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價全年震蕩下跌、SQM的“黑天鵝”事件,天齊鋰業(yè)(002466.SZ)2024年交出了一場近80億元的虧損單,堪稱史上最大。
2025年3月26日晚間,天齊鋰業(yè)發(fā)布2024年年報。公司2024年營收總收入為130.63億元,較去年同比減少274.40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67.75%。歸母凈利潤為-79.05億元,較去年同比減少152.02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208.32%。
具體來看,天齊鋰業(yè)2024年經營活動現金凈流入為55.54億元,較去年同報告期經營活動現金凈流入減少171.34億元,同比較去年同期下降75.52%。
公司最新資產負債率為28.39%,較去年同期資產負債率增加2.45個百分點。公司攤薄每股收益為-4.82元,較去年同報告期攤薄每股收益減少9.27元,同比較去年同期下降208.31%。
公司最新總資產周轉率為0.18次,較去年同期總資產周轉率減少0.38次,同比較去年同期下降67.26%。最新存貨周轉率為2.59次。
按季度來看,2024年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凈利潤分別為-38.97億元、-13.09億元、-4.96億元、-22.03億元。
天齊鋰業(yè)2024年的虧損似乎在年初就已經注定。
公開資料顯示,天齊鋰業(yè)是一家涵蓋鋰產業(yè)鏈的關鍵階段,包括硬巖型鋰礦資源的開發(fā)、鋰精礦加工銷售以及鋰化工產品的生產銷售,是國內的鋰鹽龍頭型企業(yè)。
從2023年下半年以來,天齊鋰業(yè)業(yè)績就開始逐漸“變臉”,2023年第四季度就已經出現了超8億的虧損,隨著2024年一季度報告出爐,公司業(yè)績已經出現了連續(xù)虧損且幅度擴大的趨勢。
2024年上半年,天齊鋰業(yè)的虧損,可能很大部分要歸于參股公司SQM的11億美元利潤的減少。
據了解,SQM是全球第二大的鋰開采商,擁有智利的阿卡塔瑪鹽湖的采礦經營權。
2018年,天齊鋰業(yè)投資40.66億美元(約268億人民幣)購買了智利SQM的23.77%股權,成為其第二大股東。為了完成這次收購,天齊鋰業(yè)還不惜增加了高達35億美元的并購貸款。
可是隨著2024年上半年,SQM與智利國家銅業(yè)公司Codelco簽署了 Partnership Agreement(以下簡稱“《合伙協(xié)議》”),使其SQM喪失其核心鋰業(yè)務控制權。
根據這項協(xié)議,智利政府將在2025年至2030年期間獲得新生產所產生的運營利潤的約70%,從2031年起,將獲得該利潤的85%。根據SQM披露的公告,《合伙協(xié)議》相關的交易預計將在2025年1月1日或之后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當初豪賭之下,天齊鋰業(yè)2024年除了面臨著SQM的投資問題。還有持續(xù)降價之下縮減項目和減產。
天齊鋰業(yè)在2025年1月發(fā)布業(yè)績預告的同一天,也公告了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關于終止投資建設“第二期年產2.4萬噸電池級單水氫氧化鋰項目”的議案》。公司擬終止投資建設二期氫氧化鋰項目。
公告指出,公司認為繼續(xù)建設該項目將不具備經濟性,為避免資源投入浪費,減少潛在經濟損失,決定終止該項目。本次項目終止預計將減少公司2024年度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金額約5.01億元。
面對2024年的大幅虧損,天齊鋰業(yè)表示,公司計劃不派發(fā)現金紅利,不送紅股,不以公積金轉增股本。
公司指出,盡管公司2024年度鋰化合物及衍生品的產銷量實現同比增長,但受到鋰產品市場波動的影響,本報告期內鋰產品的市場價格整體呈現大幅下滑趨勢,公司鋰產品銷售價格及毛利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
iFinD數據顯示,上海有色網(SMM)電池級碳酸鋰現貨均價已從2024年年初的9.7萬元/噸上下跌至年末的7.5萬元/噸上下。
2025年3月26日,SMM電池級碳酸鋰指數價格74204元/噸,環(huán)比上一工作日下跌34元/噸;電池級碳酸鋰7.32-7.5萬元/噸,均價7.41萬元/噸,與上一工作日持平;工業(yè)級碳酸鋰7.165-7.265萬元/噸,均價7.215萬元/噸,與上一工作日持平。
從目前2025年一季度的電池級碳酸鋰價格來看,依舊處于較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