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黃華
界面新聞編輯 | 謝欣
3月27日,華領醫藥發布2024年度業績數據稱,公司于期內實現銷售收入2.56億元,同比增加234%。該公司的降糖藥多格列艾汀片(商品名:華堂寧)銷售表現良好,幫助企業的年收入首度破億。這也是華堂寧被納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后的首個完整年。
自今年1月起,華領醫藥已從合作伙伴拜耳手中全面接管華堂寧在國內的商業化工作。在截至2月末的兩個月內,華堂寧的銷售數量達到59.2萬盒,實現銷售凈額約7320萬元。
相比之下,在2024年的前兩個月內,華堂寧的銷售數量和銷售凈額分別為20.2萬盒、2450萬元。這意味著,在產品單價維持不變的狀況下,華堂寧的銷售額在今年同比增長199%。這似乎顯示出,華領醫藥自己的賣貨能力不比拜耳差。
今年1月初,華領醫藥聘請陸宇為公司銷售與市場事業部副總裁,華堂寧的銷售工作由他負責。在加入華領醫藥之前,陸宇在諾和諾德和禮來負責糖尿病全系列產品的銷售推廣工作。
從今年頭兩個月的銷售趨勢來看,華領醫藥的業績也有望在2025年實現較快增長。
在2022年-2024年期間,華領醫藥的營收年年大幅增長,但其虧損額始終保持在一年2億元的水平。期間,公司的銷售費用和研發費用均在持續增長。此前,華領醫藥在2024年中報中稱,企業目標是在2025年實現盈利。
對于前述事項,在2024年業績公告中,華領醫藥表示,在與拜耳終止獨家推廣服務協議后,未攤銷合約負債人民幣12.43億元將確認為公司于2025年的收益。
截至3月28日午市收盤,華領醫藥報2.54港元/股,跌1.55%,市值約26億港元。
華領醫藥成立于2011年,創始人為陳力,他也擔任該公司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目前,華堂寧仍是該公司唯一的商業化產品。
從商業化表現上來看,華堂寧自獲批上市后,銷售表現呈現持續向好發展態勢。2022年9月,華堂寧獲批。截至目前,該產品已經歷了兩個完整的銷售年。
在2024年初納入國家醫保目錄后,華堂寧的銷售大幅放量,增量突破七倍。數據顯示,2023年-2024年期間,華堂寧的銷售額為7660萬元、2.56億元;銷售量為25.1萬盒、210.5萬盒。
在2023年末,華堂寧參與國家醫保談判之際,產品還因為“諧音梗報價”被廣泛關注。據上觀新聞報道,華領醫藥藥品開發部高級副總裁、首席醫學官張怡在談判現場表示,希望以5.52作為報價,理由是該產品在12年前的研發代號為“HMS5552”,象征著“我我愛”。
華堂寧的最終醫保支付標準為5.39元/片。該價格與自費階段的15元/片相比,降幅超60%。按照每日兩次服藥來算,該產品的每日醫保支付標準為10.78元。前述信息意味著,在國內目前的口服降糖藥產品中,華堂寧即使是降價后進醫保,也依舊屬于高價值產品。
作為對比,同類產品中,被第十次集采納入的西格列汀最低擬中選價約0.18元/片,最高有效申報價為2.215元/片,原研藥企默沙東報價7.37元/片。另在2019年醫保談判現場,阿斯利康達格列凈片最終的醫保支付價定為4.36元/片,醫保談判前,該產品自費價為16.29元/片。
不過,若是橫向對比同類產品的銷售量情況,華堂寧年銷百萬盒(28片/盒)的成績可能還有增長空間。目前,該產品不算是最受終端歡迎的降糖藥。據摩熵·醫藥數據,2023年-2024年間,默沙東西格列汀片單季度在醫院終端的銷售量就在千萬片的規模,阿斯利康達格列凈片的銷售量則上億。
在后續管線上,華領醫藥多格列艾汀片的聯用研究以及第二代葡萄糖激酶激活劑(下稱“第二代GKA”)的臨床進展關注度較高。
在2024年11月底,華領醫藥宣布已在美國完成第二代 GKA的Ia臨床研究。該研究結果確認,在研產品184.5mg的暴露水平與多格列艾汀片75mg 每日兩次(BID)劑量相當。華領醫藥提出,公司將進一步優化劑型,在中國和美國進行第二代GKA的多次遞增劑量(MAD)臨床開發。
另外,截至2024年底,華領醫藥的資產負債表保持穩健,現金結余達11.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