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3月28日 10:05,中證香港創新藥指數(931787)強勢上漲4.38%,成分股樂普生物-B(02157)上漲18.10%,再鼎醫藥(09688)上漲14.41%,榮昌生物(09995)上漲12.58%,亞盛醫藥-B(06855),科濟藥業-B(02171)等個股跟漲。港股創新藥ETF(513120)上漲4.39%, 沖擊3連漲,最新價報0.95元,盤中價格創近250日新高,成交額已達11.57億元,換手率10.55%,市場交投活躍。
拉長時間看,截至當前,港股創新藥ETF近三日累計上漲超11%。規模方面,港股創新藥ETF最新規模達106.31億元。
數據顯示,杠桿資金持續布局中。港股創新藥ETF最新融資買入額達2.75億元,最新融資余額達4.21億元。
從估值層面來看,港股創新藥ETF跟蹤的中證香港創新藥指數最新市盈率(PE-TTM)僅25.87倍,處于近1年2.97%的分位,即估值低于近1年97.03%以上的時間,處于歷史低位。
消息面上,近期多家創新藥企發布財報。3月26日,信達生物公布2024年業績,在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Non-IFRS)下,信達生物實現首次盈利,同比扭虧凈賺近3.32億元。3月25日,三生制藥發布2024年業績,取得收入91.08億元,同比增加16.5%;凈利潤20.90億元,同比增加34.9%。中國生物制藥2024年凈利潤同比增長33.5%至34.6億元,主要原因也來自創新藥銷售加速,分項收入同比增長21.9%。
中信建投研報稱,在政策上,集采與醫保談判常態化,商保帶來潛在增量,對創新藥的支持力度有望進一步增加。在技術上,全球ADC藥物2023年銷售額達104億美元,中國相關公司加速ADC布局與推進,逐漸迎來收獲期;GLP-1減重賽道發展成熟,競爭從單一減重升級到多重獲益,新靶點存在潛在出海機會;IO多抗賽道AK112率先實現突破,TCE技術從血液瘤走向實體瘤和自免。
我國創新藥全球競爭力持續增強,NewCo模式成為創新藥出海新選擇。國家政策鼓勵創新藥發展,新技術推動行業快速發展,出海迎來新機會,持續看好創新藥行業。
港股創新藥ETF(513120),(聯接A:019670,聯接C:019671):緊密跟蹤中證香港創新藥指數,投資港股創新藥產業。值得注意的是,港股創新藥ETF(513120)支持T+0交易,這意味著投資者可以在交易日內進行多次買賣,極大地提高了資金的使用效率和流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