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披露的機構調研信息2025年3月21日,國海富蘭克林基金對上市公司聞泰科技進行了調研。
基金市場數據顯示,國海富蘭克林基金成立于2004年11月15日。截至目前,其管理資產規模為844.32億元,管理基金數47個,旗下基金經理共16位。旗下最近一年表現最佳的基金產品為國富興海回報混合A(011152),近一年收益錄得32.30%。
附調研內容:
會議分享了公司重大資產重組預案等相關公告情況,主要情況總結提煉如下: 1、公司本次交易的業務范圍與作價是怎么樣的? 公司資產重組涉及到的交易業務范步涵蓋公司產品集成業務全部業務,涉及安卓手機/平板、Windows 筆記本電腦、IoT、汽車電子等 ODM 業務和北美大客戶IoT、筆記本電腦等 EMS 業務。 具體來說,2025 年 1 月 23 日,公司發布《股權轉讓協議》簽署公告,向立訊通訊轉讓嘉興永瑞、上海聞泰電子和上海聞泰信息(含下屬子公司)100%股權。 通過此次交易,公司股權出售(6.16 億元)與相關債權收回(10.805 億元)總額約為 17 億元。2025 年 3 月 20 日,公司發布《重大資產出售預案》公告,擬向立訊精密及立訊通訊轉讓昆明聞訊、黃石聞泰、昆明聞耀、深圳聞泰、香港聞泰(含印尼聞泰)的 100%股權,以及無錫聞泰、無錫聞訊、印度聞泰的業務資產包,以2024 年 12 月 31 日為股權或資產凈值作價基準日、以 2025 年 2 月 28 日為關聯債權基準日,初步預估交易價值為 45-46 億左右。上述為交易暫定價,待審計評估結果出具后,對暫定價進行調整,交作最終定價將在重組報告書(草案)中予以披露。 交易完成后,公司將戰略聚焦半導體業務,業務范圍更加清晰。 2、本次交易對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會有什么影響? 通過本次交易,上市公司戰略性退出產品集成業務,集中資源專注于半導體業務發展,聚焦業務戰略轉型升級,構建全新發展格局,鞏固并提升上市公司在全球功率半導體行業第一梯隊的優勢地位。 如交易完成后,公司的主營業務將為半導體業務,在 2024 年投資者所擔心的產品集成業務利潤波動風險將會消除。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將能更好地反映出半導體業務的業績,公司的估值水平也將會更好地反映出半導體業務的價值。相信上市公司的估值將回歸半導體龍頭屬性。 3、相關資產的交易定價對于公司短期內的業績影響如何? 本次交易對公司半導體業務 2024 年、2025 年業績不會產生影響。 關于 2024 年業績情況,公司在 2025 年 1 月 17 日披露的 2024 年業績預告中做了詳細說明。由于受實體清單影響,2024 年底產品集成業務客戶風險偏好的顯著變化,經過公司在 2024 年底對產品集成業務整體資產減值測試情況,對商譽、無形資產、固定資產等長期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資產等,做了相關的資產減值或減記,形成了 2024 年 12 月 31 日減值或減記后的凈資產或資產凈值。 關于對 2025 年業績的影響,從交易作價原則來看,交易雙方是以 2024 年 12月 31 日為定價基準日,將以標的股權賬面凈資產、業務資產包賬面凈值作為暫定價。因此,目前公司預估不會因交易定價方式而對上市公司 2025 年業績產生實質性影響。 4、相關標的股權或資產在交割前對公司有哪些影響? 這個主要體現在過渡期損益的安排上,雙方在協議中有明確約定并在交割后進行結算。 根據交易雙方的協議約定,昆明聞訊(北美大客戶業務)2025 年 1 月 1 日至3 月 31 日的損益,由本公司承擔;2025 年 4 月 1 日至交割日產生的損益,由立訊精密承擔。交割后將進行過渡期損益結算。 其他標的股權、業務資產包以及未轉讓主體所涉及的 ODM 業務損益,過渡期損益從 2025 年 1 月 1 日起至交割日,歸屬于立訊精密或對應子公司。 5、請分享并展望公司半導體業務在中國區市場的戰略規劃? 