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何柳穎
界面新聞編輯 | 王姝
3月27日,招商銀行召開2024年度業績發布會,招商銀行董事長繆建民,行長兼首席執行官王良,副行長、財務負責人、董事會秘書彭家文等出席,對招行2024年凈息差、資產質量、分紅等問題作出了回應。
預計息差收窄仍會延續
2024年,招行增利不增收,實現營業收入3374.88億元,同比下降0.48% ;實現歸屬于本行股東的凈利潤1483.91億元,同比增長1.22%。
關鍵盈利能力指標凈息差1.98%,較2023年的2.15%下降0.17個百分點。“我們的凈息差雖然在收窄,但收窄的幅度比其他銀行小一些,絕對水平比其他銀行好一些。”繆建民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
彭家文稱,去年四個季度招行凈息差降幅逐步收窄,下降主要受去年降息以及存量住房按揭貸款利率的整體下調影響,預計影響會在今年延續。
“我們預計凈息差下降的慣性仍會延續,央行的政策表態是‘擇機降準降息’,實施適度寬松貨幣政策。接下來可能還會有降息,這會對息差形成壓力。”彭家文表示。
另外,日趨激烈的資產投放競爭也對息差形成挑戰。“現在需求還是不足,背后意味著對資產投放的競爭更加激烈,這會帶來收益率的下行,以及貸款結構的變化。比如原來收益相對較好的信用卡、住房貸款等需求若進一步下降,在貸款的占比可能也會下降,這也會對息差形成壓力。”彭家文稱。
有利因素在于存款成本的下降。彭家文透露,去年招行存款成本在市場最低的基礎上又下降了8個BP,今年以來,存款成本下降仍在延續。
“另外,在今年進一步加強同業自律的背景下面,我們認為同業活期存款的成本也有望進一步降低。以及,我們去年9月底的活期存款占比降到了低點48%,到年底反彈到52%,我不敢說這是活期占比的形勢逆轉,但畢竟帶來了一些邊際變化。今年以來活期占比在時點上還是有下降趨勢,這沒有根本的變化,但我們去年年底打下了比較好的活期存款的基礎,到目前為止我們活期存款的日均增量同比增長。”彭家文介紹。
綜合而言,彭家文認為今年息差收窄的趨勢可能還會延續,壓力依然存在。其稱,招行的目標是息差收窄的幅度較上年有所改善,同時息差水平仍然保持同業領先。
資本充足率并非“高枕無憂”
資產質量方面,招行集團口徑下,不良貸款率為0.95%,與上年末持平;信用成本0.65%,同比下降9個基點;撥備覆蓋率為411.98%,貸款撥備率為3.92%。
“但是我們高度重視,并關注到零售貸款呈現出風險壓力上升的趨勢。”王良表示。
招行2024年報數據顯示,截至報告期末,零售不良貸款余額351.35億元,較上年末增加45.48億元;不良貸款率0.96%,較上年末上升0.07個百分點。
其中小微貸款不良率較去年上升0.18個百分點至0.79%;個人住房貸款不良率上升0.11個百分點至0.48%;信用卡貸款不良率1.75%,與2023年持平;消費貸款不良率下降0.05個百分點至1.04%。
從前瞻性指標看,2024年末,招行零售貸款的關注貸款率和逾期貸款率分別為1.79%和1.74%,均較去年末有所增長。
“整體上我們零售信貸的不良水平在行業中保持領先的位置,但是趨勢上,逾期率以及關注率面臨上升的勢頭,我們高度重視零售信貸風險的防范。”王良稱。
王良介紹,招行將優化風險管理模型;優選客群,進一步優化信用卡、小微貸款、消費信貸客群;優化區域,積極發展低風險區域的優質客群;(善用)緩釋工具。“我們要在管控好風險的情況下,也要找準客戶,找準市場,保持零售信貸業務合理的增長,這是我們目前的策略。”
資本充足方面,2024年末,招行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均為高級法)分別為19.05%、17.48%和14.86%,均較上年末上升。
彭家文表示,去年資本充足率的提升,一方面是自身加強資本回報管理,加強資產負債管理等所帶來的資本內生能力較強形成的資本增長,同時也有資本新規所帶來的紅利。
同時,招行希望在監管要求的底線上保持2.5個百分點的緩沖。“為什么是2.5個百分點?這與系統重要性銀行的附加資本要求、第二支柱資本要求,壓力測試等相關,根據相關測算,我們認為2.5個點的緩沖是有必要的。”彭家文強調。
在權重法下,招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12.43%,一級資本充足率 14.63%,資本充足率15.73%。
“目前招行的資本充足率并非處于高枕無憂的水平,還是要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基于此,招行的資本充足率還沒有達到可以通過減少資本來提高ROE的程度。對此我們還是比較審慎,需要做好資本充足以及分紅、ROE之間的統籌平衡。”彭家文稱。
分紅方面,招行發布的《2024年度利潤分配方案公告》顯示,招行擬將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1428.1億元以35.32%的分紅比例進行現金分紅,擬派發現金紅利約為504.4億元(含稅),每股派發現金紅利2元(含稅)。
繆建民稱,“這應該是相當不錯的現金分紅率。當然有投資者希望更高,但我想保持比較高、比較穩定的分紅率,對投資者的價值創造比較重要。”
投資收益增長能否延續?
