延伸的系列材料,協鑫科技定位為新能源的材料公司。
硅烷是半導體工業中最重要的特種氣體之一,同時也在光伏電池生產、鋼鐵、機械、化工等行業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朱共山表示,隨著地緣政治的加速演變,顆粒硅中東項目進展還在觀望狀態。根據客戶要求和市場需求,美國有下游企業正在和公司討論建設2-3萬噸的硅烷項目,協鑫正在抓緊根據美國相關的法律,以及對中國企業投資的法律要求,考慮和美方大型資本以及協鑫下游直接客戶進行合作。如果有了硅烷再向下做顆粒硅,較為簡單,主要根據市場需求而定。
朱共山透露,由協鑫科技孵化的鑫華半導體和做鈣鈦礦的協鑫光電,爭取今年年內加快進入資本市場。鑫華半導體的上市已經報備,正在推進中。如果這兩家公司上市,將為協鑫科技在投資收益中帶來巨大收益。
去年10月,江蘇證監局公布了鑫華半導體的輔導備案報告。
鑫華半導體成立于2015年12月,由協鑫集團旗下中能硅業與國家大基金合資設立,主業為電子級多品硅的研發、生產與銷售。該公司是國內唯一系統掌握電子級多晶硅規模化制備技術的企業,且電子級多晶硅產能躋身全球前三的企業。
去年末,昆山協鑫光電宣布完成近 5 億元C1輪融資,融資將用于協鑫光電昆山新總部的全球最大尺寸吉瓦級鈣鈦礦疊層產線建設,產線預計將于2025年投產。
儲能材料也是協鑫科技目前正在突圍的方向。該公司稱,將充分利用自產硅烷氣、CVD工藝、流化床生產技術團隊等優勢,切入高純度、高價值硅基衍生物硅碳負極,新技術預期綜合制造成本比同業降低超25%。
業績會上,協鑫科技著重強調了對知識產權的保護。
“協鑫科技的專利絕大部分都在美國注冊,友商不觸犯我們的專利沒有問題,一旦觸犯,協鑫都會溝通海關查封,協鑫將不惜一切代價保護自身專利。希望所有的企業家通過自己的努力,加大自主知識產權的研究。”朱共山提出。
協鑫科技稱,通過專利+技術秘密+競業限制保護措施的聯動,構筑深厚的知識產權“護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