公司堅持全球化運營戰略,構建了完善的海外及國內供應鏈體系,持續加大在中國區的業務拓展力度。2024 年,公司中國區收入在四個季度中實現連續環比增長,公司預計 2025 年中國區業務將有望持續保持較高增長。 受益于中國新能源車市場的快速發展,公司市場份額不斷提升,已成功進入國內 TOP3 新能源車企的供應體系,并通過 Tier1 供應商為各品牌車企提供高質量、多料號的車規產品。未來,隨著中國新能源車市場滲透率的提升,以及出海規模的增長,公司將有望進一步提升產品市占率,并在高壓功率器件與模擬芯片等新產品上實現單車價值量的持續增長。 除汽車領域外,中國區工業及消費領域在 2024 年三季度以來復蘇顯著,公司在相關領域的收入實現兩位數增長。2025 年,在宏觀經濟政策的進一步支持下,消費補貼、設備換新等刺激政策將為工業及消費領域的增長帶來更強動力,公司也將積極把握相關機遇。 同時,由大股東先行代建的臨港 12 吋車規級晶圓廠目前已完成車規認證,實現車規級晶圓量產出貨,將成為上市公司半導體業務中國區產能提升、工藝升級和成本控制的有力支撐,幫助上市公司在中國區市場積極開拓市場份額,助力汽車芯片國產化進程。 6、公司后續將戰略聚焦半導體業務,從低壓向高壓、從功率芯片向模擬芯片拓展,請介紹公司在氮化鎵(GaN)相關產品上的規劃及進展? GaN 場效應晶體管(GaN FET)能提供超快的轉換/開關能力以及出色的功率效率,適用于各種高壓和低壓應用。自 2023 年推出 E-mode GaN FET 以來,公司一直是業內少有、同時提供級聯型或 D-mode 和 E-mode 器件的供應商。目前產品覆蓋 40V-700V 不同電壓規格的產品,已經在消費電子快充、新能源微型逆變器、通信基站等領域實現量產交付,雖然現階段 GaN 業務占比較小,但產品的不斷擴充,體現了公司堅守研發承諾,促進技術發展的決心。近期,公司也發布了一系列增強型 GaN FET 新產品。其中,新型低壓 40V 雙向器件可應用于移動設備和筆記本電腦電池管理系統;100V/150V 器件適用于消費電子設備的同步整流電源、數據通信和電信設備中的 DC-DC 轉換器、數據中心 400V-48V LLC 轉換器、光伏微型逆變器、D 類音頻放大器,以及電動自行車、叉車和輕型電動車中的電機控制系統;高壓領域 700V GaN 器件可用于 LED 驅動器和功率因素校正,650V器件適用于通信、光伏、無刷電機、電源(PSU)等 AC/DC、DC/DC 轉換應用。 7、請分享公司在碳化硅(SiC)產品和模擬芯片方面的規劃與進展? 公司 SiC 產品除了已經量產出貨的 SiC 二極管外,日前已正式推出一系列性能高效、穩定可靠的工業級 1200 V SiC MOSFET,在電池儲能系統(BESS)、光伏逆變器、電機驅動器以及不間斷電源(UPS)等工業應用場景中表現卓越,在包括充電樁在內的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領域同樣能發揮出眾效能。在產能布局方面,公司在 2024 年 6 月宣布了約 2 億美金的 8 吋 SiC 器件產線投資,預計會在近幾年完成建設投產,目前已經完成部分設備進場。 在模擬芯片方面,公司在研發端,完成了幾十顆料號的積累和量產,在功率驅動芯片、LDO 穩壓芯片、電源管理 PMIC 芯片、開關 IC 等領域推出了量產產品,2025 年預計將實現近百顆模擬產品料號的研發與量產。 公司預計包括 SiC、GaN 和 IGBT 在內的高壓功率器件和模擬芯片產品將從2025 年底開始逐步放量。 8、從國際汽車半導體廠商業績交流看,汽車半導體有希望逐步從去庫存周期過渡到補庫存周期,請公司分享目前半導體下游客戶的庫存情況如何? 工業和消費客戶的庫存已經處于正常水位,汽車客戶庫存情況因區域有所差異。目前功率器件的整體交付周期在 4~15 周左右,部分器件交付周期會更長,而亞太地區部分 Tier1 客戶庫存周期已經下降到 45 天左右,因此亞太地區客戶的庫存近乎處于半導體交付周期底部。歐美地區汽車客戶的絕對庫存水位也顯著下降,公司持謹慎樂觀預計,將在 2025 年第二季度結束本輪去庫存調整,2025 年下半年逐步進入補庫周期。