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莊鍵
港股上市的第二年,瑞浦蘭鈞(00666.HK)仍未能止住連續虧損的勢頭。
瑞浦蘭鈞3月26日晚間披露的財報顯示,去年營收177.9億元,同比增長29.4%;凈虧損11.6億元,較2023年14.7億元的虧損額收窄約兩成。
瑞浦蘭鈞成立于2017年,隸屬于全球最大不銹鋼制造商和金屬鎳生產商青山集團。青山集團創始人項光達是瑞浦蘭鈞的實際控制人。
根據瑞浦蘭鈞此前已公布的財務數據,這是其連續第六年虧損,累計虧損額達38億元。
同樣在港股上市的鋰電池公司中創新航(03931.HK)也在同日披露財報。
中創新航去年營收277.5億元,同比增長2.8%。盡管營收增幅不及瑞浦蘭鈞,但中創新航年內凈利潤達到5.9億元,同比增幅為101%。
另一家正在謀求港股上市的鋰電公司正力新能去年扭虧為盈,凈利潤達到9101萬元。港交所3月25日披露稱,正力新能已通過上市聆訊,并公布了2024年的財務數據。
2021-2023年,由于產品研發和產能擴張支出較大,正力新能均告虧損,總計虧損額超27億元。曹芳和陳繼程共同擁有正力新能64.6%的股權。兩人都曾在福耀玻璃(600660.SH)任職,曹芳還是福耀玻璃董事長曹德旺的胞妹。
目前已公布去年業績的國內鋰電池上市公司中,僅有瑞浦蘭鈞與孚能科技(688567.SH)兩家虧損。
孚能科技尚未正式發布年度財報,其披露的業績預告顯示,去年預計虧損至多3.5億元,較2023年收窄。以此計算,瑞浦蘭鈞將成為去年虧損額最高的電池生產商。
鋰電池目前主要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和儲能兩大領域,中創新航、瑞浦蘭鈞等上述四家公司均以動力電池為主業,兼有儲能業務。
根據動力電池創新聯盟的統計,在國內動力電池市場,去年中創新航排名第三位,瑞浦蘭鈞和正力新能分列第八和第九位,孚能科技位列第十二位。除中創新航外,另外三家公司均未進入行業研究機構SNE的全球動力電池市占率前十的榜單。
在InfoLink公布的全球儲能電池市場前十排名中,中創新航與瑞浦蘭鈞去年分列第五和第六位。
由于規模效應顯現,國內各家鋰電池公司的毛利率去年都有所提高。瑞浦蘭鈞去年鋰電池銷量43.7 GWh,同比提高124%,毛利率也較前一年提升1.6個百分點。
但瑞浦蘭鈞此項財務數據顯著低于中創新航與正力新能。瑞浦蘭鈞去年的毛利率為4.1%,中創新航與正力新能同期的數據分別為15.9%與14.6%。
其中,瑞浦蘭鈞動力電池業務的毛利率去年才轉正,由此前一年的-2.6%提升至2.5%。瑞浦蘭鈞此前主攻儲能電池,去年動力電池營收增至73.8億元,反超儲能電池。
瑞浦蘭鈞已采取多項降本措施。去年,其研發開支下降兩成,至7.7億元。主要由于聚焦高價值研發項目,減少新投入的試驗產線,同時原材料價格下降,研發物料開支顯著減少。
今年一季度,瑞浦蘭鈞與中創新航的海外產能布局均取得新進展。
瑞浦蘭鈞在1月正式披露將在印度尼西亞建立電池工廠,一期投產后預計可年產8 GWh的動力與儲能電池,但瑞浦蘭鈞并未透露工廠的具體投資金額。
籌劃多年的中創新航葡萄牙工廠也在上月正式開工。該項目計劃投資約20億歐元(約合152億元人民幣),葡萄牙工廠一期年產能達15 GWh,預計2027年投產。
截至3月27日午間收盤,瑞浦蘭鈞報10.62港元,下跌0.19%,市值241.8億港元(約合225億元人民幣),中創新航報19.06港元,下跌2.56%,市值337.8億港元(約合315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