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孫藝真
界面新聞注意到,3月27日,一則有關“兩融業務降低門檻”的傳聞在部分投資者群及社交平臺上流傳。
該傳聞稱:“兩融業務可以放開適格限制,資產要求從20日均50萬降至10日20萬或30萬;兩融開戶可能線上化。”

對此,界面新聞向相關權威人士求證,該人士表示未聽說近期有相關規定。”
此外,界面新聞向多家券商經紀業務負責人及營業部人士詢問,均表示目前未收到相關兩融門檻下調通知,仍為“從事證券交易時間滿半年、最近20個交易日日均證券類資產不低于50萬元”、“開戶仍需客戶臨柜”。
也有營業部人士認為,若如傳聞中直接從50萬元下調至20萬元,將有更多投資者參與兩融,市場成交量會更活躍。
融資融券余額是市場參與者對未來行情預期的一項重要指標,通常被用來衡量市場的活躍度和投資者情緒。
全市場融資余額已實現連續七周增長。隨著近期市場整體回暖,A股保持較高活躍度,兩融余額規模持續刷新2015年以來新高,資金做多情緒高漲。截至3月26日,兩融余額已連續15個交易日站上1.9萬億元關口。3月26日,滬深京三市融資融券余額為19297.13億元。兩融交易額占市場成交額8.74%。
從年內兩融開戶數據來看,界面新聞從滬上某券商人士處了解到,截至3月26日,今年內該券商上海分公司共新增兩融戶797戶,上海轄區內兩融余額1150973萬元,較去年年末增加131762萬元。
隨著兩融余額不斷上升,哪些行業受到融資客青睞?界面新聞發現,分行業來看,TMT勢頭強勁。據東財choice數據,2月5日至3月26日期間,兩融余額最高的前六大行業分別是電子、計算機、電力設備、機械設備、通信以及非銀金融。
個股方面,融資凈買入額規模居前的股票包括勝宏科技(300476.SZ)、光線傳媒(300251.SZ)、中際旭創(300308.SZ)、比亞迪(002594.SZ)、寧德時代(300750.SZ)等個股;從融資余額來看,融資余額居前的個股包括:東方財富(300059.SZ)、中國平安(601318.SH)、貴州茅臺(600519.SH)、中信證券(600030.SH)、比亞迪、長江電力(600900.SH)、中興通訊(000063.SZ)等。
“當前市場情緒顯示出一定的樂觀傾向,特別是杠桿資金的回歸表明投資者對市場的信心有所增強。不過,融資融券交易區別于普通證券交易,具有較大財務杠桿放大效應,投資者在參與融資融券交易前應充分考慮杠桿性交易風險與自身風險承受能力。”有營業部經理表示。
也有投資機構人士表示,融資資金是市場最主要的杠桿資金,其變動反映了市場的風險偏好和熱度,是市場走勢的重要參考指標之一。如果市場繼續反彈,融資余額還將持續回升。
瑞銀證券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孟磊3月27日發表的最新中國股票策略顯示,國際投資者對中國股市的興趣明顯提升,人工智能及其相關的行業(包括人形/工業機器人、智能駕駛等)仍為國際投資者最為關注的投資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