2024年,招行實現非利息凈收入1262.11億元,同比增長1.41%。其中凈手續費及傭金收入720.94億元,同比下降14.28%。其他凈收入541.17億元,同比大增34.13%。
彭家文稱,從近幾年的非利息收入變動趨勢看,的確銀行業都是承壓的,尤其是在保險降費、基金降費等各種減費讓利的大背景下,銀行業普遍手續費收入承壓,尤其招行的保險和基金等相關收入相對占比較高,所以壓力會更大。”
數據顯示,在招行手續費及傭金收入中,財富管理手續費及傭金收入220.05 億元,同比下降22.70%;資產管理手續費及傭金收入107.51億元,同比下降6.30%;銀行卡手續費收入167.61億元,同比下降14.16%;結算與清算手續費收入155.05億元,同比增長0.08%;信貸承諾及貸款業務傭金收入42.19億元,同比下降15.57% ;托管業務傭金收入48.91億元,同比下降8.20%;其他收入69.08億元,同比下降8.53%。
彭家文介紹,招行的手續費收入去年負增長,但其實每個季度的降幅在收窄。對于今年的手續費收入企穩,他是相對看好的。
“因為去年9月底的宏觀政策變化整體有利于手續費的收入增長,隨著資本市場的回暖,一系列措施出臺,去年四季度我們整體的手續費收入有明顯的反彈。今年如果資本市場整體企穩向上的勢頭能夠確立,我對于招行的手續費企穩回升有信心。”彭家文表示。
其他凈收入中,投資收益298.80億元,同比增長34.74%,主要是債券投資收益增加;公允價值變動收益60.85億元,同比增長229.63%,主要是債券投資和非貨幣基金投資公允價值增加。
彭家文稱,去年有非常好的紅利,由于債券市場利率下行,債券估值產生了很好的盈利。近段時間債券市場的利率反彈很大,這必然為我們的債券估值帶來一定影響。
“但我們整體判斷,在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以及‘擇機降準降息’的背景下,預計債券的利率還會震蕩向下,這個趨勢我們認為是有可能的。”彭家文補充道。
審慎推進Deepseek模型應用
AI成為了本次業績會的熱詞之一。
在2024年年報中,招行首次系統性提出加快“四化”轉型,包括加快國際化發展、深入推進綜合化經營、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加快數智化轉型。
圍繞數智化轉型,招行明確打造“云+AI+中臺”的強大數智化底座,建設領先的大 模型能力,加快探索“AI+金融”“人+數智化”模式,推動產品服務、經營管理的全方位數智化升級,打造數智招行。
值得注意的是,招行將“數字招行”的表述升級為“數智招行”,一字之變體現出招行擁抱AI的決心。
據介紹,招行早在2017年招行就成立了人工智能實驗室,跟蹤AI未來發展趨勢,持續加大資源投入,重點攻堅不斷突破。目前招行正加大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投入,加快打造“AI+ 金融”“人+數智化”新模式,國內首家發布百億級金融大模型“一招”,全行大模型應用場景超120個,促進人與科技相互賦能。
該行認為,當前人類世界正處于由數字化向智能化轉變的關鍵時期,未來的銀行可能分為智能銀行和非智能銀行,AI技術快速迭代發展,大模型技術的應用成本及門檻不斷降低,為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強勁的動力。
此前Deepseek掀起市場熱潮,招行對此作了哪些部署?
招行稱,在Deepseek兩大模型推出不久,招行就在私有云上實現了全尺寸模型的部署,而且已經構建了對Deepseek兩大模型的后訓練能力,可以針對招商銀行金融場景的特殊需求,對Deepseek模型進行微調,使其適應這些場景。
不過該行也強調,這兩個模型推出時間不長,需要關注Deepseek的幻覺問題。金融是一個審慎的行業,招行依然堅持審慎原則,用比較謹慎的態度在推進Deepseek模型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